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高尔基阅读分享ppt 经典精读童年第一章

读书日,细读经典《童年》第一章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读书的节日,总得说点读书的事儿。

读书还是要回到书本身,现在我们的碎片阅读太多了,太匆忙了。我想重新强调深入文本的重要,这几天在准备尝试做音频内容,将我们书单文章中介绍的作品,有选择地用音频形式做更细致的解读,和大家一起精读经典作品。仔细品味文字韵律的美妙,在放慢的时间中,与亲爱的家人共同品味读书的乐趣、生活的滋味,这也是郁书亲子书房想要寻找的最好的时光。

我选了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童年》做文本细读,这部作品可以算是经典之作了,也经常出现在中小学的各种阅读推荐里,我个人也很喜欢。读书日也凑热闹应景儿,今天先把第一章的内容分析发上来,供大家批评。

童年高尔基阅读分享ppt 经典精读童年第一章(1)

读书选对版本很重要

《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作品讲述了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首先说明一下这本书我选取的版本是作家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的"小书虫读经典"系列,这个译本在译名上和其他版本有些不同,比如小主人公翻译为"阿列克塞",而不是"阿廖沙",因为不懂俄语,译本的优劣就不能讨论了,但这个版本个人觉得文字感觉还是不错的,"小书虫读经典"也是作家社一个专门给孩子设计的读经典的系列。说句题外话,读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大家尽量选择大社名译。另外《童年》因为已经过了著作权保护期,也就是属于公版书了,现在市面上版本很多,选择大出版社比较有保障。

童年高尔基阅读分享ppt 经典精读童年第一章(2)

《童年》第一章 震撼人心的小说开头

《童年》全书一共十三章,以高尔基童年3岁到10岁的经历为原型,讲述了小主人公阿列克塞在父亲去世后,到外公家生活,最后母亲去世,不得不走上社会谋生,这一系列的童年生活经历。

在第一章,作者主要叙述了父亲去世,阿列克塞和母亲随同外婆一起坐船来到外公家的经历。在这一章里写到了四个重要情节,也是四个场景:父亲去世、坟场埋葬父亲、坐船去外公家,以及到达外公家、和外公一家见面。

我们先看父亲去世。作者把父亲去世安排在全书的开篇,这是一个非常具有震撼力的开场。我们知道一部小说的开头是非常重要的,开头常具有奠定全书叙述基调的作用。有很多优秀小说的开头总被大家津津乐道,比如《百年孤独》那个著名的开头:"许多年后,当奥雷连诺上校面对行刑枪队时,他便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找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童年高尔基阅读分享ppt 经典精读童年第一章(3)

打开《童年》这本书,作者"哐当"一下把一个近景直接仍在我们眼前:"昏暗狭小的屋子里,父亲静静地躺在临窗的地板上。他一身素白,身子显得特别长,一双手交叉搁在胸口,手指无力地弯曲着。他光着脚,脚指头异样地岔得很开。"开篇是这个近乎特写的死去的父亲躺在地板上的样子。这个场面很有冲击力,读者一下就被震撼了。而且这个描写非常细致,特别是脚趾的描写。那这个场景又是谁看到的呢?对了,是小主人公阿列克塞,后面我们会知道,这整本书的叙述视角都是这个孩子,开篇定下了叙述视角。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体会,孩子的观察力是很强的,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他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大人看不到的细节,比如在看图画书的时候,他们能发现一些画面中很细小的地方。文学作品最重要的就是细节,只有细节才能支撑起一个虚构的真实世界,而富有质感的细节,才会触动我们,让我们去共情。这个开头提供了叙述视角、细节,还有推动人物命运的始发力——父亲的死亡。正是父亲的死,才引发了后面一系列的故事,以及阿列克塞的人生命运。

此外,这个开头也奠定了全书的苦难基调。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只有三四岁的孩子,站在死去的父亲的尸体前,一脸懵懂无知,他将要面对怎样无法预知的艰难命运啊。而对父亲身体的描写,充满着人生的悲苦。

童年高尔基阅读分享ppt 经典精读童年第一章(4)

当童真遇到苦难

开头很重要,我们多说了一些,后面我们看到镜头拉开,小说的主要人物——母亲、外婆登场,顺便说一句,小说的画面感很强,很像电影镜头。在后面很短的文字中,我们就能看出小说人物个性非常鲜明,新寡的母亲是悲痛的,但她是一个严厉而冷漠的人;陌生的外婆却是亲切和蔼的。外婆是整部小说最重要的人物,作者对她投注的情感最多,笔墨最多,外婆对高尔基的人生影响是巨大的,这个人物对读者的启发也会很大。后面我们也会重点讲外婆。

在描写完父亲的死、母亲的悲痛、孩子的畏惧后,作者写了阿列克塞和外婆的初次对话,很有意思。"你要走很长很长的路才能到这里吗?"孩子问外婆。外婆回答说是坐船来的,水上是不能走路的,还叫他"小鬼",说他"人小鬼大",这是很疼爱的语言,可以看出外婆对待孩子的态度。之后一段是孩子内心的独白,完全的儿童心理,会让人忍俊不禁,而且一个淘气包的形象也跃然纸上。阿列克塞认为外婆在胡说八道,提到他家楼上、地下室住了什么人,然后说顺着楼梯的扶栏就可以滑到地下室,顶多摔下来,翻几个跟头就到了,哪里有外婆说的水呢?

从这里我们了解到一个三四岁孩子的生活范围和理解范围,还有他调皮捣蛋的自由天性。阿列克塞的父亲是一个性格爽朗乐天的人,在后面的故事会讲到,而在开头这有限的文字里,也透露出父亲是很爱很疼儿子的。孩子看着死去的父亲有过两次回忆,一次是他自己生病时父亲照顾他、逗他开心;一次是父亲带他乘帆船冲浪,哈哈大笑地让他别怕。我想,孩子的自由天性一定是受到了父亲的爱的保护的。而此刻,孩子是面对着父亲的尸体,这样孩子的天真快乐就和这悲剧的时刻产生了强烈的对比。而孩子可爱可笑的想法,也让我们产生一种笑中带泪的感受。

童年高尔基阅读分享ppt 经典精读童年第一章(5)

之后这个场景再次让我们震惊,那就是在死亡的同时,却发生了一个戏剧性的事件——阿列克塞的妈妈生下了小弟弟,就在死去的父亲的身边。阿列克塞观察着母亲和外婆,他无法理解,并且吓坏了,后来在角落里睡着了。

这开场的第一个场景,集中了死与生,有着强烈的对比和冲突,紧张不安的情绪,阴暗压抑的环境,以一个完全无法理解眼前事情的孩子的视角来追踪一切,人物的命运在这一刻即将发生改变,故事蓄势待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