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娇与志明背后的故事(春娇救志明告诉你)

春娇与志明背后的故事(春娇救志明告诉你)(1)

文 | 杨 柳

编辑 | 林 琳

在香港电影市场最不景气、香港电影人纷纷“北上”之时,彭浩翔坚守本土,在2010 年独辟蹊径,拍了一部“港味”十足的爱情轻喜剧《志明与春娇》。虽然在香港票房成绩平平,但电影中的“港男港女”那轻逸慵懒、粗鄙调笑的暧昧情感故事,不仅得到了业界首肯、斩获了第30 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等多个奖项,还受到了内地年轻观众的关注和追捧。

时隔两年,在大好的人气积淀和丰厚的电影资本的召唤下,彭浩翔首次尝试合拍片,推出了同系列的第二部《春娇与志明》(2012)。主角们由香港转战北京,除了原班人马之外,几个内地明星也加入演员阵容作为重要配角。可惜“北上”之后,由于“港味”的稀薄寡淡,再加上四角关系的疲态尽显与不得人心,《春娇与志明》即使借着原有IP 的强劲势头获得了不俗的票房,但还是遭遇到了两地观众和影迷的诸多非议与否定。

暌违五年,本来说好不再拍续集的彭浩翔,又推出了本系列的第三部《春娇救志明》(2017)。聪明鬼马如他,在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之后,把故事再次扎根于香港。《春娇救志明》在气质上和第一部如出一辙,依旧生猛市井。不过逐渐步入稳定同居生活的男女主角,如今面临的是平庸岁月中的“七年之痒”和“中年危机”。原本漫不经心的“港味”爱情小品,这次却想要挑战和承载一个“成长与拯救”的正经婚恋格局。彭浩翔的野心不小,风格、情怀和捞金,他留心平衡,样样都要。

可惜大多数港式爱情喜剧中单薄生硬的戏剧构架和潦草敷衍的狂欢结局,在打安全牌的《春娇救志明》中也都很明显。褒贬不一的评价提供的各种话题性,加上粉丝多年追随带来的票房贡献,使得“五一”档上映的这部影片的文化和产业影响力不容小觑。对合拍片的游戏规则愈发熟念的他,这次把故事背景重新拉回到香港,试图最大限度地保持地域性的原汁原味,同时又老辣圆滑地在技术层面上尽量规避合拍片的各种“水土不服”。

春娇与志明背后的故事(春娇救志明告诉你)(2)

在面对必须启用内地演员的规定时,他就模糊人物的出身和籍贯,例如把“干妈”设计成了在海外长大的华裔邻居;为了照顾内地市场和观众,他把香港版本中Facebook 和WhatsApp 等软件的画面进行了重拍,替换成了微博和微信;为了通过电影审查,在普通话版本中,粗口和黄段子也被大量删改成了“干净”又诙谐的表述。从这些并不影响剧情铺陈和人物发展的妥协调试来看,《春娇救志明》的创作策略不可谓不高明。不过,回归“港味”的诉求,夹杂着对体制的顾及,再加上想要超越前两部的商业企图,让一向求新求变的彭浩翔也不得不做出更多的自我复制。

例如,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在整个黑屏上的从远景推到特写的“in55!w!”。这组手机乱码曾经在第一部《志明与春娇》中承担了最重要的情节延宕效果和情感表白功能,但是在第三部里却成了一个不参与叙事的杂耍蒙太奇,只是一个越过剧情直接向资深粉丝们致敬的小道具。

还有最后通过志明的歌词,把前两部二人之间的甜蜜回忆和搞笑糗事一股脑地唱出来,其实也是在平面化地堆砌原有IP的创意。

除了四平八稳的立场和应景感,这部电影中志明和春娇自身的性格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志明的各种表现要远好于前两部。

尽管他还是不太会拒绝陌生女孩的搭讪;还是喜欢乱买各种有趣却无用的收藏品和玩具;面对“干妈”提出的非分请求,还是会先习惯性地把决定权推给春娇;但他已经懂得在和朋友或未来岳父出去的时候,保持原则,还总想着要早点回家;即使是购买最想拥有的Dali,他也从没动过两个人首付的存款,只是用了公司的分红外加刷卡把它收入囊中;他还能经常反思自己,主动向“干妈”讲明道理,维护春娇的感受;他与春娇的家人也有很好的互动,甚至承担起一部分陪伴照顾春娇父母的责任。

