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历史上的苦寒之地(甘肃省会转向兰州)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凉州历史上的苦寒之地?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凉州历史上的苦寒之地(甘肃省会转向兰州)

凉州历史上的苦寒之地

甘肃行政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军政中心变化频繁
  • 禹商时期甘肃属雍州,黄河下游尚处沼泽之时,黄河文明诞生于渭河流域。

  • 周秦时期,甘肃行政区军政文化中心是渭河流域的秦州(今甘肃天水市)。

  • 两汉时期,甘肃行政区军政文化中心前进到河西走廊重镇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

  • 两宋时期,甘肃行政区,北部军政文化中心转移到黄河干线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南部军政文化中心为洮河流域的陇西(今甘肃定西临洮)。

  • 这段时期,向西前进时期,金城(今甘肃兰州、青海西宁)塞固,则军政中心前置河西走廊。防守时期,则重兵置金城,控河湟北遏匈奴、西抑吐蕃,军政中心置金城后方的陇西。

  • 蒙元时期,“凉州会谈”成功,吐蕃纳入中华大家族后,甘肃政治军事文化中心逐渐向兰州转移。

  • 元代甘肃行省省会转移到甘州(今甘肃张掖市),黄河之南军政中心继续置陇西。

  • 甘肃由秦州--陇西--兰州--凉州--甘州--肃州-沙州主线,增加了银川--兰州--西宁的横向干线通道,处于十字路口的黄河干流城市兰州成为中心。

    清,陕甘分治,新建甘肃总督、陕甘总督,总督府置兰州,兰州成为西北军政中心。
  • 甘肃独特的地理及历史决定了西北军政中心转向兰州。

  • 甘肃地处藏疆蒙回陕巴蜀中心位置,地缘政治特殊;甘肃同时也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中华文明传承基地,甘肃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西北脊梁。

    甘肃因其特殊的战略功能被越分越狭长,越分越骨感。
  • 吐蕃方向,青藏分治,西宁承担青海省省会,原甘肃河湟地区人口占青海省总人口70%以上,是青海政治文化中心。

  • 河套方向,新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承担首府,兰州两翼更加狭窄。

  • 额济南地区划归内蒙古,甘肃更加骨感,被戏称为“狗啃剩的大腿骨”。

    黄河流域中心城市逐渐从支流河谷向干流地区转移。
  • 丰沛的水资源将成为工业时代中心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保障,各区域中心城市向干流地区转移。

  • 无论凉州、甘州、陇西等城市历史地位如何,甘肃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转向兰州无法改变。

  • 兰州独特的交通关塞性决定了其区域中心城市地位。

  • 甘肃城镇体系现状显示只有兰州具备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基础,未来兰州主城区人口300万人,兰州榆中新城城区人口超100万人,兰州新区城区人口超300万人,城区人口超700万人的现代特大城市框架已经成型。

  • 河湟地区将成为甘青宁核心区,西宁--兰州--银川沿黄经济带逐渐清晰,兰州成为黄河上游经济带中心城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