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古诗元稹(大雪节气读元稹的大雪)

大雪·十一月节

【唐】元稹

积阴成大雪,看处乱霏霏。

玉管鸣寒夜,披书晓绛帷。

黄钟随气改,鴳鸟不鸣时。

何限苍生类,依依惜暮晖。“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隆冬时节正式开始。其时,太阳到达黄经255度。

元代吴澄在《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说: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之所以将这个节气称作大雪,是指这个节气的降雪量很大。

大雪时节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大雪古诗元稹(大雪节气读元稹的大雪)(1)

最是风雅大雪时。大雪之时,饮一杯温酒,赏一场飘雪,吟一首美诗,乃古今最为风雅乐趣之事。正如唐代诗人杜牧在《独酌》所写: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

可是我们的诗人并没有写饮酒。他舍不得让自己在这场美丽的风雪之中沉沉地睡去,他像一位有心的情郎,静静等待披着白色婚纱新娘的到来。他是如此细致,如此用心,如此沉迷。这雪夜中的等待,让他想起了深爱的伴侣韦丛,从而陷入长久的思念,“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大雪古诗元稹(大雪节气读元稹的大雪)(2)

首联,宕开一笔,先讲诗人对于大雪的爱怜。元稹的雪夜是寂静的,是深沉的,是清醒的,他不愿意错过这样一场美丽的邂逅。他做足了准备,眼看着大雪节气,阴气不断积聚,随之大雪纷飞,漫天遍野、银装素裹,到处白茫茫一片,他的心中就莫名的激动。这样的激动是深潜的,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波涛汹涌。这种对于大雪的期待,来源于元稹对于妻子的一份亏歉。高官厚禄,已然无法弥补“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的妻子。他用昼夜吹奏乐器、持卷读书来驱散寒凝之气,同时也消解对于妻子的一份怀念。就这样,诗人在清朗的雪夜,一直坐到了天亮。他并不孤独,因为在他内心深处,妻子一直都在。

颔联,“玉管”对“披书”,“鸣”对“晓”,“寒夜”对“绛帷”,对仗工整,用词典雅。只是“帷”和颈联的“时”二字出韵,不符格律,不够严谨。

颈联,提及大雪节三候中的一候,一向活波的“鷃鸟”却因大雪寒冷不再鸣叫了。与冬至相应的“黄钟”这支律管,因为冬至的即将到来,也马上就要发出声音来。

尾联,再次表达了诗人对于大雪节的爱怜之意。大雪时节的冬日时刻,真的就好比一天中暮色一般,似乎让我们在白雪皑皑中,望见了深深严寒和冰冷,实在无法让人不去爱怜。

大雪古诗元稹(大雪节气读元稹的大雪)(3)

俗话说:大雪不冻,惊蛰不开。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大雪里一直寄托着人们对来年收成的希望,这份期盼中带着一份若有私意的喜悦。在雪夜里,诗人也怀着一份甜蜜的喜悦,静静回味逝去的年华。

值得一提的是,大雪节气后还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正应了俗语说的“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在这样的大雪时节,你是不是也怀着一份隐秘的情思呢?让我们追随元稹的风雅,用音乐与书卷,陪我们一起度过诗意的雪夜吧。


作者简介:严勇,文学硕士,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