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

海内外华人共同的信仰神灵保生大帝,姓名是“吴夲”还是“吴本”,百余年来争论不休,而就在昨天举办的第十四届保生文化节中,终于给出了答案。海沧区正式向社会公布,“吴本”将作为保生大帝唯一名讳给予使用,至此,迟到百余年的保生大帝名讳正“本”清源正式宣告圆满结束。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1)

第十四届保生文化节陈支平教授为正名致辞

一、源起

保生大帝信仰是闽南地区土生土长的原生信仰之一,发源自厦漳两市之交的青礁和白礁,历史上该地区也是闽南文化的两大分支漳州和泉州的交界地。随着闽南人过台湾、下南洋的征程,保生大帝信仰也穿越海峡遍布台湾省,甚至向南传遍整个东南亚,继而成为遍布全球的信仰。保生文化不仅仅是海沧、漳州两个台投区人文的名片,更是千千万万海内外华人华侨共同的精神依托和乡愁。

溯及信仰的发源,保生大帝在北宋仁宗景祐年间仙逝成神后,至南宋绍兴年间时,便已是“北逮莆阳、长乐、建剑,南被汀潮以致二广”、“随寓随创”的跨省神灵,而其源头便是位于漳泉之交的青礁和白礁两处祖宫。当时,为了方便信众进香的体验和秩序,漳泉两府采用也分府分宫进行的方式,如漳州府各分灵至青礁慈济宫进香,泉州府至白礁慈济宫,该方式也因此延续了近千年,一直到青礁和白礁区划再次变革时才解除了限制。这也因此造成了保生大帝信仰有两个祖地的事实。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2)

白礁慈济宫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3)

青礁慈济宫

海沧不仅仅是青礁慈济宫的所在地及本次保生文化节的主办地,更是保生大帝信仰的主要分布地。保生大帝信仰在民间最重要、始建于宋代的“四宫一院”,除了慈济西宫在白礁外,其他四座均位于海沧,如青礁的慈济东宫、温厝的慈济北宫、囷瑶的慈济南宫、囷瑶的玉真法院等。其中青礁慈济宫作为保生大帝信仰两座重要的祖宫之一,除了其祖地文化之外,尚有“五国宝”之称,其名头分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联系点”、“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等,是集慈济文化、侨台文化于一体的文化高地。因此,在传承和发扬保生文化上,海沧理所当然要承担主要的责任,保生大帝名讳正本清源便是其中一项主要的工作。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4)

青礁慈济宫五国宝牌

二、变名脉络及现况分析

历史上,青礁所在的海沧属漳州府海澄县管辖,而白礁所在的角美局部地区则属于泉州府同安县,遍观漳州、泉州、海澄和同安等府县存世的府志、县志,关于保生大帝名讳的记载均表示为“本”,未见有“夲”的写法。这些第一手地方史料的记载也常常被同时期的地理志、方志、文人笔记、宫庙碑记等引用,如《长泰县志》、《武荣慈济宫碑记》等也记为“本”。

到了清朝光绪年间,晋江人杨浚第一次在其所著的《四神志略·白礁志略》中提出保生大帝姓吴名“夲”的说法,他还特别在该字之下备注“音叨”,并引用了《说文解字》对“夲”字字形“从十从大”的说明。杨浚“夲”说一面世立即引来无数关注,浙江鄞县人、马巷厅通判黄家鼎也因此做了一篇《吴真人事实封号考》,他在文章中支持杨浚的说法,并言“夲,从大从十,诸志多作本,误”。黄家鼎还将该文写入其参与纂修的《马巷厅志》中,从而使之成为澄、同地方志中支持“夲”说的个例。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5)

