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秧歌选唱(趣话蔚县秧歌)

趣话蔚县秧歌

蔚县秧歌选唱(趣话蔚县秧歌)(1)

蔚县秧歌 又称蔚剧、蔚州梆子。它产生于蔚县,流行于蔚县及周边县区,远及山西雁北、晋北和内蒙古部分旗县,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地方戏剧之一。蔚县秧歌早期由明末清初流传于当地的民间俚曲(又称“田歌”)发展而来,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清刊《蔚州志》。清乾隆年间,一位名叫贾华平的人曾作长诗《蔚州元夕曲》,诗中描写了当时蔚州社火活动中闹秧歌的热闹场面,并证实当时民间社火中秧歌活动歌舞并举,不仅有秧歌曲,而且有采茶调,已发展成综合性艺术形式。约在清道光年间,蔚县秧歌形成基本的戏剧程式。在通过自身创编和对其他古老剧种艺术的借鉴中加入了梆子、笛子等乐器伴奏。特别是受到山西北路梆子及河北梆子的影响后,又进一步吸取了梆子腔板式变化的唱腔及板胡、三弦等伴奏乐器,逐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成套的板腔式演唱体系,除有头性、二性、三性、导板、介板、滚白及花腔唱法外,还创造了属民歌体系的“训调”唱腔。运用当地语言、语音进行表演是蔚县秧歌的主要特点。它通俗易懂,亲切形象,极易被百姓接受。另外,真假声相结合,灵活运用各种装饰音达到行腔圆润,也是蔚县秧歌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之一。蔚县秧歌至清中后期已突破了原始的民歌体,进入以梆子声腔为主要音乐演唱内容的阶段。据现存于蔚县李家浅戏楼上的舞台题壁记述:“孙庆班道光十九年二月二十八日在此准演”,“蔚县东乡西合营秧歌在此一乐也”。题壁上所列剧目有《四龙阁》、《八卦》、《高平官》、《别窑》等16个。足见此时的蔚县秧歌已形成完整的地方梆子声腔剧,上演剧目发展为袍带大戏及连台本戏。到清咸丰、同治年间至民国初年,蔚县秧歌达到了极其兴盛的阶段。班社多达210多个,演出市场也由近而远,拓展到内蒙古、山西及张家口以北。1948年蔚县解放,蔚县秧歌开始步入崭新的发展之路。政府多次组织秧歌班社,在全县巡回演出,并举办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1954年,从各班社中选拔的19名优秀艺人,组成蔚县业余秧歌剧团(半专业性),边演出边对蔚县秧歌进行全面挖掘整理。1958年,张家口举办了“蔚县秧歌训练班”,由市老艺人王云楼等专业艺术工作者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 培训。汇报演出时收到郭沫若等领导的称赞,得到“花丛中一点红”的高度评价。1958年8月1日,蔚县少年秧月歌团成立,蔚县秧歌从此走上专业化的道路。剧团成立后,技巧、伴奏及表演等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和完善,挖掘整理和在专业艺术工作者和老艺人的带领下,对秧歌的板式、唱腔技巧、伴奏及表演等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和完善,挖掘整理了和移植了大批优秀剧目。1960年剧团更名为蔚县剧团,一大批优秀青年艺术骨干迅速成长起来,使蔚县秧歌走向了新的繁荣。1973年,蔚县剧团解体。一些农村业余剧团仍坚持不断地进行着各种形式的演出。1979年张家口地区蔚县煤矿成立业余剧团,草沟堡公社骆庵村成立了“蔚县秧歌戏校”2000年10月,蔚州镇二街居民又组建了“蔚州梆子剧团”。同时县里整理编辑出《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北卷·蔚县秧歌分卷》,较完整地记述了蔚县秧歌音乐体系及表演、演奏等方面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