在人生选择中该如何做决策(做出正确决策的四个方法-人生最好的结局)
人生的这条道路,走得越久,就越明白。因为一路走来,你有过获得,也有过失去。让你庆幸地是,积累的人生经验可以帮助你在下一次做出决定前,更好地判断形势。
你也可以参考一些泛心理学知识,掌握做决定的一些小技巧,这样或许可以让你的人生之路走得更轻松、顺遂些。
为什么有的人不擅长做决定呢?
经常有人说自己是重度选择性障碍症患者,或是习惯性拖延症患者,究其根本是因为人们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明确的决定。
因为短时间内,你能够掌握的信息不够充分,也不够全面。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会寻求更安全的做法,即:观望。观望就需要更多的时间,一旦时间被拉长,我们也会陷入纠结的状态中。
但有时,这种“观望”的保护措施,能够帮我们远离窘境。
曾有一位职场前辈说起某人事总监的一桩轶事。
这位人事总监是董事长通过猎头挖过来的,有海外工作的经历。到任之后,立马身先士卒的996(996工作制是指早上9点前到岗,晚上21点后才能下班,中午休息时间小于1小时,并且一周工作6天)。
之后这位总监还在上班时,高调提了一个大旅行箱,里面装得都是吃的零食、点心,原因是总监因长期忘情工作而错过饭点,所以要自己备点吃食。
这样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公司高层的好评。但总监在公司体检之后,查出有较为严重的健康问题,他自己也曾流露出不能为了工作,把自己的身体给搞垮了。于是就有风声传出,总监想离职,正在从人事部门内部物色可以接棒的人选。
谁也不知道这事是真的还是假,不过人事总监手下的副手们,已经有些按捺不住跃跃欲试地心情了。
正巧这次部门会议上,总监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公司请我来,不是单纯为了工作,更是为了培养公司人事的专业能力。如果你们想要发展,想要有机会,我会为大家争取。但机会总是留给有能力的人,想要谋求进一步发展的,周五前主动把自己的工作计划书交给我。计划书里需要体现你对目前人事部工作的看法,以及对未来的设想。可以放开想,大胆想,如果让你来当人事总监,你打算怎么做?
人事总监这最后一句话,无疑是最佳的诱饵。结局就是,凡是用心写了工作计划书的人事,不是被分配去坐“冷板凳”,就是“被动离职”。
这份工作计划书,明面上是领导想要考察部门内部,谁有工作激情和想法,实则是人事总监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通过计划书排除异己。
而那些持“观望”态度的人事,则安全地渡过了这场人事风波。
所以,当我们要做决定前,不光想到自己能够获得什么,更要考虑到自己会失去什么。因为对于获得,人们更厌恶损失。
这也是为什么理财产品从来只是在宣传册上着重强调他们的预估收益,而不是预估风险。如果一致理财商品的广告语,从收益和风险来分别描述:
强调预计收益:
果果理财,预计年化收益4.4%
强调损失风险:
果果理财,预计亏损概率1-2.5%
实际上,收益与损失的概率都是预估的,没有定数。
但是人们会更倾向于选择前者的广告语。
因为人们会本能地避开风险。因为一旦我们遭受损失,这种丧失的痛苦感会大于获得的幸福感。
同时,在做决定时,你还可以通过这三个方法来提高自己决定的正确率:
1. 与其花时间纠结,不如去采集信息
在你做出决策前,尽可能多的去收集信息,以免混淆了事件的主、次。这是一个帮助你做出高效决策的方法。但我们缺乏信息时,我们对于自己的判断会缺乏信心,致使我们不敢果断地做出决定。
低效的人士,就会开始左右摇摆,举棋不定,导致最终一事无成。
但如果我们能够尽量多的掌握信息,即使有些仓促,我们也会有底气做出选择。因为我们从信息中获取、提炼到了判断依据。
当然,我们也要摆正心态,因为信息的采集总会有漏洞。
如果所有情报你都掌握了,那么也就不需要你做出决策,因为它已经是个既定事实了。
2. 永远为自己准备另一套后备方案
我们喜欢按照自己的习惯、偏好与向往来做出决策,所以往往其中会缺少些客观。
同时,由于时间和成本的限制,常常令我们无法全面地掌握信息,做出最深思熟虑的决策。
那么,有个后备方案就可以成为我们的保底方案。
而且,在后备方案的设置上,可以按照不同的思路来设定。
例如上文人事总监的那个案例。
当你做出的决策是想为自己争取一把,提交了自己用心拟写的人事部门工作计划书,提出对于部门工作的改进意见。
所以这个决策是让你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计划书的制作中,你的目的是提交高质量的报告,获得总监的认可。
此时,你会做的是盘点回顾自己的人事工作,并收集更多相关的信息,以便编写出一份有竞争力的计划书,去搏一把人事总监的就任机会。
那么你在设置后备方案时,可以考虑的不同点有:
1. 除了人事总监,这份计划书还能发给谁?
2. 这份计划书,还有什么其他的作用?
3. 除了我,还有谁也提交了计划书?
由此可见,在准备后备方案时,你考虑事项的侧重点,可以不同于原方案。一旦原方案脱离了你预想的轨迹,你就可以通过后备方案的准备,快速作出应急反应。
3. 不在带有情绪的状态下做出决策
生气、沮丧、焦虑,这些情绪都会阻碍我们做出理性的判断。就像很多电商偏爱举办会销。
因为会销是将一群目标客户邀请入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然后在这个空间里,有会销讲师,有会销工作人员与“群众演员”,更有音乐、灯光的渲染和烘托。
一旦会销讲师按照套路告诉客户,今天限量销售50件商品。
客户在这样的氛围带动下,很容易就会形成冲动性的购物。
然后在客户与“群众演员”的抢购下,会销讲师会声情并茂地说:“从来没有看到过大家这么热情地支持我们。为了报答和回馈大家,我刚才跟领导通了电话,这次特批,为大家再追加了100件商品。”
这些话,我们透过屏幕来看,能很明显地看出:是销售套路。但在现场,却获得了客户们发自内心的感谢与狂热的掌声。
当客户们心情平复后,理性思维回归,觉得是自己冲动、上当了。但此时想要把钱要回来就难了。
所以,当我们做出决策前,首先要问自己:“我现在的情绪,可以做决定吗?”如果感受到自己的心烦意乱,宁愿拖延一下,也不要做出冲动的决定。
要知道,有时候“拖延”,也是一种安全的保护措施。一时的错过,好过长时间的悔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