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子陵简介(东汉皇陵汉天子光武帝原陵之谜)

光武帝原陵在今孟津县白合镇铁谢村附近 , 海拔高程 179m。 原陵北临黄河 , 南瞻邙山 , 神道阙门巍峨 , 气势壮观 。

东汉子陵简介(东汉皇陵汉天子光武帝原陵之谜)(1)

汉光武帝陵史称“原陵”,又称“汉陵”,俗称“刘秀坟”,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陵园,196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汉子陵简介(东汉皇陵汉天子光武帝原陵之谜)(2)

一.光武中兴

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湖北枣阳人,是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刘秀少年时在宛地务农。王莽篡汉,刘秀随兄长刘演组织宗族和乡民号称“舂陵军”,加入绿林农民起义军。

昆阳大战,刘秀率数万军队全歼了王莽主力。王莽新朝灭亡,更始皇帝刘玄杀刘秀之兄刘演,刘秀被刘玄派往河北招募农民起义军。刘秀在河北招兵买马,整合各路农民军,势力迅速壮大,号称百万人。

公元25年,刘秀在部将拥戴下,在河北镐城正式称帝,人称“铜马帝”。公元26年,刘秀率军占领洛阳并建都。嗣后十数年间,刘秀先后平定了绿林、赤眉农民起义军,消灭了远在山东的梁王刘永、西北的隗嚣、巴蜀的公孙述等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刘秀废除王莽苛政,释放奴婢,发展生产力,使天下复归和平安宁,史称“光武中兴”。

东汉子陵简介(东汉皇陵汉天子光武帝原陵之谜)(3)

二.帝陵今昔

原陵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祠院三部分组成。

原陵陵园呈长方形,占地6.6万平方米,墓冢为夯土丘,位于陵园正中,高17.83米,周长487米。

光武祠又称光武庙,位于陵园西侧,是祭祀光武帝的祠院,面积约2万平方米,由阙门、碑廊、二十八宿馆、光武祠等组成。

原陵一反帝王选陵常规,枕河蹬山,园中至今保存有隋唐古柏1500多株。墓冢、神道、祠院、古柏的轮廓,形成清晰可辨的人形卧像,俗称“汉皇仰卧”。每当谷雨前后的雨后,陵园柏林之中紫烟袅袅、虹光四射,宛如仙境,人称“汉陵晓烟”,汉陵晓烟是明清“孟津八景”之一。陵园西侧有巨柏名“鸟柏”,游人在鸟柏下拍手,柏树间会发出“啁啾啁啾”的鸟鸣声,令人倍感神奇。

据《后汉书·光武帝纪》纪载,当时营建刘秀寿陵由将作大匠窦融负责,刘秀对窦融说,古代帝王崇尚薄葬,陪葬器物都是陶人瓦器,木车茅马,我的寿陵占地二三顷,不要搞什么山陵陂池,只要排水通畅就好。

《帝王世纪》一书记载说,原陵建成后周长三百六十步,高六丈,在临平亭东南。以上引文说明,光武帝刘秀的陵寝在刘秀生前已动工兴建了。

刘秀安葬后,自汉明帝刘庄(公元57年即位)始,直至汉献帝(公元220年退位),连续163年中多任皇帝上原陵祭祀或莅庙祭祀从未间断。

东汉以后,历代帝王对光武帝祭祀具有连续性。如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二月,遣使以少牢祭汉光武帝。宋太祖赵匡胤于乾德四年(966年)十月下诏,光武帝陵寝给守陵五户,命地方官春秋祭祀。开宝六年(973年),宋太祖派遣太中大夫苏德祥祭祀修缮光武帝祠,祭祀碑刻现存原陵光武帝祠院。北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光武祠院中的光武庙改称“威灵观”,召道士居住守护,禁止砍柴。

明洪武四年(1371年),礼部定议:“合祀帝王三十五,孟津县祀汉光武……”《孟津县志》记载,清代自顺治七年(1650)至嘉庆十四年(1809)计160年间,朝廷派官员上原陵祭告共进行了27次。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河南知府龚松林在刘秀墓冢前竖石碑一通,上书“东汉中兴世祖光武皇帝之陵”。

1994年,文物部门在原陵西南400米处发掘出汉代石辟邪一尊,重5200千克,专家考证为原陵神道原石刻,现存洛阳博物馆为镇馆之宝。

东汉子陵简介(东汉皇陵汉天子光武帝原陵之谜)(4)

东汉子陵简介(东汉皇陵汉天子光武帝原陵之谜)(5)

三.历史谜雾

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史学研究者和中国一些学者,不断撰文对东汉光武帝原陵的真伪提出“新解”,其主要论点认为:今孟津县白合镇铁谢村附近的东汉光武帝原陵,并不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葬地,而是北魏孝文帝时所建的祭坛“方泽坛”。

北魏孝文帝所建的祭坛方泽坛是怎么回事?

《魏书·高祖纪第七》记载:“乙亥,幸洛阳西宫。二月乙丑,规建方泽之所”。文中又说:“丙戌,初营方泽于河阴。遣使者以太牢祭汉光武及明(帝)、章(帝)三帝陵。又诏汉、魏、晋诸帝陵、各禁方百步不得樵苏践蹋。丁亥,车驾有事于方泽”。

以上文中“初营方泽于河阴。遣使者以太牢祭汉光武及明(帝)、章(帝)三帝陵”,这句话本身就已说明,方泽坛是方泽坛,光武帝陵是光武帝陵,二者不能混淆。说明在北魏孝文帝时,方泽坛和汉光武帝原陵两者的真实存在。

另外,中国历代帝王祭地必建方丘,方丘近泽,所以名“方泽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方丘效法地,应为方形。如果祭天,则建圆丘。光武帝陵是圆丘,方泽坛是方丘,古人不会把一个祭坛错认为帝陵,一直祭祀了数千年。

无论怎么说,在原陵没有考古发掘前,诸说都是一家之言。

四.原陵诗篇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政治家、诗人到孟津拜碣光武帝陵,并留下了很多诗篇。如唐代诗人刘希夷的诗作《谒汉世祖庙》、明代张佳胤的诗作《汉陵》、清代陈廷敬的诗作《北邙行》等。明末清初王铎的诗作《光武陵》:“黄河曲抱树玲珑,白草茫茫一望中。十载空悲招乱事,千秋犹说中兴功。古碑剥落苔痕黑,高阁分明日气红。飞鸟似知哀往事,夜来阴雨更呼风”,以上诗篇也证明了原陵的确切真实存在。

民国以后,由于对帝陵长期不祭祀,北魏孝文帝长陵的确切地点成为疑案。直到1984年,长陵西北不远处的冯太后墓出土了墓志,人们依冯太后的墓志文重新确立了北魏孝文帝长陵的位置。其实,长陵一直封土完好,巍然矗立于人们面前,直到如今。

2009年12月28日,河南《大河报》记者张体义在04A版撰文中称:“……(曹操)墓顶的两个小洞,有专家认为是古人预留的灵魂出窍洞”。孟津县汉光武帝原陵的封土顶部也有一个洞,百姓称其为“宝洞”,向洞内掷钱时锵然有声,用途或与魏武王曹操高陵墓顶的两个小洞类同。

史载东汉13位皇帝,有12位葬于洛阳。2017年,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原文作者:李根柱 授权发布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