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果粉提高方法(葡萄果粉的秘密)

葡萄果粉提高方法(葡萄果粉的秘密)(1)

关于“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的绕口令,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可不知诸位有没有认真想过这句话的由来?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常见的几种解读方式。

常规版:无特殊含义,只是练习说话能力与舌头的灵活性。

鸡汤版:这是形容伟大的母爱! 在我们小的时候,母亲喂我们葡萄吃,怕我们噎着,把葡萄皮和葡萄籽吐掉后把葡萄的果肉喂给我们。

玄幻版:果肉为阴,果皮为阳。吃水果,要带皮一起吃才能阴阳调和。

科学版:一颗葡萄,百分之六十的营养价值都在皮上了,富含多种脂肪族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利。

葡萄果粉提高方法(葡萄果粉的秘密)(2)

稍加思考,推掉鸡汤,细细一想!这哪是什么绕口令啊,完全是用最朴素的话语道出一个真理:吃葡萄还是带皮吃的好!

笔者作为一个懒字大过天的少年不禁暗自庆幸,甭问吃葡萄吐不吐皮,我甚至连洗都不带洗的。

葡萄果粉提高方法(葡萄果粉的秘密)(3)

因为葡萄上的那层果粉不溶于水,贼难洗!可话说回来,这果粉到底是个啥?

先来辟个谣

葡萄果粉提高方法(葡萄果粉的秘密)(4)

葡萄药害所形成的药斑

关于葡萄果粉,传得最多的谣言就是农药残留,上图为施用农药后药液累积在果粒下部,所形成的药斑。药斑分布不均匀,但有一定的规律性。而正常的葡萄果粉是均匀分布在果粒上的,而且过量使用农药,特别是乳油、低质粉剂是会影响葡萄果粉的形成。

所以,葡萄上的果粉不仅不是农药残留的证据,而恰恰是其栽培时科学用药的一种表现。

葡萄上的果粉是什么?

葡萄果粉提高方法(葡萄果粉的秘密)(5)

葡萄果面蜡质的晶体形态示意图

其实不止葡萄上面有这个现象,仔细观察的话我们会看到李子和甘蔗表面也有这种果粉(白霜)。它们是一层粉状蜡质物,由果实中脂类物质合成而来。

葡萄果粉提高方法(葡萄果粉的秘密)(6)

果粉中的主要成分 来源:月月

葡萄表面蜡质的成分主要是一种叫齐墩果酸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占到白霜总重的60~70%,除此之外,白霜中还含有一些醇和酯类物质。这些化合物对人体有利无害且都不溶于水,这也就解释了果粉用清水洗不掉的原因。

葡萄上果粉的作用

葡萄果粉提高方法(葡萄果粉的秘密)(7)

对于葡萄来说

表面蜡质是防止水分蒸发的主要屏障,对植物适应干旱环境有着积极作用。另外,它有助于植物抵抗紫外辐射,而且由于蜡质不溶于水的特征,可以避免葡萄表面形成湿润的环境,从而避免病原菌的侵染。

对于消费者来说

葡萄均匀的果粉表明着果农在种植过程中用药比较科学。另外,果粉本身对人体健康就要莫大的好处。如齐墩果酸对护肝、降糖、降脂、提升免疫能力等作用;白藜芦醇则可起到延缓衰老,调节血脂,免疫调节,改善胃肠道功能等。所以,吃葡萄要带皮吃说得在理。

对于果农来说

果粉除了上述作用外,它还是检验葡萄品质的一项很重要的指标。果粉均匀的葡萄通常转色情况好、颜值高,售价相对来说也高。

影响葡萄果粉形成的一些因素

葡萄果粉提高方法(葡萄果粉的秘密)(8)

葡萄果粉是由表皮细胞经过复杂的途径合成,最终由脂转运蛋白转运到体表,这个合成与分泌过程由几百个基因以及多种酶的参与。过程虽然复杂,但究其来源,果粉仍是光合产物。所以,葡萄光合作用越好,越有利于果粉的形成;反之,则会影响果粉的形成。

土肥水问题

● 土壤板结,通透性差的田块,葡萄上色早,果粉少。

● 连年使用大量复合肥,滥用激素肥,氮肥过量,有机质含量低的田块,葡萄不上色,绿腚,果粉少。

● 土壤时干时涝,葡萄着色上粉差,果粉也少。

田间管理问题

● 挂果量大,负载高的葡萄田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着色上色差,果粉也少。

● 葡萄副梢留叶少,叶果比小的田块,葡萄果粉少。

● 套袋不当,影响上粉。套袋晚,套袋期短的田块,葡萄果粉少而不均匀。葡萄袋的质量不好等都会影响上粉。

● 栽植过密,光照不足,成熟期雨水过多等都会影响葡萄着色,造成过分减少。

● 农药使用不当,如用药量大、施药次数多、浓度大、施用乳油和低质量的粉剂、果面不光洁,果粉少。

● 着色期遇大风、大雨等不良天气,叶果间摩擦或雨水冲击果面,造成果粉减少。

葡萄如何形成良好的果粉?

葡萄果粉提高方法(葡萄果粉的秘密)(9)

提高碳氮比

影响果粉形成的因素很多,其中比较重要一个因素就是氮肥过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碳氮比失调造成的。所以,保持果树合理的碳氮比是增加果粉的重要途径之一。包括合理施用氮肥、秸秆还田,果园生草等。

改善土壤环境

增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配合菌肥、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淋根型)等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均衡土壤营养,促进葡萄果粉的形成。

合理负载

合理规划负载量,根据叶果比,疏花疏果有利于葡萄转色及果粉的形成,具体可参考葡萄标准化花果管理。

适时套袋

合理掌握套袋时间,果粒由青绿变白绿之前必须套袋,过晚果粒变墨绿,果粉难以形成。若果粉不好时,可提前套袋。

科学用药

葡萄的果粉形成于幼果期,所以幼果期的用药需要特别注意,应以高质量水剂或水分散颗粒杀菌剂为主,避免使用乳油和劣质粉剂。

及时追肥

幼果期:多补充中微量元素,特别是钙镁锌三种营养元素,有利于果粉的形成,其中钙肥和镁肥以根部基施为主,锌肥等微量元素以叶面补充为主。

转色期:叶面喷施磷钾源库800倍液,可明显提升果粉,促进转色并能增加含糖量。

本文由农业助手团队编写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农业助手,转载时请勿修改文章内容,修改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