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常见的情绪辅导方法 发展心理学家陈会昌
文|陈会昌(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微信编辑 | 宫颖
我对《父母必读》杂志的关注是在41年前,大概是1979年。那时我还在上海读心理学研究生。
当时在学校图书馆里,我曾借来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读著作的《父母必读》,也常阅读前苏联的一本俄文杂志《家庭与学校》,曾经感慨,中国为什么没有类似的杂志?
01
—
我与《父母必读》的缘分
1980年,我偶然看到一本32开装的中文杂志《父母必读》,马上引起了我的兴趣,尤其是看到这本杂志的主办方在北京时,不由地让我这个北京人感觉更加亲切了。
同时,我看到当时杂志的主题多是儿童健康方面的,心理学方面的科普文章很少,这暗暗激发了我这个心理学“新兵”的一种动机:要为《父母必读》杂志普及心理学知识做点什么。
从1981年我在《父母必读》杂志发表第一篇文章以来,我总共发表过50多篇心理学科普文章。
由于我的专业方向是儿童品德、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也就是所谓“情商”),所以我写的文章大多与这些主题有关。
在上世纪80∽90年代,发表在报刊杂志上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的文章很少。
1987年,我在日本参加一个发展心理学的国际学术会议,第一次发现,儿童社会性发展已成为会议的热门话题,究其原因,品德与情感、社会性决定着一个人在家庭、幼儿园、学校和工作单位能否融入群体,能否和别人正常相处,能否和自己的家人和睦地生活,因此,社会性决定着人一生的幸福。
因此,1991年,我主持了国内第一个全国性的大型研究项目《我国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并开始撰写有关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系列科普文章,在《父母必读》杂志发表。
02
—
最想和父母们分享的心理学观念
一、尊重儿童的天性——父母学会反思
1994年,我参加在加拿大举行的一次心理学学术会议时,看到一个在国内从未见过的场面:英国伦敦大学教授罗伯特•普洛明做了一个题为《行为遗传学对发展心理学的贡献》,能够容纳500人的报告厅里,挤满了听众,连过道上都挤满了人。
此前,我对“行为遗传学”是什么都很少了解,听了他的报告之后,我马上买了他主编的新书《行为遗传学》,经过认真研读,对一些问题感到茅塞顿开。
此后,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开了一门新课《行为遗传学》,听课对象是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
行为遗传学的研究发现,人类代与代之间生理特征的遗传力相当高,例如身高的遗传力高达81%,糖尿病的遗传力高达75%;心理方面,智力的遗传力为52%,人格的遗传力均在50%左右。每个人身上,都具有他父母各50%的基因。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每个孩子都继承了父母各50%的基因,那么,父母有什么理由斥责自己的孩子“笨”“胆小”“粗心”“爱哭”等行为呢?从遗传学角度,孩子身上的种种表现,究竟起源于哪里呢?可以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直到现在,很多父母还向心理咨询专家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的孩子为什么爱哭、胆小、爱打人、粗心、对事物不感兴趣……
看来,当一个成年人成为父母的时候,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反思自己的“天性”,即与生俱来的心理特征,然后,细心观察孩子的天性,想想孩子的天性和自己天性之间有什么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做到尊重孩子的天性,以顺其自然的宽容态度,看待孩子的行为,处理孩子身上发生的问题。
二、培养自控、激发主动——育好两颗种子
从1995年开始,我与加拿大学者合作,对北京市400多名2岁儿童开始了一项追踪研究,至今已追踪25年,现仍在进行中。
我们在这些被试者2岁、4岁、7岁、10岁、14岁、18岁、20岁时,分别进行了实验室结构观察、访谈等,同时对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考察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的结果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结果是,儿童身上普遍存在着两个主要的心理维度:自我控制力和主动性。为了便于理解,我把这两个维度形象地比喻为“两颗种子”,意为:这两个心理维度从孩子呱呱坠地,就已在他们身上存在了。
第一颗种子是自我控制力,它从孩子出生时就有所表现:不爱哭,睡眠和吃奶、喝水节律性强,对成人的要求比较敏感,到幼儿期表现为听话、守纪律、遵守规则,很少打扰或欺负同伴,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能够延迟满足。
第二颗种子是主动性,刚出生的婴儿就表现出对周围刺激的不同强度的兴趣,对新异事物表现出趋近和探索。
在幼儿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在讲新课时,一些孩子非常兴奋,注意力集中,勇于回答问题。
进入学校以后,主动性强的学生对新课程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求知精神,能够长时间地钻研难度高的作业,当然,他们也可能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
在每个孩子身上,这两颗种子的表现方式和程度都不同。我们追踪的400多个儿童中,凡是这两颗种子表现突出者,最后大多考上了较好的大学,或从事了比较满意的工作。
