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自梳女生(自梳女不结婚不生子的人生是怎样的)

​近日,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在抖音平台发布了一条分享生活的视频,有网友在评论区对杨丽萍的婚育选择发表了个人看法“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

该条评论目前已经在抖音平台获得了上万的点赞,并且在微博等平台引起了对于女性婚育问题的大范围热议。

什么叫自梳女生(自梳女不结婚不生子的人生是怎样的)(1)

近年,“女性独立”、“女性婚育选择”等话题已经不算新鲜事,这些讨论也逐渐从新闻平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但其实早在明代,就有一群女性对于自身的婚姻和生育有了自己的考量和决定,这个群体被称作是“自梳女”。

什么是自梳女?

自梳女是指因种种原因不愿出嫁或因故不能成婚而终生不婚的一群女性,他们自“始笄”的年龄开始,自行为自己举行“梳髻”仪式,以此象征成年。自梳女的风俗从19世纪初开始,兴起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顺德、番禺、中山、南海等地。

番禺县人邬庆时记载:“光绪、宣统年间(1875~1911),南村人口多达数千人,一年之中,女子出嫁者不过数人。至1905年甚至无一人出嫁。”

为何“自梳”这个行为可以成为宣示独立不嫁的象征呢?《礼记·内则》有载: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就是簪子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女子到了15岁就要用簪子把头发盘起来表示成年。这也就是所谓的“冠笄礼”,一般都是在结婚前举行,“男子临娶始冠,女子临嫁始笄”。

什么叫自梳女生(自梳女不结婚不生子的人生是怎样的)(2)

以自梳女为题材创作的油画

所以,梳髻这个行为就具有了两层含义:一是表示成年,二是表示完成了娶嫁。出嫁前后,按照婚俗会请人给新娘“上头”,把辫子盘成发髻,表示少女时代的结束、为人妻母时代的开始。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发型来判断女性的婚姻状况。

而自梳女在成年之后,跳过了婚姻这一步骤,经过复杂的仪式自行挽发为髻,相当于通过“自嫁”仪式完成了从少女到独立成人的转变。

自梳女的风俗从明代开始兴起,盛行于清末民初,直至今天,在珠江三角洲一带还有不少自梳女健在,均已年过花甲。

自梳女现象凭何萌芽?

▲ 自古就有的“不落夫家”婚俗

“不落夫家”是岭南地区古越人的传统婚俗。这种婚俗在壮、侗、水、苗、瑶和黎等少数民族中普遍存在,称为“坐家”或“不落家”,是指女子婚后仍居住在娘家,不住夫家,等怀孕后才正式到夫家过夫妻生活。

在古越人居住过的汉族地区:珠三角、福建惠东地区、海南儋县等同样存在“不落夫家”风俗。这种风俗能够保存下来的原因,主要是历史上这一地区远离政治中心,封建王朝鞭长莫及,自然也就拥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清初王士祯的《池北偶谈》中说:“粤(广)东人才最盛,正以僻处岭海,不为中原江左习气熏染,古尚存古风耳。”

有关珠三角地区“不落夫家”的记载,如乾隆《顺德县志》云:“旧习女子未嫁与邻姊妹处,谓之金兰。嫁则视夫如仇敌,率数日返,岁以时节至,必食母之食,强之则以死誓,非嫁三四年或孕,不守妇道也。父母畏其轻生,贻讼累,亦即听之。”

但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不落夫家”的现象并不等同于自梳女,前者是有名义上的丈夫,但终生不与丈夫一起生活,而后者就连名义上的丈夫也没有。只能说,“不落夫家”的习俗为自梳女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基础和社会基础,但自梳女的兴起原因并不仅仅在此。

▲ 珠三角发达的缫丝业为女性提供了养活自己的途径

当时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蚕桑业发达,带动缫丝厂迅速发展,一度达到全盛时期。而在丝厂做工的几乎都是未婚女子,年老的女性也能从事采桑、养蚕等工作来获取收入。

在没有家庭负担的情况下,女性可以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维持个人最低限度的生活,甚至可以略有盈余。缫丝业为广大女性认知劳动价值和增强自我生存信心提供了充分的可能。

什么叫自梳女生(自梳女不结婚不生子的人生是怎样的)(3)

舞台剧作品中正在劳作的自梳女

▲ 贞洁观、排斥婚姻、追求自由

从宋代开始,随着中原移民大规模南下,儒家文化在珠三角地区传播更为迅速。

中原士大夫们所推崇的“贞洁烈妇”在这一地区迅速传播开来,一时间,“贞洁”成为评判妇女的价值标准,那些在丈夫去世后拒绝再嫁、未婚夫死后拒绝再婚配的女性得到了朝廷和社会的大力褒奖,使得女性们把贞洁看得比命都重要。

除此之外,还有为数不少的“养亲不字”的孝女,她们干脆拒绝婚配,终生留在生养自己的家庭侍奉父母。在这种文化环境中,守贞行为为自梳女提供了社会的合法地位,她们的“冰清玉洁”的处女之身使她们更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什么叫自梳女生(自梳女不结婚不生子的人生是怎样的)(4)

