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学艺都有哪些声音(洛桑学艺已经过去27年了)

郭德纲在他书里讲过一个故事:

我们一帮孩子为了表现好点,都去帮忙。其中有一个孩子,和我的关系特好,他是少数民族,叫杨洪,我们都叫他洪子。每天我们都在一块玩儿,特开心。他本身是舞蹈团的,借到说唱团帮忙,跟着一起装车装台,说唱团有把大扇子,可着舞台那么大,说相声时放下来,唱歌时再收起。洪子的任务就是管理这把大扇子。在团里没演出时,我们也见天在一块。有时闲的难受,我们两个骑车上街,他学的满嘴假日本话,我装作翻译,给他解释,声音特大,招的人们直看,我俩哈哈大笑。后来,89爆发,洪子随我回津住了一段时间,然后闹着回家,我那会没钱,给他拿了二百块钱送他上了火车。因为89,我和大为离开全总,离开了北京,这是我第一次进京。那之后,好久没有洪子的消息。突然有一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了洪子,他在说相声,而且,也不叫洪子了,他叫回了本名:洛桑。他真是极聪明,模仿力也是超常人。好喝酒,酒量也大,每月工资下来便要邀五喝六的去大喝一场。月底没钱了,倒上一杯白水当菜也要喝酒。1995年10月2日,酒要了他的命,我失去了一个朋友。

上面这一段故事是郭德纲在他书里讲的。他提到的这个人叫洛桑,全名洛桑·尼玛。跟郭德纲做过同事,是郭德纲的大哥。当年郭德纲16岁,洛桑21岁。

洛桑学艺都有哪些声音(洛桑学艺已经过去27年了)(1)

郭德纲故事里最后一句话说的是1995年10月2日,酒要了他的命,我失去了一个朋友。洛桑去世那一年是27岁。今天是10月2日,是他的祭日。距离他去世正好27年了。

有人在网上提出过一个问题:赵本山、郭德纲、洛桑这三个喜剧人,谁最有才华。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但是从这个问题就能看出来,很多网友是欣赏洛桑的才华的。

今天我讲一下这个27岁就红遍大江南北,郭德纲曾经的同事和大哥——洛桑。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人的娱乐除了打牌和唠嗑,只剩下听广播和看电视。最受广大老百姓欢迎的就是喜剧节目。那个时代成长起了一大批喜剧明星,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巩汉林、姜昆、冯巩等等。

大家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这一群明星里,只有姜昆和冯巩是相声演员,其他都是小品演员。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来,小品占据了喜剧的主流,相声处于苟延残喘的尴尬境地。

如果没有洛桑的出现,相声有没有可能就此消失在主流舞台上,也未可知。

1993年,相声演员洛桑横空出世,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在相声行业起到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历史性贡献。

洛桑到底是真有才华还是全凭运气?洛桑的故事又要印证我之前说过的话:一个人要做出一些大事,本事和运气缺一不可。

洛桑1968年出生于四川康定市。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州府。面积有两个上海那么大,人口不到上海的1%。康定的地貌气候复杂多样,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提到康定一定要说一下《康定情歌》。很多人听过,但是不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康定情歌》在上世纪40年代就火遍全国了,70年代代表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入选美国太空局“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十首歌曲”,随着“旅行者二号”宇宙飞船飞往太空。上世纪90年代,又作为仅有的一首中国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首最具影响力的民歌”。

推荐大家去网上搜索来听一下这首歌。我相信这首歌在各大音乐平台上都是免费的,是不需要开通会员就能听完整版的,因为很少有人愿意听了,这首歌太老了。大家经常说我们要守护好我们的传统文化,《康定情歌》绝对算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上乘佳品之一,艺术性很高。

洛桑的爸爸和妈妈都是康定人,爸爸是藏族,妈妈是汉族。洛桑的藏族名字叫洛桑·尼玛,汉族名叫杨洪。

1981年,13岁的洛桑考入中央民族学院音乐舞蹈系。也就是现在的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曾经是985、211,如今是“双一流”。当时这个专业在整个康定市只招收2名学生。所以13岁的洛桑在收到录取通知的时候,他的爸爸妈妈是非常震惊的。13岁就被重点大学录取,如果说洛桑没有才华肯定是不对的。

洛桑大学毕业之后去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舞蹈团,成为了一名专业的舞蹈演员。洛桑在舞蹈上确实是有功底的。杨丽萍的舞蹈,他看一遍就能模仿出八分神韵。可惜洛桑自律性不够。刚刚大学毕业,还不到20岁身材就开始发福了。舞蹈团就不想要洛桑了,把洛桑安排到了说唱团临时帮忙。洛桑从舞蹈团的专业的舞蹈演员变成了说唱团临时帮工,专门做一些杂活。郭德纲说洛桑跟着一起装车装台。说唱团有把大扇子,可着舞台那么大。说相声时放下来,唱歌时再收起。洪子的任务就是管理这把大扇子。洪子就是洛桑。

郭德纲当时才十几岁,也是负责打杂的。所以那时候天天跟洛桑玩在一起。洛桑毕竟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又比郭德纲大5岁。所以洛桑经常请郭德纲一起吃饭喝酒。郭德纲就发现了一件事情,洛桑总是一发工资就请客喝酒。月初发工资,有钱,就买好酒好菜;月中钱少了,菜就变成了咸菜,酒还是要喝;到了月末没钱了,倒上一杯白开水当下酒菜,喝上一口酒,再喝一口白开水,然后再喝一口酒。洛桑爱喝酒这件事让郭德纲印象特别深。好多年之后郭德纲在一次节目中说洛桑“以酒为生”。

