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服饰制度(周礼中将汉族礼仪分为吉)
中国古代自商周时期就非常重视礼仪制度,礼法早在夏王朝就已有端倪,到了商王朝的神权时代,礼法得到了信仰上的巩固,西周礼制继承商代而有所变革,完善了礼法的体系,使其适用于宗法制。
周礼非常繁缛,据《周礼》有吉、凶、军、宾、嘉五礼:吉礼指对先祖与各种神祗的祭祀;凶礼指丧葬,还包括对天灾人祸的哀吊;军礼指战争,以及田猎、筑城等动员大量人力的活动;宾礼指诸侯对王朝的朝见、诸侯间的聘问和会盟等;嘉礼指婚、冠、飨燕、庆贺、宾射等。
吉礼祭祀的对象则十分广泛,主要有祭天地、祭日月星辰、祭先王、祭先祖、祭社稷、祭宗庙等礼仪活动。古人既利用自然资源,又遭受自然灾害,古时候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由神灵在掌管着,当有对应的需求的时候,也要对他们进行祭祀。
凶礼即有关哀悯、吊唁、忧患的典礼。
丧礼的核心是通过对死者遗体的各种处理仪式,来表达对死者的敬爱之情。丧礼仪式,有停尸仪式、报丧仪式、招魂、送魂仪式、做“七”仪式、吊唁仪式、入殓仪式、丧服仪式、出丧择日仪式、哭丧仪式、下葬仪式,各种仪式都非常郑重其事。
荒礼即为遇灾荒时所行之礼,凶礼之一。先秦荒礼大致有祷神、变礼、减缮减用以及提供财物赒补等几种形式。灾荒之年举行荒礼,不仅可以安抚民心,维护社会安定,同时也有效地节省了财物,有利于人民的生产生活。故而,先秦以后荒礼仍受到社会各阶层所重视。
吊礼是天子在有灾祸时吊慰抚恤各国诸侯及人民。
诸侯国因外来侵略或内部动乱灾祸,蒙受经济、财产、人员的损失,天子或盟国汇合财货予以救助,称为襘礼。
春秋时,诸侯国因外来侵略或内部动乱灾祸,蒙受经济、财产、人员的损失时,派遣使者慰问、存恤,称为恤礼。
军礼即有关军事活动的礼仪。军队的组建、管理等,都离不开礼的原则。例如军队的规模,天子为六军,根据礼有等差的原则,诸侯的军队不得超过六军,而必须与国力相称,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当时的军力往往用战车的多少来衡量,故而,又有天子万乘,诸侯千乘,大夫百乘的说法。军队必须按照礼的原则,严格训练,严格管理。
军礼分为大师之礼、大均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征战之礼、校阅之礼等。
宾礼即为天子接见诸侯、宾客,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时的礼仪。后代将皇帝遣使藩邦,外来使者朝贡、觐见及相见之礼等都归入宾礼。
嘉礼为古代礼仪中内容最丰富的部分,上至王位承袭,下至乡饮酒礼,婚冠、贺庆等无所不包,其最主要的内容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xiǎng)之礼,脤膰之礼,贺庆之礼,即位改元礼等。嘉礼旨在规范秩序与导正人心。
礼乐文化强调秩序与和谐,所有礼制都和法律一样,体现出贵贱等级的区分。
本文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原创,转载须授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