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简讲书法六级课程草书(黄简讲书法人)
L7-22草书释读16
继续上一课,讲含有一个人的字。上次讲了「人」在左边,即单人旁,如「作」字,又讲了「人」在右旁,如「以」字。今天讲「人」在上面,如「余」这样的字怎样草化。
余
「余」在甲骨文、金文中是这样写的,到春秋晚期,下面加了两点,看起来是个「木」字。《说文》:「余,语之舒也。从八,舍省声。」原来上面不是「人」,是「八」字。但近代很多学者不同意许慎的说法,有人认为这是建筑物,上面是屋顶,下面是撑住屋顶的柱架。究竟怎样解释「余」字本义,至今没有确论。草书写起来,上面撇捺取竖横,竖笔势,下面只写一个木,「木」是群鹊化势。其实金文1减去上面的撇捺,馀下的就是横竖捺撇四笔,所以我想草书是照金文1来的,不是来之于金文2。怀素把下面的群鹊势改为竖横横,竖笔势,这样整个字上下,就是两个竖笔势。如果讲到用笔变化,孙过庭高明多了,《自叙帖》线条太单一。
很多字上方都有一个A字形,如这七个字,这个A字形,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呢?
古文字中的A字形,主要有三种解释:一种说三根直线围成一个三角形,这是古文「集」字。《说文解字》有这个部首,许慎说是「三合之形」,
写起来是「入」字下面加一横,合、佥、仑、今、舍同属这个部。另一种解释说,这是「口」字倒转,甲骨文多为刀刻的直线,所以成为三角形,不如手写圆转。第三种解释,说A字形是器物的盖子。这三种解释哪一种对呢?其实都有点道理,要猜到几千年前造字者的想法,实在是非常困难的。
仑
举几个例子,A字形表示集合的字,如「仑」。《说文》:「仑,思也。从亼,从册。」「仑」上面是线条三合,集中的意思,下面是册,「册」就是古代的书,书集合在一起,表示学习和思考。草化时,上面是交争势加一横,下面「册」这么复杂怎么办?文字越复杂,草化越简单,整个「册」以一横替代。裹束起来,就是交争势加奋笔势,或者写成竖笔势加两点铁铃也可以。人伦的「伦」右旁,智永就是这样取势,你把整个右旁看成衮笔势,也是可以的。孙过庭最后一势经常取蟹脚势,相当有特色。
舍
把A字形解释为建筑物的屋顶,如「舍」字。金文「舍」字,上面不是和「余」字一样吗?《说文解字》:「市居曰舍」,许慎以为上面像屋,下面是筑实的地基,不是嘴巴口。这里许慎解释跟「余」字不一样了,「余」字他说上面是八。注意金文下面从口,小篆下面从囗,写法不同,秦简上的写法,跟现在就一样了。不过下面无论是大口还是小口,草书中取势可以相同,皇象先取瞑人势,然后一竖两横竖笔势,下面用节耳化势,今草智永写法也一样。
仓
「仓」字,这个字三部分,上面看作屋顶,中间是门扉,下面是地基,楚简写法下面改用「土」,说明是筑土为基。草字跟篆字而来,上面取交争势或瞑人势,A字形草化只写「人」,一横省略,中间日字形用一横替代,垂笔是一撇,组成奋笔势,下面保持口字形,裹束后看起来是人字形下面一个「石」。
网上书法字典有一张董其昌写的「仓」字,我没有查到出于董哪一张作品,真假不确定。就事论事,这个写法A字头比皇象写法多了一点,整个字看上去上面是今字形衮笔势,下面石写成群鹊势。这个写法和行书中的「念」字相近。《急就章》不少字看起来很老实,仔细想一想还是有道理的。
食
把上面的A字形解释为倒口的,如「食」字,下面是盛放东西的簋,或说是青铜器豆,这是人低头就食的意思,会意字。下面部分后来写为「皀〔Ji2〕」,「皀」是稻壳的香气,所以有人说这是闻到香味,还流下口水,有点恶心。后来的「食」字都是上面倒口,下面皀,秦简的写法,还是上
中下三部分,汉隶慢慢把中和下两部分结合,到真书,一般人的印象,「食」就是「人」字下面一个「良」。汉隶和真书中这种合并,我认为是受草书的影响。
一个草字的形成,应该追到它的源头,草字不是突然产生的,它必然有一个发展过程,现在来看,草字产生比秦汉时期还要早,如「食」字草化,在春秋时期的楚简上已经有其痕迹。楚简写法来之于金文,其时小篆还没有产生,楚简有繁有简,这个简写的很像后来的草书。上面只写一个人字形,人字形是交争势或瞑人势,中间日字形只写框架,铁围化势,第九课讲过,下面取玉函势,三个笔势裹束在一起,铁围和玉函的左竖可以打通写,这就是章草的「食」,瞑人势、奋笔势、玉函势。今草更简单,上面是竖笔势,下面是鸡头势。
「食」作为偏旁时候,可更简单一些,取竖笔势加隔水势即可,看智永这两个字就知道。再要简单,上面竖笔势省一横,下面隔水势省一点,不过这样写很难看出是「食」,用的时候要小心。孙过庭写「余」,「食」旁比智永清楚,可参考。当「食」在字下的时候,写法同单字。
合
把A字形解释为盖子的,如「合」字,甲骨文上下各一个口,《说文》:「合,合口也」。上下两个口「合口」是什么意思?不是接吻,别想歪了,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说:「字象器盖相合之形」。甲骨文有时候上大下小,也有上小下大的写法,都是器盖盖上的意思。「合」是「盒」的本文,后来才加了「皿」繁化为「盒」。