粤语电视剧《纵是有缘/自梳女》截图

一段婚姻的开始从来都不仅仅是一对伴侣的结合,更是双方的家庭结合,连带着两边的社会关系、人生义务等各方面的交融。这些交融带来的不一定只有加倍的利益,还可能是成倍的义务与负担。

尤其是日常生活方面,妻子所需要的承担的压力和责任尤为沉重。再加上过去封建婚姻对于女子的剥削与伤害,许多年轻妇女对涉及男女两性关系的婚姻生活及其后果存在严重的恐惧心理,并最终演变成为族群性的抗婚不嫁行为。

所以,在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来养活自己的前提下,独身不嫁成为青年妇女追求自由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自由、自食其力的价值观成为当时最有感染力的价值观,使她们引以为荣,并成为她们独居生活的精神支柱,这是促使自梳女兴起的最直接的原因。

自梳女何以为家?

按照传统婚俗,女性一旦成年成家,就需要从生养她的家庭搬出去,从此在夫家生活,死后也葬入夫家的家族墓地。那么,没有夫家的自梳女在完成“自梳”的成年仪式之后,又该何去何从呢?

不同地区的自梳女与其生养之家的关系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允许自梳女继续在生养之家居住,只要她们有一定的方式来获取收入,为生养之家做出贡献;

有的地方,经济上的贡献并不能为自梳女换取在生养之家继续居住的可能性,只要家人不能接受(不仅仅是父母兄弟,也包括嫂子弟媳等关系),自梳女就必须另寻住处;

也有一些地方,会将自梳女看作是已经出嫁的女儿,平时能够允许她们住在生养之家,但是逢年过节就不可以在家里留宿。

随着自梳女的现象逐渐兴盛,越来越多的自梳女开始聚集到一起,她们结伴居住,相互扶持,渐渐形成了一个小有规模的独特群体。自梳女群居的形式主要有“斋堂梳起”、“姑婆屋”、“买门口”等。

▲ 斋堂梳起

一些自梳女会在斋堂庙宇等地进行自梳仪式,并且在生时为庙堂出钱出力,以此来换得在老年时能够有一个歇脚受照顾的地方,在死去之后也自然由斋堂为其举办后事。

黎姓自梳女回忆:以前自梳女不准在家里死的,去斋堂梳起就是为了在那里买一个位,死的时候就去斋堂死。年轻的时候能走能跑,就不去,到了不能走不能跑的时候,就去那里,那里也有人做饭,关系好的自梳女也互相帮忙,有钱就请人照顾,没钱就自己照顾自己。

(徐靖捷.走进西樵自梳女[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7.)

▲ 姑婆屋

看这个称呼就知道,姑婆屋应该是只给女性提供住处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自梳女聚集到一起之后,通过共同筹资来建造房屋以供群体居住,这样由自梳女出资建造的、供自梳女居住的群居房屋就被叫作“姑婆屋”。

而那些未能在姑婆屋建造初始就出资的自梳女,也会通过交纳一定数目的金钱来“买位”,获得在姑婆屋居住、生活的权利。

姑婆屋同时还需要兼具日常居住、养老送终、节日祭祀等功能,有的姑婆屋在人口鼎盛时期,同时可以容纳数十人甚至上百人。

什么叫自梳女生(自梳女不结婚不生子的人生是怎样的)(5)

居住在姑婆屋中的自梳女

▲ 买门口

即使姑婆屋可以保证在年老多病时可以有人照料,还是有一些自梳女担心自己死后身后无人,成了孤魂野鬼,无人祭祀,所以她们会花钱“买门口”。

所谓的“买门口”,就是与一名已经去世的男子结成夫妻关系,做死者名义上、形式上的妻子,并在自己生前与名义上的“婆家”保持一定的来往联系,以便死后能够作为这一家的一份子拥有一处葬身之地,并能够在夫家的谱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受到这一家后人子嗣的祭拜。

自梳女如何解决“后继无人”?

自梳女不结婚、不生子,难免需要面对“晚年生病由何人照料”、“身后物无人继承”、“死后无人祭祀”等诸多问题。姑婆屋等地毕竟只是提供一个住处,真正落实到照料之人,还需要进一步思考解决方案。

事实上,自梳女中同性相恋的比例是相当高的,常有“结金兰”、“契相知”的情况,而结为金兰的姊妹关系类似于夫妻,她们形影不离、相互照顾,生死与共。

据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等多处报纸文献记载,金兰姐妹之间亲近甜蜜甚至胜过寻常夫妻,一些记载表明金兰姐妹之间甚至同样存在性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金兰姐妹自然承担起了互相扶持、互相照顾的责任,在一方生病时负责照料,在对方去世之后也要为其处理后事。

什么叫自梳女生(自梳女不结婚不生子的人生是怎样的)(6)

以自梳女为题材的油画作品

除了依靠结契的金兰姊妹,也有一些自梳女会通过过继子嗣或者收徒弟来为自己谋求后路。

过继子嗣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收养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另一种就是过继生养家庭的亲属的孩子(一般情况下是自己的兄弟之子)。

