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吹电风扇会得什么病(一场因吹风扇而诱发的疾病)

病例回顾

经常吹电风扇会得什么病(一场因吹风扇而诱发的疾病)(1)

ICU门铃声响起,开门后推进来了一个青年男性,神志特别清楚,坐着轮椅进来的,嘴里嘟囔着:“哎呀,人家都吹风扇没事,就我吹了一晚上的风扇怎么就住进ICU了呢?”其实我们也疑惑:“坐着轮椅来的,神志又那么清楚,有必要住ICU吗?”经医生给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确定住ICU,于是我们开始给病人倒床。倒床时我们感到特别奇怪,明明是坐着轮椅来的,怎么一点都动弹不了?自己竟然一点力量都用不上!200斤的体重让我们费了好一番力气,才把病人挪到了病床上。

把病人推进病房后,妥善安置患者。抽血查血气分析,示血钾1.5mmol/L!着实吓了一跳。病人四肢是有感觉的,肌力分级2级,就是动弹不了。紧急协助医生深静脉置管,给予静脉联合口服补钾。给予钾片1g tid口服,10%氯化钾30ml3个小时静脉泵入,泵完后病人四肢依然是有感觉的,但是仍然动弹不了。复查血气分析示血钾1.8mmol/L,再次遵医嘱予10%氯化钾30ml静脉泵入。泵入的过程中患者四肢竟然能挪动了,但是抬不起。泵完后复查血气分析示血钾2.8mmol/L。患者四肢竟能微微地抬起来了。再次遵医嘱予补钾对症支持治疗,如此反复治疗一天后,次日患者四肢肌力恢复到5级,血钾3.3mmol/L,成功转入神经内科继续治疗。

患者在ICU治疗1天的血钾情况见下图:

经常吹电风扇会得什么病(一场因吹风扇而诱发的疾病)(2)

该患者的血压高,为排除甲亢、内分泌因素而导致的低血钾,抽血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与甲状腺四项,结果均正常,具体见下图:

经过询问得知,该患者上学时经历过一场相似的经历,而且该患者的父亲也有类似的经历。结合患者病史和家族史,又排除甲状腺及其他内分泌疾病而导致的低血钾,该患者的诊断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确切地来说,患者是因吹风扇受凉而诱发的家族性的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复发。

什么是低钾型周期性麻痹?

周期性麻痹是一组以周期性弛缓性肌无力为主要表现的骨骼肌离子通道疾病,包括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ypoPP)、正常钾型周期性麻痹(NormPP)、高钾型周期性麻痹、Andersen-Tawil 综合征。其中,HypoPP在周期性麻痹中最常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HypoPP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通常20~40岁发病,临床表现为局灶性或全身性弛缓性肌无力和低钾血症(<3.5mmol)。该病男性多见,发作间歇期患者多无任何症状,无肌萎缩,间歇期可自数日至数年不等。发生麻痹的时间不定,以睡醒及休息时多见。

该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发作前往往有前驱症状,如肌肉僵硬,疲乏,四肢知觉异常,困倦,头痛等。

2.麻痹常自四肢近端肌肉开始,尤其常见的首发症状是夜间睡眠或清晨起床对称双下肢无力,近端重于远端。

3.麻痹范围大小不一,从几个肌群乃至全身。轻者仅有全身乏力,尚可行走,重者除颜面肌,眼肌,与发音和言语有关的肌群、膈肌、括约肌外,全身的骨骼肌均可受累。

4.麻痹程度可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麻痹范围广泛者,可致呼吸障碍,心界扩大或心力衰竭。

5.发作期间腱反射减退或消失,感觉正常,知觉及意识亦无变化。

6.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短至1~3小时,多则6~24小时,个别病例可长达1周左右。

7.本病轻者多被忽视,重者可波及肢体远端肌群,甚至丧失肌肉功能,只能坐轮椅或卧床不起。

8..当麻痹发作时,患者血清钾可降低,心电图示P-R与R-T间期延长,出现u波,ST段下降T波低平、倒置等。

9.发作期间肌电图可显示肌原性受损。

10本病可反复发作,严重者常死于心力衰竭或呼吸障碍。

病因及诱因是什么?

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与钾离子浓度在细胞内外的波动有关。过食碳水化合物、受凉、精神紧张、外伤、感染及经期等均为诱发因素。

如何诊断?

目前诊断标准尚不完全统一,推荐以下标准:

1.病史提供发作性骨骼肌弛缓性麻痹而无感觉障碍。

2.存在诱因:过食碳水化合物、受凉、精神紧张、外伤、感染及经期等

3.发作时血钾低于3.5mmol/L,予钾盐治疗有效。

4.有家族病史。

5.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继发性低血钾麻痹,如:肾、肾上腺、甲状腺功能障碍等。

经常吹电风扇会得什么病(一场因吹风扇而诱发的疾病)(3)

如何治疗?

该病的治疗主要基于三个基本原则【1】:

1.减少触发因素。

2.急性期稳定血钾水平。

3.预防肌无力发生。

我们该如何护理该患者?