春娇与志明背后的故事(春娇救志明告诉你)(3)

另一方的春娇,年龄渐长步入中年,与志明过着稳定的同居生活。当她发现自己的生理老化现象之后,变得愈发不自信,也对志明的不成熟越来越不满。不过好在每次的小矛盾和磕磕绊绊,都能在志明的努力改进和彼此的磨合之间烟消云散。电影过半,银幕上仍是熟悉的彭浩翔式的“港味”爱情小品。

但是,从两人在台湾的宾馆里遭遇地震的一场戏开始,影片的剧情和人物关系急转直下。春娇认为志明在地震中只顾他自己而愤然与他决裂。这场戏作为戏剧化突转的最大“ 戏眼”,彭浩翔却把它设计成了一个极庸俗老套的关于危难时刻见“忠贞”的考验。

即使不评价这种道德先行的设置的好坏,单就春娇的逻辑已是荒谬愚蠢。殊不知是她拒绝自救在先,又不顾及伴侣危险放弃合作逃生,事后理直气壮的责难和强调没有安全感的崩溃,就很难让人产生共情,反而暴露了对爱人索求无度的过高期望和掌控欲。

对于熟悉春娇的观众来说,在这里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曾经在前两部里潇洒随性的“飞女”,她之前的爱情壮举仍历历在目。当初春娇认识志明时,就已不算年轻,又比志明大四岁。

但她还是敢在刚有好感时,就甩掉了在香港有房产又相处了五年的稳定男友;后来在北京为了和志明重归于好,又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成熟稳重、事业有成的好男人Sam。志明的奇思妙想一直是她的恋爱罩门,“安全感”何曾入过她的法眼!所以在第三部,为了加强春娇性格突转的可信度,彭浩翔又找到了其原生家庭中父亲曾抛弃妻子这件事情对她的伤害。甚至从开篇的恐怖怪兽“趷趷刚”和她儿时看过的动画片《小双侠》之中,都要指涉出她的潜意识,即从小到大都在期待有人能把她从恐惧感和不安全感中拯救出来。

春娇与志明背后的故事(春娇救志明告诉你)(4)

显然这一次,彭浩翔要让他的“港味”爱情小品,承载一个更有哲思深度的“成长与救赎”的主题。可突如其来的地震,让故事尴尬扭曲地发展到了似乎不可挽回的地步。志明和春娇要有怎样的顿悟,或是如何屈从于一种更高的力量,才能扭转乾坤?

没想到,等来的居然是一场更大套路下的求婚演唱会!作为一个日常生活中本不该出现的奇观表演,它是突兀、做作和笨拙的。不同于前两部电影中在结尾处所使用的“惊喜大招”都经过“草蛇灰线”的铺垫,志明的这场个人单曲演唱会,是硬生生地在大街上拖住春娇和她的“闺蜜团”,试图用一场最大的煽情把一切问题都全部解决。对于求婚,它也许管用;但对于电影,它相对廉价。这种皆大欢喜的歌舞桥段用在港式爱情片的结尾虽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喜剧手法的复古。但是,它并不是对“成长与拯救”这一需求的有效回应。

最后志明对春娇说:“是你让我长大的,如果不是你的话,我想我没有办法成为一个男人,谢谢你拯救了我。”这句话此刻听起来,却是那么悲哀。这是一个男人按照社会既定的性别、年龄和婚恋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而被规训和被迫成长的过程,尽管是以爱的名义;就像是春娇这样到了“ 一定年纪”的女人,也要被父母、朋友和闲杂人等不停提醒和检视自己的亲密关系是否符合世俗标准一样,让人沮丧。只不过,这个社会对女性的青春界定得更短暂,对男性的成长周期假设得更宽泛。

所以,尽管影片的后半段套路过多,逻辑混乱,但志明愿意“一夜长大”的决心和春娇笑对这场婚姻的勇气,可能也是普通的中年男女最需要的美好愿景。每一对玩得久了累了、彼此不合适却又分不开的情侣,几乎都可以从《春娇救志明》中看到被冠以美名的自己。

本文原标题为《<春娇救志明>:“成长与拯救”的“港味”爱情》

(作者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副主任、副教授)

春娇与志明背后的故事(春娇救志明告诉你)(5)

春娇与志明背后的故事(春娇救志明告诉你)(6)

声明

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获取授权请点击“阅读原文”

商务合作21474250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