此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保生大帝的称谓开始多元化,从早期的“吴真人”、“大道公”等扩展到各式各样的名号,而直呼其名的“吴本”、“吴夲”也成为两个并列的称法。至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民间信仰活动恢复进行,关于保生大帝信仰的研究也开始火热起来,有些文史专家在“意外”获得《四神志略》后,在没有深入研究包括地方志在内的其他地方文献时,提出保生大帝名“夲”的说法,并以此形为学术成果。因“夲”是生僻字,认识的人少,提法新颖,又有文献依据,被当做学术成果颇引人注目,部分专家学者认可力推,“夲”的说法开始产生影响,甚至后来居上,上至百度百科、官方文件,下至初识大字的孩童,无不知晓。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6)

本与夲历史上共存进度图

海沧区闽南文化研究会在了解保生大帝名讳纷争过程中,发现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一)部分专家引文加入主观认知,误导了读者。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等,作者忽视了文献原文及原碑石用的“本”字,在其引文或著作中均改用“夲”,即产生了引文未忠于原文的现象。其论著又被后人引为依据,此谬影响了一大批后知者。如此以讹传讹的误解,又成为厘清名讳的新障碍。

(二)百度百科、头条百科、搜狐、谷歌等互联网门户网站,及厦门本地报刊、电视广播节目、自媒体等媒体或宣传单位,在介绍保生大帝时,未经充分考证即引用“夲”字,并加注“tao,音滔”,或本着体谅读者、求同存异的初衷,并列两种说法,渐渐使“夲”字为大众所接受。

(三)在保生大帝文化交流中,民众往往未特别关注保生大帝的名讳,直接引用百度搜狐等网络媒体用字,甚至否定本宫庙历来的既成说法,盲从、跟风的现象明显,大有积重难返之势。

三、两种说法的理据

保生大帝的名讳考辨事关保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绝非小事,更不是钻牛角尖。在海沧区政协的指导下,海沧区闽南文化研究会联合青礁慈济祖宫,查阅文献,求教方家,走访耆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基于文献、历史等证据和信众的认同,旨在还原最接近事实的原貌。现将名“本”、“夲”的双方观点理据陈述如下。

(一)名“本”的理据

1.官方志书记载:

作为保生大帝信仰的发源地,原属漳州府的海澄县和泉州府的同安县同时也是保生大帝信仰最主要的分布地,特别是青礁所在的三都和白礁所在的积善里,保生大帝庙宇数量稳居第一,且远超第二位。因此,关于保生大帝的名讳记载,当属两县两府的志书最为权威,是故以其为例。不管是崇祯版、康熙版、乾隆版的《海澄县志》及其上级的《漳州府志》,还是康熙版、嘉庆版、民国版的《同安县志》及其上级的《泉州府志》,关于保生大帝的名讳,均写作“本”。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7)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8)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9)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10)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11)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12)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13)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14)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15)

2.重要文献记载:

保生大帝存世资料中,年代最早、记载较为详实,当属撰写于南宋时期的两方慈济宫重修碑记,其一为漳州籍杨志为青礁慈济祖宫所作,其二为泉州籍庄夏为白礁慈济祖宫所作,二碑在澄志中均载为“本”。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16)

杨志《慈济宫碑》

泉州南安市南门街,是古丰州城的护城河流域。它近处坐落着的“武荣慈济宫”,始建于南宋,祀奉保生大帝吴真人,是南安市最早供祀吴真人的庙宇,现为南安市文物保护单位,庙中存有明万历、清顺治碑记各一方。其中镌刻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02年)的《吴真人世修道果碑》中,明确写明“名曰本,字华基”。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17)

吴真人世修道果碑

据保生大帝祖籍地安溪县感德乡吴氏《石门家谱小引》记载,保生大帝的名字为“本”字。2008年,由安溪县感德镇石门玉湖殿管委会编印的《保生大帝祖籍地石门玉湖殿》明确指出,保生大帝名为“本”,“夲”字为误。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18)

龙海区角美镇丁厝的《白石丁氏古谱》是漳州一带流传至今的著名族谱,其中保留了不少唐宋之际的地方史料。该谱关于保生大帝为其先祖抄录诗文的记载,其落款为“泉礁江濮阳布叟吴本谨奉命拜书”,所留名讳同样写作是“本”。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19)

