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监理这么难干(那为什么不改行)

这些年在监理行业听到最多的话就是监理难做,为什么难,说白了就是手中无权, 被架空。

01

有权就有利!这个道理谁都知道,已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继续从事下去,前途 渺茫,还需要长期承担安全责任。想改行的时候想想家庭情况,压力又大,又是家里的顶梁柱,日子过得也很紧张,做监理容易,做好监理难,一些在工作混混就算了,反而一些认真工作的监理却有着一身麻烦事,日子久了,我们也会以揣着明白装糊涂,到最后仅存的一点菱角被打磨的所剩无几。

想做好监理,抛开理论上的东西来讲,对专业知识要懂,有不能完全照搬,有自己的原则底线,但也不能不近人情世故。

02

当下,不仅仅是监理行业出现了危机的局面,在整体经济形势出现滞缓的情况下,很少有哪个行业能幸免于难。监理行业迷茫了,整个社会也迷茫了。

曾经,我们对监理行业是那么的了解、那么的熟悉,甚至干起来也是那么的得心应手,突然之间,我们有些茫然了。回首曾经走过的路,脚印已被覆盖。我们迷茫了,我们的监理行业迷茫了,整个社会也迷茫了。

我认为,监理人员出现没有责任感的现象,根源在于监理公司。监理公司往往是以项目养人员,项目结束了,项目上的人员也就解散了。在项目还没有结束之前,大家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这里结束了我们该去哪?这样就让监理人员长期处于寻找工作岗位的思想状态,这样的状态让他没有工作的安全感,更谈不上归宿感。

在工作中遇到一个好的项目总监和业主,能让现场监理干得有尊严,会提高监理的工作积极性,也就自然而然地调动起他们的工作责任感。此外,如果监理公司和项目总监能妥善地安排和关心员工的生活,让他们感到温暖,或许还能让他们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工作,责任感自然就会增强。监理行业原本应该比技术服务,现变为比价格高低,这种畸形发展背离了监理行业科学性准则。从经济收入来说,监理行业普遍偏低。

工资少是肯定的,因为监理单位基本没投入什么成本,除了来几个常驻的监理员,总监理工程师偶尔到场外,监理单位基本是零投入,你能指望在工程这块蛋糕上切多大块…在与各主体单位打交道的时候,往往监理相当弱势,工作难做。甲方是衣食父母,永远强势。

施工单位大都难缠,各种小动作绝对会用无休止,不服从的时候很多,你管的太狠,甲方可能会怀疑你是在索取好处,管的松,又形同虚设。碰上不支持你的甲方,你每天都难过,想要甲方支持你,你得依靠自己的勤奋和专业精神来赢得他的认同。

因为行业风气不佳,大多数甲方从一开始就会怀疑你的能力态度及职业操守,你得付出很多才能扭转局面,而这些努力甚至可能不被认同。所以到最后大多数监理不是放弃努力就是专研灰色收入。

03

未来建设监理还会存在吗?监理的出路在哪里?监理企业怎么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而不被淘汰?这是现在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监理未来还存不存在,我觉得监理不会这么简单就退出历史的,具体的原因很多,首先这是国家出台的规定,政府希望通过监理公司来确保中国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这是监理行业与公司的“立业之本”。现实中确实不少监理公司或监理人也做了极大的贡献。

从事监理行业的人员超百万,如监理行业取消了,很多人将面临失业,这将对社会上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说监理行业不可能一下子取消的。总的来说监理的存在是有必要的,国家现在阶段还是离不开监理,但是以后发展监理还会不会存在就不好确定了。同时监理公司现阶段处在一个很重要的过渡期,监理公司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放宽眼光,做好公司转型的准备。

监理行业作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绝对不能疏忽对其的监督和改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才能保持监理工作的活力与新鲜。不然,你看看现在国内监理的口碑,甲方觉得花了冤枉钱,施工方觉得你碍手碍脚,质监站或者其他主管部门觉得你不够尽职尽责,一群监理人傻杵在工地上思考三大人生哲学问题:我是谁?我在干什么?我的未来在哪?

为什么现在的监理这么难干(那为什么不改行)(1)

监理,作为中间人,必须参与协调其他工作单位,施工方,设计方,建设方,专业分包方,勘察方等等,各方的终极目的都是工程顺利完成,然后都能拿到应赚的钱。为了调和矛盾,作为受气板的监理就得承担起沟通和协调的重任,这就需要情商暴表,口才了得,才能游刃有余,否则,所有人的矛头都会指向你,因为,你是出气筒。

不管你是靠人脉、关系。还是业内口碑,拿得到项目才有赚钱的突破口,在当前这个社会,赚不到钱,你不能称自己成功,你说你能力出众,别人问你这么牛逼为什么赚不到钱,你说命啊运啊,那个建设方乱搞啊,这些都不是理由。

命是败者的借口,运是胜者的谦辞。

最后,请坚守底线和原则,你背负的是终身责任制和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04

监理要发挥作用,也只能靠手中的真理和高尚的人格来取得各方信任和支持。

要让各方都觉得监理是一片好心,说的是对的,办法是可行的,就按监理说的办。

那么,各方也就会把监理当成依靠和主心骨,从而自觉地配63合监理工作。现实工作中最蛋疼的甲方成立的现场指挥部,瞎指挥;建设单位已习惯了建立指挥部,基建办等模式。政府投资的工程,怎么可能让你夺去权利。

监理夹在业主、施工之间,左敬右哄,地位可想而知。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技术进步的不断加快,商务模式的创新正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技能。又因中国的监理行业承载着许多政府部门的衍生职能,所以需要承担一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使得其出现因政治原因而产生的不确定性。而这样的市场,给予监理公司的机会很少,更别说一些资质较低的公司了。整个社会都喜欢“高大上”的甲级或综合资质公司。

这种由中国特色所引发的市场需求的确让一个正常的公司很难依据其特殊的市场潜力去赢得市场。由此更加剧了这个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

为了适应现实的社会需求,现有的监理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寻求吻合社会需求的优质资源。而这样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由此引发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在接下来的行业整合中都发展成为全面型的咨询服务企业。

一个行业以其发展规律必然出现少数引头羊,大部分的公司还是以常规的发展模式生存着,但这些公司如果没有自己特殊的社会资源,在这一轮的行业变革过程中被淘汰的风险很大。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世界,都把机遇当成一种增加财富和获取荣誉的特殊时机。我们如何把握当下的监理行业发展机遇呢?

承担安全的社会责任是法律赋予监理的一个特殊职责,等到哪一天这个社会不再需要监理来承担这项社会责任的时候,要么现有的监理制度完全回归菲迪克条款下的国际咨询工程师行列,要么就彻底取消监理行业,采用政府的行政化管理。那样,监理费的过低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监理费过低会挫伤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抑制监理人员创造性的发挥,同样也直接导致了监理人才的大量流失。要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必须提高监理的工作待遇。

综上所述,要想改变监理行业的现状,就要大力的去树立监理行业的社会地位,让监理人员得到尊重与认可,提高薪酬,能够独立的开展工作。

监理难做,原因很多,不胜枚举;很多人,之所以没改行,一部分人是因为迫于生计,而另一部分人学的就是工程专业,突然转行,还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每个行业都有低谷的时候,我们应该在行业低迷期不断的努力学习,勤加修炼。

等待行业改革后,迎来高潮期时,争取一浪把我们有能力的监理人推到河的彼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