《三国演义》曹操写「一合酥」,不是「一盒酥」,杨修拆字为「一人一口酥」,叫大家分吃了,这是他死因之一。「合」字金文、小篆、秦隶写法都一样,相当稳定。章草分两个笔势,上面是交争势,下面用群鹊势。索靖写法已是今草,撇捺交争势改为竖笔势,下面群鹊势改为奋笔势,两开半,你也可以把这四点看成菱形排列,所以是衮笔势,孙过庭写得比较柔和,成为「之」字形,如果把一点分给上面,上面是今字形衮笔势,下面口字取节耳化势,这样分笔势也说得通。
会
开会的「会」,讲这个字涉及几个青铜器,—个是簋,第二是敦,这两个都有盖子。其三是甑,这是蒸食物的,等于现在的蒸锅,细分起来,下面是盛水的,叫釜,上面是蒸格,这才是甑,甑应该也有个盖子。
甲骨文、金文「会」,上面又是A字形,罗君惕老师《说文解字探原》说:「《仪礼,公食大夫礼》『启簋会』,注:『会,簋盖也』,《士丧礼》『敦启会』,注:『会,盖也』,……故『会』本为食器之盖。字从亼,从曾省」,「曾」即「甑〔Zeng4〕」之省。合上盖子就是会,现在还
常用「会合」一词。楚简已经和现在写法相近,草化时上面〔亼〕三笔保留,中间田字形用一横替代,下面日字形用玉函化势。裹束起来就是草书「会」字,章草、今草写法都一样。
14.3含有两个人的字
两个「人」字的关系,可能是相顺的,同一方向,可能都向左,也可能都向右。还有相背关系,一个向左,一个向右。第三种是相对关系,就是两个人面对面。第四种是相反关系,一个头向上,一个头向下,也就是倒转。我来讲讲哪些字用到这四种关系。
从
两个人相顺向左,这是「从」字。《说文解字》许慎说:「从,相听也」,徐锴注:「言计相听也」,也就是听从的意思。但许慎没见过甲骨文,现在可以确定,「从」是「从」的本文。
从
在甲骨文中已经可以看见,「从」字在慢慢繁化,先在旁边加了「彳」,表示两个人在街道上行走,金文或在下面加了「止」,也是强调行走,甚至有既加「彳」,同时又加「止」的例子。小篆把「彳」和「止」都放在左边,形成走之旁。秦简上的写法,把「彳」留在左边,变成双人旁,「止」移到右旁下面,八分就是由此而来的。八分上面用两点一横竖笔势,其实
就是两个人打通写法。那么,「从」和「从」用起来有什么分别呢?章太炎这样说:「惟『随行』作『从』,其余皆作『从』。」一个人随着一个人行走,用「从」,譬如说「随从」,这是真正用脚走路;其余如「听从」「服从」之类,不是脚的,以前写作「听从」「服从」,用「从」,后来「从」字渐废,被「从」替代,直到内地用简体字,又回到「从」这个写法。
双人旁在书法中称为「立乌势」,当然可以写成真书那样,索靖《月仪帖》「从」字,就是这样写双人旁的。但你看隶书双人旁的样子,很像一个三点水,所以在草书中,可以直接当它是三点水来取势,如「后」字双人旁,智永取隔水势,孙过庭简化为一竖。草书「从」的双人旁,大多用一竖,皇象和王羲之都是这样写的,索靖写法是少数派。
比
甲骨文中两个人相顺向右,也是「从」,当时向左、向右随便写,区分不大严格。但两人向右又是「比」字,《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从」反一个方向就是「比」,这一来规定要严格点了。两人向左,规定为「从」,两人向右,规定为「比」。进一步「从」字繁化为「从」,这样一来跟「比」彻底分清楚。「比」字在楚简中看起来好像两个「5」,上身直,下身弯,秦简中有一个人弯腿,一个人坐下,最终两个人全坐下,这就是后来的「比」。《说文解字》:「比,密也」,两个人靠近为比,本义为紧密、亲密,「比来」就是近来。
「比」字草化很简单,取两个三角形的玉函化势。今草,智永左边的三角形写得很清晰,右旁改用竖笔势。这里要称赞一下孙过庭,他写的「比」,右旁近于羊角势,不是竖横竖。王羲之《十七帖》写得很快,但跟上次讲的「以」非常相近,读帖时要对照上下文意思,一不小心就读错了。下一堂继续,谢谢各位。
本节要点:
■人在字头:A字形三种情况,如:
■余、仑、舍、仓、食、合、会。
■含有两个人的字:从,从,比。
复习思考:
■仔细看看这两个「食」字,它们取势一样
吗?取了什么笔势?
■试用草书写下面词语〔扩号内不必写〕: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有竹一顷余,乔木上参天。〔杜甫〕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
■合掌,合意,合格,合唱,听从。
■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
■从善如流。〔左传〕
■比者悠悠,如何可言。〔《十七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