3.台湾知府题记

在台南祀典兴济宫,镌刻有同治、光绪朝两任台湾知府周懋琦所题的柱联:上联“秉笔陋元臣医药神灵宋史漏收方伎传,熙朝修祀典馨香朔望清时合祭观音亭”,意即(《宋史》)的执笔人忽略了宋代的两位元臣,《宋史》的《方伎传》也漏收了医药神保生大帝;清明时代保生大帝享祀典,每月初一十五与观音亭合为祭祀。对联的题记“神生于宋太平兴国四年,与龙图阁待制番阳熊伯通仝名……”。比对《钦定四库全书》卷三百三十四《宋史》“熊本”词条:“熊本,字伯通,番阳人……”,熊伯通仝名即为“本”,这也是台湾民间宫庙为保生大帝名“本”提供了又一例证。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20)

周懋琦所题的柱联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21)

《宋史》“熊本”词条

4.名与字的关联:

《说文解字》载,“木下曰本”,按释义,“本,干也,基也”,吴真人字“华基”的“基”,与名“本”具关联性。

5.兄弟名讳的对仗:

青礁慈济祖宫、白礁慈济祖宫的配祀神位中,均供奉有吴真人的父母及兄弟,即圣父圣母圣弟。相传圣弟名为“吴根”,兄名“本”,弟名“根”,合乎传统上昆仲取名的特点和传统。

6.出生地字辈避讳: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保生大帝的出生地白礁村,王氏家族商议增添世序时,原本拟用“礼义家为本”五字,但因当时有人提出“本”字冒犯了保生大帝的名讳,故未采用。此事佐证了当时白礁祖地持保生大帝名本的观点。

7.书法写字习惯:

在传统写法上,“本”字行书体、草书体均可书成“上大下十”的“夲”字样,此种写法并非别字,而是传统习惯。但反过来,“夲”字却不能写作“本”。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22)

8.生僻字与常用字:

历代以来,“夲”字均为生僻字,很多时候被当作“本”字使用。从北宋到清代,民间百姓读书识字的比例远低于今日,寻常人要认识“夲”字是极为难得的,因此取名使用生僻字“夲”的可能性较小。

9.专家考证:

针对保生大帝的名讳,有专家、教授曾撰文指正,如方文图《关于吴真人名讳的探讨》、萧春雷《保生大帝名姓:吴本与吴夲》、孙孝忠《吴真人名讳考辨》等持“本”字看法。洪卜仁先生、林晓峰先生、何丙仲先生、陈支平先生、彭一万先生、龚洁先生、连心豪先生、段凌平先生、林德荣先生、李启宇先生等闽南文史专家也认为保生大帝的名讳应为“本”。在本届保生文化节中,陈支平先生作为专家组代表,在会上做了正名发言,其全文如下:

保生大帝,北宋时闽南名医,出生于白礁,行医于青礁,以文圃山为根据地悬壶济世,辞世后民间尊祀为医神。自宋而明而清,多次受到褒封,终被奉为“保生大帝”。由神医到医神,再到无所不能的大帝,成为闽台最大的信仰之一,现闽台、东南亚共有2000多座保生大帝主祀庙宇,信众近亿人。厦门海沧是保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保生大帝信俗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成为海沧一张闪亮的人文名片。

近几年来,海沧区政府积极作为,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闽南文化方面成绩斐然,特别是弘扬保生文化、开台文化方面做了突出的贡献,至今举办了十四届的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盛事,成为国台办重点交流项目;推动保生大帝正名工作,建成开台文化公园,拍摄纪录片《开台王颜思齐》并在央视播出,推动颜思齐拓台史实进中学统编教材,组织编撰《沧江文库》系列丛书,已出版《周起元传疏辑补》、《铭记海沧》等五辑,这些工作,件件大手笔,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我作为民间信仰的研究学者,见证了这三四十年来两岸民间信仰交流,借此机会,我要为海沧区政府在弘扬保生文化、推动对台交流取得的丰硕成果点个大大的赞!