当年的洛桑和郭德纲在文工团的说唱团都没混出什么名堂来。有句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很多人把重点放在了“发光”这两个字上,我提醒大家应该把重点放在“总会”这两个字上。为什么说“总会”呢?还是说明,大部分的时候即便是金子,也没有机会发光。就像当年的洛桑和郭德纲。

他们俩都是干杂活,登台表演的机会都不多。两人就商量,上街去演。也去了很多次,最后也没弄出什么名堂了。

再后来,洛桑跟着郭德纲回到了郭德纲的老家天津。没过多久,洛桑就跟郭德纲说想回北京了。具体什么原因导致他在天津没待多久就要回去,我没有找到可靠的资料。反正最后是郭德纲把洛桑送上了回北京的火车。这一别也是他们俩最后一次见面。

洛桑学艺都有哪些声音(洛桑学艺已经过去27年了)(2)

郭德纲说后来再看到洛桑是在电视上。从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洛桑起,他在中央电视台出镜的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终于,郭德纲发现之前的难兄难弟突然成了火遍全国的著名相声演员了。我不知道洛桑的成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郭德纲。是坚定了他在相声上坚持下去的信心,还是冲击了他对传统相声的坚守。如今看来,或许两者都有。

洛桑是怎么一鸣惊人的呢?接下来聊聊这一段故事。

洛桑回到北京之后遇到了贵人。这里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运气了,洛桑遇到了尹博林。很多人说尹博林是洛桑的贵人。作为观众,大家普遍认为,如果他没有遇到尹博林,洛桑没有机会成为一夜爆红的演员。但是如果从洛桑父母的角度去看这件事,他们恐怕更愿意看到一个碌碌无为但是活在自己身边的儿子。如果没有遇到他,洛桑可能没有机会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人;如果没有遇到他,洛桑可能不会27岁死于车祸。我这样说,意思不是尹博林直接造成了洛桑的离世。虽然韩信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但韩信最大的悲剧还是自己造成的。洛桑的去世更加是自己的原因。

尹博林比洛桑大12岁,出生于哈尔滨一个艺术世家。后来调入全国总工会文工团,认识了洛桑,并发现生活中的洛桑模仿能力极强,学谁像谁。尤其口技是洛桑的绝活。

很多人的口技只能模仿一类东西,比如模仿某种乐器,或者模仿某种动物,或者模仿某个明星的嗓音。但洛桑不一样,他在口技方面几乎是全能的。尹博林有意招洛桑为自己的徒弟,同他一起表演相声。洛桑短暂考虑后,拜下了尹博林这位师傅。尹博林也是很有才华的,他的才华表现在对洛桑才艺的展现和喜剧天分的引导和发掘上。他策划和编导的《洛桑学艺》系列相声颠覆了所有人对传统相声的印象。充分发挥了洛桑的特色和才能。在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播出了几集之后,曲苑杂坛成为了那个时期收视率最高的综艺节目。洛桑成了家喻户晓的著名相声演员。

《洛桑学艺》在曲苑杂坛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后,洛桑有钱了、有名了,应酬也多了,唯一不变的就是依然爱喝酒。此时的洛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远在四川老家的父母接到北京小聚一段时间,一起分享一下成功的喜悦。

洛桑学艺都有哪些声音(洛桑学艺已经过去27年了)(3)

1995年10月2号,洛桑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

当天早上洛桑开车去火车站接上了父母。

他的师傅尹博林让爱人斥巨资1万元买了一台摄像机,为了把洛桑和家人相聚的快乐时光记录下来。

我相信当天尹博林手持这个昂贵的设备拍摄洛桑的时候肯定没有想过,这一段视频成了洛桑留在世间的最后一段影像。

与父母相聚之后,洛桑把父母安顿在临时租来的房子里。父母为他准备了第二天去新疆演出需要的衣服。他爸爸还特意给他包了他很爱吃的小包子。但是他们一直等到晚上12点,洛桑一直没有回来。洛桑在出门之前把大哥大留给了爸妈,自己带走了传呼机。他跟爸妈说,有事就用大哥大打我的传呼机,我收到你们的信息就马上给你们回电话。

洛桑学艺都有哪些声音(洛桑学艺已经过去27年了)(4)

当天晚上洛桑和师傅尹博林一起参加了另外一个酒局。一个会说中文的外国人在场,别人向他介绍洛桑。这个外国人说,我不认识洛桑。洛桑当时很不高兴。这个酒局上,洛桑喝了很多酒。还没结束,洛桑就趁着酒劲开车上路了。那时候酒驾没有现在这么严格,也没有所谓的代驾服务。当时他的传呼机一直不停地响,因为应酬太多。心情也因为别人的不认可有点郁闷,这就让他相当烦躁。更重要的是喝了太多的酒。这些因素加起来,本来就足够致命了。巧就巧在洛桑驾车路过的北京西三环紫竹桥主路上,一辆大货车因为爆胎直接停在了马路中间,既没有开启警示灯,也没有摆放三角警示牌。

1995年10月2日晚上11点多,洛桑去世的那天,27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