而收徒弟这种方式又被成为“择继”,自梳女会在比自己更年轻的自梳女里面挑选一位,当作自己的女儿或者是徒弟,前者对后者进行教养,死后财产也归与后者;而后者则需要承担起在前者年老生病时照料、死后处理后事的责任。

当自梳女“徒弟”的人,事师必须唯孝唯敬;师傅有疾病,必须躬侍汤药; 师傅去世后,必须上孝着服,承担殓葬、立(神)主供奉、春秋祭扫等义务。而师傅遗下的金钱、衣物、房屋等一切资财,亦统由“徒弟”继承。自梳女之“收徒”,纯为解决晚年生活的依靠与身后的祭祀而设,不一定有若何特殊的技艺可传,故没有一定财产的自梳女,便没有“收徒”的资格。

(陈遹曾等.自梳女与不落家[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广东风情录.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 :35.)

文艺作品中的自梳女

自梳女这个群体自兴起以来就受到了一定的关注,与其相关的文艺作品也不止寥寥。不仅有电视剧、电影,也有以此为题材的话剧,更有以自梳女为题材的纪录片流传于世。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一观,也可以了解多重视角下的自梳女群体。

港剧《纵是有缘/自梳女》

什么叫自梳女生(自梳女不结婚不生子的人生是怎样的)(7)

舞台剧《自梳女》

什么叫自梳女生(自梳女不结婚不生子的人生是怎样的)(8)

纪录片《自梳女》

什么叫自梳女生(自梳女不结婚不生子的人生是怎样的)(9)

对自梳女的不同观点

有很多学者在对自梳女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之后,有了自己的看法。或褒或贬,各有在理之处,也正是这些不同的声音体现了自梳女群体的特殊之处。

香港学者叶汉明将自梳女看作是一种次文化,认为她们“透过对乡族传统、民俗、宗教等的独特诠释,把贞操观念转化为个人自尊之源,以不婚为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争取自由的途径及姊妹群体的共同守则”。

李宁利认为自梳女是“群体相约”的独身者,是具有共同规范和约束的有组织的独身者。这些规范体系既有利于她们适应主流文化,又有利于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和完整。

“自梳”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虽然这种抗婚行为客观上标志着妇女的解放、自立自强,但压抑人性的生活,任何时候都不是妇女的世外桃源;而且,无论何种抗婚形式都很难与社会的发展长期相适应。

李淑蘋认为,自梳女的婚姻观是一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不成熟的新旧杂糅的畸形婚姻观念。

卲一飞在文章中写道,自梳女习俗存在心理变异、情感错位及角色缺失等特征,并由此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譬如滋生排斥社会的病态心里、导致自杀的偏执行为、损害社会的生育制度等。同时,他认为自梳女群体勤劳和善、心灵手巧、坚强勇敢、乐观节俭、与世无争,是一个良善的群体。

什么叫自梳女生(自梳女不结婚不生子的人生是怎样的)(10)

参考文献:

1、番禺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番禺县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2、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顺德同学会编.顺德档案管档案号21-6-438·顺德不落家之习破除已久[J].顺潮什志,1924(1).

3、徐靖捷.走进西樵自梳女[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7.

4、陈遹曾等.自梳女与不落家[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广东风情录.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35.

5、柯倩婷.自梳女话语的流变——兼与邵一飞的“自梳是陋俗”论商榷[J].文化遗产,2013(2).

6、方静文.超越家庭的可能: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互助养老——以太监、自梳女为例[J].思想战线,2015(4).

7、李淑蘋、龚慧华.浅析清末民初珠江三角洲自梳女的婚姻观[J].贵州社会科学,2009(10).

8、邵一飞.试析自梳女习俗的起源、构成和基本特征——以广州地区自梳女习俗为例[J].文化遗产,2012(2).

9、李宁利、周玉蓉.珠江三角洲“自梳女”兴起背景探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4(4).

10、李宁利.自梳女的“婚嫁”象征[J].民族研究,2004(5).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没事,他可以再修复。”

全国博物馆2019年度各项榜单出炉!

经历高分与质疑,这部纪录片终于回归!

当世界名画里的女人们试图减肥……

丑,不丑?

30 部高分文博纪录片(内附观看地址)

清明上河图:来呀!全员摆摊!

什么叫自梳女生(自梳女不结婚不生子的人生是怎样的)(11)

多棱镜游学:长按识别左图二维码关注,收获最全面的文化游学信息与最有趣的历史、文化知识

什么叫自梳女生(自梳女不结婚不生子的人生是怎样的)(12)

什么叫自梳女生(自梳女不结婚不生子的人生是怎样的)(13)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

可查看约稿函

微信ID:atmuseum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什么叫自梳女生(自梳女不结婚不生子的人生是怎样的)(14)

(人已满员,小编正在开拓新号,

若好友申请未通过请过几天再尝试)

来都来了,点个看再走吧~~~

什么叫自梳女生(自梳女不结婚不生子的人生是怎样的)(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