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十大最佳谋士(三国演义十大谋士排行)
关于《三国》中的谋士排行,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看法,足可见《三国》小说故事和人物形象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以下是我的看法:
1.诸葛亮
其实他不是一个谋士,应该算得上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一个成功的军事家。献《隆中策》,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助刘备由逆转顺,由弱向强,智取荆、益二州,三分天下已成,称帝于西蜀。他规划了蜀国的发展,让其可以屹立在三国之列。七擒孟获,六出祁山,这是他的功劳。
但是,凡事亲力亲为,使他自己的生命过早的结束。刘备死后,他连年征战使蜀国国库空虚,经济严重下降。蜀国成为最早被灭的国家。
2.司马懿
其实论聪明程度,他要比孔明还厉害。如果没有司马懿,诸葛亮可能就统一全国了。司马懿最大的本事是坚忍。能辅三代之皇帝,能力可见一斑。
有大谋者能大忍,能大忍方能成大谋。说他是谋士不如说他是一代开国之君。但由于他曾事曹家,为曹家出力,且曹有危急之时,又挺身而出,使曹家转危为安,就也列进谋士之列。
3.郭嘉
郭嘉是曹操最推崇的谋士,可惜死得太早。他对北方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曹曾想将后事托负与他,可见对他的信任。在曹讨伐乌恒的战争中,他献计让曹按兵不动,结果公孙与二袁自相残杀,使曹不战而胜,从而使曹统一了北方。
曹操在赤壁失败后,哭郭嘉,一是对他怀念,二是对其他谋士的批评,三是感叹郭死的太早,不能为自己出谋划策。可见郭嘉的作用了。
4.鲁肃
鲁肃在《三国》中看似描写得很窝囊,其实他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战略家。胸怀大局、胸怀坦荡、以大事为重,是大智若愚之人。他提出的“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剿黄祖,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守之”,“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的计策,都被孙权立为国策。使东吴与魏、蜀成鼎足之势。可以说没有鲁肃就没有东吴。
也正是因为鲁肃主和,所以才有了东吴的长久,不然光是赤壁之战,东吴就不复存在了。后来吕蒙夺取了荆州,看似风光,却也为蜀汉和东吴灭亡埋下了伏笔。
5.荀彧
荀彧有“王佐之才”,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曹统一北方他的功劳最大。他善于审时度势,向曹操提出的“先固本”之策略,使曹操站稳山东,最终促使曹操建立了三国中最大的魏国。
对于曹操而言,荀彧更像是一个深居幕后的锦囊。虽未随其南征北战,但几乎每一步,都有着荀彧在背后的出谋划策。
6.贾诩
贾诩先从李榷等人,后投曹操,常出奇谋,对魏的建国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董卓被杀,李榷等人要逃跑时,他劝李榷等人“如跑一亭长能缚君”“聚人马为董卓报仇可胜”“即不胜走亦不迟”,结果李等进入长安。李等进京后,烧杀抢掠,贾认为不可同谋,又投张绣。在张与曹的战争中又是贾出奇计使张获胜。投奔操后,他多次为曹操出谋化策,对曹操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尤其是在官渡之战中他起的作用更大。可以说,这场战争曹操获胜同他是分不开的。
他对曹氏集团的最大贡献是,使曹丕登上帝位。曹丕称帝,使曹氏集团得到了稳定,没有出现象袁绍死后,袁氏集团的结局。可见,对魏的建立,贾诩所起的作用之大。
赤壁之战,曹操惨败,脱口而出奉孝怎样。其实他倒应该后悔没有听贾诩的劝谏。
7.陆逊
陆逊有独特的战略眼光,又有政治头脑,出将入相都显示出超人的才智。关羽万人敌,威震华夏,却在他与吕蒙合计下丢了脑袋。刘备一代枭雄,在夷陵也成了他的败军之将,最后死于白帝城。他使蜀国从巅峰上直落而下,实现了吴“竟长江所极而有之”的有利局面,使东吴立于江东。
8.田丰
田丰的谋略不亚于张良、陈平,只可惜袁绍不听他的计策,而导致失败。他能料胜败,官渡之战未开战时,他就料到袁必败,可见他的远见。曹操听说田丰未随而来,竟然大悦,言绍必败,可见田丰的智谋过人。他能料生死,说袁胜或许可以放他,袁败必杀他。可见,他是知人的。
9.庞统
《三国》说卧龙凤雏,得一而得天下,可见两人才智在伯仲之间。庞统一手策划了益州之计,使刘备取得了益州。只可惜在益州他中流矢而死。最后事实也证明他的英明。蜀国能生存长达半个世纪,正是以益州作为根据地的。而取得益州庞统的功劳也是最大的。
10.徐庶
按《三国》所写,其实徐庶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甚至可以与孔明相提并论,书中出场出的几条计策也很亮眼。只是因行孝道,让一众谋略没有了用武之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