从慈济祖地到保生文化高地,并以此作为对台交流的阵地,海沧区上上下下群策群力,主动担当,在打造保生文化高地方面积极作为。为了推动保生文化更好地弘扬发展,海沧区近期着手《保生文化系列丛书》的整理编撰工作,将从保生史话、保生宫庙、保生医药和保生文献等方面组织专家编写,对此我们将予以大力支持。为了理顺保生文化弘扬推广,近半年来,在曹放主席的领导牵头下,区政协文史委会同海沧区闽南文化研究会、青礁慈济宫积极开展保生大帝名讳考辨工作,我有幸见证了这个过程。经过史料和专家等多方考证和田野调查,保生大帝名“本”的史料详实,比较符合历史事实。我们认为,正“本”清源,推动保生大帝正名活动,对于保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着深远的意义。这些工作非常有意义,我们将一如既往的予以全力支持。在这里,我要为海沧区弘扬闽南文化点个大大的赞!

保生大帝保佑我们大家幸福安康,吉祥如意!谢谢。

(二)名“夲”的理据

1.《白礁志略•传略》记载:

清末杨浚所辑《白礁志略•传略》(清光绪丁亥年冠悔堂募刊本卷一)载:“神姓吴名夲(从大从十音叨),字华基,号云衷,泉州同安积善里人”。杨浚特别加注“夲”字为“从大从十音叨”,字、音描述清晰,区别于“本”。这是明确保生大帝音、形为“tao”、“夲”的文献出处之一(图22)。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23)

2.《马巷厅志》附录记载

在光绪十九年补刊的《马巷厅志》中,其附录下辑录了清黄家鼎所作的《吴真人事实封号考》一文),文中“神姓吴名夲,(从大从十音叨,诸志多作本,误”),与《白礁志略•传略》相同标注。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24)

《马巷厅志》

3.因避讳而变字:

古人对于君主、尊长者名字有避讳的习俗,吴真人由真人而侯而王而帝历朝累受褒封。信众为避大帝名讳,书写时转“本”为“夲”字,阅读时读作“tao”,实则是较为简便的避讳方法。

4.取贱名之俗,闽南方言中“夲”有“忑疙”(蠢笨)之意。

民间有取起“贱名”习俗,是希望孩子将来身体结实,即“名字贱了好养活”的说法,如“阿猫、狗剩”等。闽南方言中“夲”有“忑疙”(蠢笨、戆消)之意,符合取贱名之俗。

5.谐音“无本”不雅推断:

有人因“吴本”的普通话音同“无本”,寓意不祥,故推断大帝之名不会是“本”,而为“夲”字。

6.龙池岩的传说:

民间传说,保生大帝未取名前,圣母黄月华在龙池禅寺(漳州台投区白礁村)大悲殿双手合十祈拜,圣父吴通便将大帝单名取自大悲殿的“大”字,及圣母双手合十的“十”,合并成为“夲”字。

四、双方理据辨析

(一)名讳出处的文献比较:

官修志书在修订时,有较为严格的编审要求,经办人员一般由当地或邻近区域有名望的进士领衔,集合有学识的举子、生员共同编纂而成,故而方志一般为各地方较为权威的可信文献。明清两代的各版《海澄县志》、《同安县志》,及相关的府志,每次增修、重修都是对前一版本的再校对和补充,若前志有错误均会在“纠谬”章节中予以说明或在原章节中增删改。然而在该类志书中,保生大帝的名讳历来均采用“本”字,其可信度较高;而《白礁志略》刊行于1887年,为清末文士杨浚所辑的《四神志略》中的一本,系针对泉州府原生神灵的资料汇总,主观性较强,同时期编修的《马巷厅志》采用了杨浚的观点,这是文献记载的唯二例,仅代表一家之言而非通识内容。

(二)名与字的关联性:

古人取名用字时,一般会考虑二者寓意的相近性。如杜甫,字子美,甫即美;大帝的字“华基”,其意与“本”相对应,而与“夲”却风马牛不相及。

(三)“无本”谐音说法于理不足:

名,源自父母的主观取名意愿。宋代以来,偏居东南一隅的闽南百姓使用更多的是闽南方言,而非普通话。闽南方言读音中“吴”、“无”并不相同。假若保生大帝的父母讲普通话,认为谐音“无本”不雅,那就不可能再将圣弟取名为带有谐音“无根”的“吴根”了。因此,可以认为闽南话的“吴本”、“吴根”的谐音不雅是不存的,这与大悲殿合掌成十而名“夲”的说法同样为牵强附会。

(四)“本”字在书法上常常写成“夲”体:

现存的各类书法作品中,几乎可以肯定凡写作“夲”字模样者,皆是本字,远者如赵孟頫《定武兰亭序》,近者如蒋介石的手书,不胜枚举。至于有些宫庙的碑记、楹联,如有出现“夲”字形者,在当时情况下,也多指代“本”字。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25)

《定武兰亭序》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26)

蒋介石手书

“本”如此容易写作“夲”,所以难怪乎有关吴真人的文献中会出现很多“吴夲”的字样。实际上,有些文献中的“夲”字其作者本意是“本”,但因为书写体“夲”形,导致后学之人强读作“tao”音了。

(五)因避讳而变字的分析猜测

“姓”是宗族之赐,“名”是父母惠取,“字”关家族昭穆,“号”可自娱自乐,“讳”是盖棺论定。这种分析猜测是折中看法,虽没书证,倒也合乎习俗。但本处论辩对象是“名”,出生时父母给取的名,非可自取的“字”或“号”。吴真人出生时没有避讳之因,当今也无此类避讳之俗,变字之说另为他事。

此外,闽南方言中,“蠢笨”意另有其字,非“夲”字。贱名大都是乳名、小名,而非“大名”此处议的是“大名”。

五、 “本”“夲”音形的联系

“本”“夲”是怎样成为一对欢喜冤家的呢?“吴本”叫了近千年,在最近150年冒出了“吴夲”,甚至有喧宾夺主的意味。下面从两字的读音和书写两方面看它们千丝万缕的联系。

《說文解字注》(图26):(本)木下曰本。從木從十。……本末皆於形得義。……大雅以本奏爲奔走,假借也。布忖切。“本”作名词有10个解,其一解为“事物的根基或主体”,如“君子务本”“背本而趋末”等。

魏蜀吴三个亡国之君(正本清源)(27)

《說文解字注》:(夲)进趣也。趣者、疾也。从大十。會意。……言其進之疾、如兼十人之能也。凡夲之屬皆从夲。讀若滔。土刀切。“夲”是多音字,有两音,一念“tao1”,意思是“快速前进”,如“左视右顾,莫得而夲”;另一音念“ben3”,古同“本”。

除了“夲”可读“ben”外,“本”的书写体常写为“上大下十”的“夲”形状,远的如东晋的王羲之、北宋的米芾、唐朝的颜真卿等,近的如当代的启功、蒋介石等。

一言蔽之:两字形似,“本”字可以写成“夲”形,但不能读成“tao”音,“夲”可以读成“ben”音,但不能写成“本”形。若解为“基本”之意,就一定读“ben”。了解“本”“夲”的音形联系后,我们就不难理解从清朝中后期至今的150年,将有千年历史的保生大帝名讳“吴本”误读写为“吴夲”的原由了。

六、结论

综上所述,海沧区闽南文化研究会、青礁慈济祖宫认为:鉴于名讳的统一有利于信众的团结和保生文化的弘扬,本着尊重权威志书记载、尊重习俗传统及取名规则、尊重民间习俗及信众认同等方面考量,建议官方、学界、民间(宫庙)统一认识,保生大帝的名讳为“本”。

图/文:厦门市海沧区闽南文化研究会

转载需经圭海四记或闽南文化研究会授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