三、幼儿社会技能训练——社交需要学习
从2006∽2012年,国家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编制了《中国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并作为国家文件,发放到全国幼教机构。我作为编写组成员,主要负责了《指南》中“社会”领域的子领域和指标的编写工作。
在从事这项工作之前,我已经在全国十多个省市的150多所幼儿园进行了“幼儿社会技能训练”的实验项目。实验证明,在幼儿园经历过3年社会技能训练的儿童,当他们进入小学、中学和大学后,大多成为善于交际、受欢迎、能与人和谐相处的人。
在《指南》的“社会”领域指标中,有一条“倾听”技能(小班)。我们在幼儿园实验中,为倾听技能训练制订了如下的教案:
口诀:① 眼睛看着说话的人;② 不乱动,不出声;③ 想想人家说什么。
设计意图:在人际交往中,倾听显示对别人的尊重。在谈话、讨论、听课等情境中,倾听显示注意的专注度。
重点:① 看着对方;② 不出声,不乱动;③ 问自己听懂了没有。
参考情境:
① 上课时;老师宣布游戏规则时。
② 与成人和同伴交谈时,如,和老师、父母谈话;听同伴讲一件有趣的事。
备注:可延伸指导幼儿听录音来学习的方法。
家庭作业:回家以后用学会的方法倾听爸爸妈妈说话。
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所有的孩子都做到把口诀烂熟于心,在学校和家庭都能以这种方式去倾听别人,这将对他们进入学校后的上课听讲、与人打交道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曾经把大、中、小班所有40项需要训练的社交技能都编写出详细教案,在一些实验幼儿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我相信,如果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能对儿童进行这种社交技能训练,我们的下一代将成为能够传承我国悠久的礼仪文明传统,成为有礼貌、善交际的人,他们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和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懂得尊重别人,也被别人尊重,他们的家庭和事业都会因此受益。
03
—
对《父母必读》的期待:做好桥梁
《父母必读》杂志创刊4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它已成为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家庭教育媒体。我对《父母必读》杂志创刊40周年之后的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以关于儿童的科学研究为指导
《父母必读》过去是这样做的,以后也希望继续保持传统,特别要关注全世界最新的、已被证明是正确的研究结果,尤其是在我国本土进行的研究。
这里要特别指出,西方的个体主义文化传统和我国的集体主义文化传统往往有各种差异甚至冲突,在某些领域(比如社会领域)照搬西方的研究结果不一定恰当。
2. 在科学理论与儿童教育之间架设一座桥梁
在实践中,我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明明读过甚至在大学学习过“发展心理学”课程,但是在教育自己孩子时,却常常违反学过的理论规律,反其道而行之。
我曾经指导过10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种事情经常出现在我和他们共同组成的微信群里。他们都是跟我学习“人格与社会性发展”这个专业方向的,但是在自己孩子身上出现相关问题时,有的人还是会不知所措,甚至做法完全是不对的。
杂志上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有些科普文章,理论归理论,实际归实际,两张皮,读者看过这样的文章之后,仍然不知道怎样处理自己孩子身上的问题。
建议《父母必读》鼓励作者努力把一个理论(无论大小)掰开揉碎,通过具体例子,引导读者学会用一个理论指导教育孩子实践中的多个问题。
换言之,这是一个提高读者理论素养的大任务,使经常阅读杂志的读者,变成善于举一反三、见微知著的理论型父母。
3. 在“文化自信”上下功夫
在《父母必读》杂志创刊30年的时候,杂志曾经提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课题。从开放、多元化的世界趋势来说,这是正确的。
10年后,国际国内形势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过去我们曾经认为,发达国家有很多东西比我们先进,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显得落后。
现在的情况有些不同,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除了高铁、港口、桥梁这些看得见的成就,其实,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自豪的,是世界上唯一持续五千年的中华文化。
从周朝的礼制、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秦代的“车同轨、书同文”、儒释道中的精华成分,到几千年来形成的密切的家庭关系和集体主义精神,更不用说我国优秀的文学艺术、美术、建筑、工艺成就,都是值得自豪的。
中华文化中也有糟粕,我们的任务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儿童从小就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中华文化传统,为做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四十而不惑”,相信《父母必读》在创刊40年后,像一位不惑的成年人那样,朝着正确的方向,坚定、自信地开启新的征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