(一)认真做好护理评估。

1.倾听患者口述,了解有无诱发因素。

2.询问既往史,看是否有类似情况发生,或家族中是否有人有类似疾病。

3.评估患者肌力情况。

4.询问有无其他并发症,如甲亢、高血压等。

5.及时抽血送检,关注化验结果,及时发现低钾血症。

6.尽早行心电图等辅助检查,及时发现低钾情况。

7.年老患者,需要注意有无脑血管意外发生。

(二)制定个体化的补钾计划。

1.补钾前需要抽血化验血钾情况,抽血时杜绝因操作不当溶血而造成假性血钾升高。

2.告知患者需要反复抽血化验血钾情况,得到患者或家属的理解,为后续补钾打下基础。

3.根据血钾情况遵医嘱给予补钾。轻者可给予口服补钾,重者可以口服联合静脉补钾。

4.对于口服补钾者,需要关注患者是否口服到位,防止因氯化钾溶液口感不好而导致的患者口服不到位,必要时可更换为氯化钾片口服。

5.杜绝外周静脉补高浓度的钾,防止外渗而导致的皮肤坏死,可经深静脉补钾。

6.注意补钾的量,防止因补钾过量而导致的高血钾,也要避免补钾不足而导致的血钾持续较低。故,每次补钾干预后,及时抽血,化验血钾情况,根据血钾水平进一步指导补钾的量及速度。口服补钾速度一般为0.4~0.8mEq/(kg·h) (相当于15.6-31.2mg/kg.h),每天不超过200~250mEq (相当于7800-9750mg)。静脉补钾速度一般不超过20mEq/h(相当于780mg/h),每天不超过200mEq(相当于7800mg)。必要时口服补钾、静脉补钾同时进行。具体补钾量和速度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动态调整。

注:mEq为毫克当量,表示某物质和1mg氢的化学活性或化合力相当的量。1mg氢,23mg钠,39mg钾,20mg钙和35mg氯都是1mEq。

7.严密观察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度,及时发现呼吸肌麻痹而导致的呼吸衰竭,一旦发生呼吸深度及频率异常改变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救治。

8.严密观察心电监护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补钾过量而导致的高血钾,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以便及时通知医师进行抢救。

9.严密观察尿量,及时发现少尿和无尿,避免补钾过量。

10.将钾加入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且勿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避免机体释放胰岛素,导致血钾从细胞外液转移至细胞内液,不利于血钾水平的纠正。

11.患者肌力未恢复期间,协助患者翻身,满足患者需求,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

12.患者肌力恢复与血钾恢复速度常不同步,部分患者的肌力恢复快于血钾恢复,部分患者的肌力恢复又慢于血钾恢复,故需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避免单一根据临床症状或血钾水平认定患者病情好转已经完全好转,而终止治疗【2】。

(三)关注心理护理

①出于对就医环境的恐惧,护理人员及时向患者讲解入住ICU的必要性,消除其恐惧心理。

②抢救其他患者时,注意拉窗帘保护,有条件的可将患者安置单间,避免患者因看到抢救而影响患者的心理。

③出于对疾病及预后的担忧,护理人员需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以温和的语气、通俗易俗的语言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④出于患者的自尊受损,及时安慰患者,消除患者顾虑,尽量安排同性的护理人员护理患者。

(四)做好健康教育

①告知患者常见诱因,在日常生活中减少或避免诱发因素。

②初次发病者,一定要明确有无其他病因,通过检查甲状腺功能,排除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注意排查有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③调整生活习惯,生活方面避免劳累、受凉、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等,饮食方面勿食高糖食物或大量碳水化合物,合理饮食,睡前不进食,勿酗酒。

④做好饮食宣教。可用紫菜、银耳做汤食用,因这两种食材含钾量较高。另外可多食用含钾量高的水果,如香蕉、橙子等。1kg的香蕉含钾量为2.56g,(相当于10%的氯化钾25ml),1kg的橙子含钾量1.59g,(相当于10%的氯化钾15ml)。

⑤出院时,需要告知患者在不同劳动强度下的钾需求量,预防低钾血症的发生。轻、中度劳动强度下钾的需求量为40~60mmol/d(相当于10%的氯化钾30-45mlml≈1kg的香蕉 1kg橙子含钾量)。故,为预防轻、中度劳动强度下而发生的低钾血症,每天可食用1kg香蕉 1kg的橙子。

⑥遵医嘱服药,预防肌无力的发生。临床常见的治疗药物有钾补充剂、碳酸酐酶抑制剂、保钾利尿剂等,要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门诊复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经常吹电风扇会得什么病(一场因吹风扇而诱发的疾病)(4)

小结

综上所述可知,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与钾离子浓度在细胞内外的波动有关。常见诱因为过食碳水化合物、受凉、精神紧张、外伤、感染及经期等。该患者恰好是因为过度吹风扇受凉而的诱发的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复发。所以,夏季吹风扇、吹空调时要注意了:一定要避免受凉!一定要警惕这种疾病的发生和复发!如果出现同上述患者相同或相似的症状后,请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参考文献:

[1]王衡,钟敏.原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分子遗传学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21,61(25):108-112.

[2]廖文玲,周少碧,邱俊霖.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护理经验总结[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08):144-14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