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和高血压的人可以吃人参吗(高血压病糖尿病)

来源|喜马拉雅FM蒋文跃老师的精品课《北大蒋文跃的中医养生课》编辑|何嫱

一说到补药,可能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人参,人参几乎是补药的代名词。人参作为补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补药里的绝对明星。

糖尿病和高血压的人可以吃人参吗(高血压病糖尿病)(1)

人参是如何走到补药舞台的中央,成为光彩夺目的明星

第一原因,与其作用有补虚固脱有关,其治疗的病症自然是虚脱,所谓虚脱就是人在大出血、大汗或大吐泻后,血压下降循环血容量很低,导致面色苍白、四肢冰凉接近于休克的症状。

糖尿病和高血压的人可以吃人参吗(高血压病糖尿病)(2)

您想一下,在这样的状态下服用人参后症状明显好转,人们是很容易崇拜它的魔力的,因为它似乎有起死回生的作用。如果有人得了便秘、腹痛,服用了泻药大黄后大便通了,病情好转,也换救了生命,但人们很少会去崇拜一味泻药。

人参成为补药明星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明清之际,由于人们吃补药成风,野生人参资源匮乏,加上官方的控制,人参的价格暴涨了四五十倍。普通百姓的心理,凡是贵的便是好的。使得许多人将服人参就是补身体划为等号。

糖尿病和高血压的人可以吃人参吗(高血压病糖尿病)(3)

其实,人参的使用同样有一个基本的标准。不正确使用,人参就是毒药,是杀人的砒霜。我估计被人参害的会超过被人参救的。因为将人参作为一个人人皆知的补品而大家追捧时,吃人参的人群大大高于实际适用者。

什么情况下可以吃人参?

吃人参要符合四个字,即“出多进少”。“出多”即指身体丢失的营养液多,如大汗、严重或较长时期的吐泻、大出血;“进少”指吃的少、喝的少。所以中医大夫在一些发热出汗多的病人后期、肠胃道呕吐、腹泻病人、大出血虚脱病人、食欲差大便烂的人均会使用人参,起到补气固脱的作用。

当然有时候也可以由于其它原因,像化疗、肠胃炎症、高热出汗、中毒等都可以出现丢失气阴,中文的“补”字,本指衣服破了或器皿漏了才须补,人也一样,人气虚了,气血津液固不住、会漏,需要补。有些人喜欢在新衣服上荒唐地加个补丁,如同身体很壮吃人参。

人参有明显的抗疲劳和耐缺氧作用,这种疲劳也是因为人在工作强度和体力消耗大后产生的疲劳,其它原因引起的疲劳不一定有效。

科学家曾对人参的抗疲劳作用进行过研究。把喂过人参的老鼠和没吃人参的对照组老鼠扔到冰水里游泳,游到最后体力不支老鼠会沉入水下,计时发现,吃人参的老鼠的耐力要明显长于对照组。

糖尿病和高血压的人可以吃人参吗(高血压病糖尿病)(4)

以前有鉴定人参的优劣的方法之一就是含人参后看走多少公里感觉疲劳。这与现代用老鼠抗疲劳试验的原理是相同的。一些人进入高原前服用几天人参,可明显减轻高原反应。

什么体质适合吃人参?

人参的主要作用是补气、生津、安神。一般而言,人干瘦虚弱、食欲差、脉偏弱是服用人参的基本指标。气营两虚或气血两虚、气阴两虚的体质均可以服用人参。气营虚体质主要是皮肤白嫩、舌淡、偏瘦怕冷、肠胃弱、血压偏低,这类体质可以人参可以与黄芪、肉桂、附子或者建中汤等同用。

阴虚体质多为体瘦偏热,唇舌偏红,性格急躁亢奋而易乏力疲劳,阴虚日久一定会伴有气虚,即是气阴两虚。由于阴虚体质偏热,而人参性能补气助热,所以服用人参时须与性寒补阴的麦冬、石斛、枸杞等相配较合适(人参与麦冬的比1比3),生脉饮即适合此类人。

糖尿病和高血压的人可以吃人参吗(高血压病糖尿病)(5)

气阴两虚的人用生晒参(白参)、西洋参更理想一些。一些脾胃气虚,同时有慢性肠胃炎,舌苔有黄腻的人,人参可以与清肠胃湿热的黄连同用。

什么病可以吃人参?

一般而言,属于虚损的病,如低血压、贫血、消化吸收不良、化疗后等可以用人参,而一些营养过剩的富贵病,不宜人参。经常有人会问,譬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的人可以吃参吗?这个不可一概而论。

糖尿病和高血压的人可以吃人参吗(高血压病糖尿病)(6)

如前所述,中医用人参更重视状态与体质,并不是对病而设。如高血压病人一般不宜吃人参,但如果高血压病人发生炎症,高热汗出后期,那就有可能用人参。糖尿病人的胖子早期一般不宜人参,但如果严重的糖尿病晚期,人非常消瘦,汗多疲劳,就可以用人参。关键还在于人的当时整体状态。

人参对精神有双向的调节作用,服用后对精神疲惫的人有振奋精神的作用。对人虚弱疲劳但睡眠不佳的人有安神助睡眠作用。

总之,人参作为一种补药,同样要谨遵医嘱、对症下药,切不可盲目补食。

关于主播:

北京大学中医教授蒋文跃为你开出健康良方:一套科学系统的中医入门知识,从认知升级到自我预防到家庭调理;一家人常见病的健康技能包,营养不良、感冒发烧、糖尿病高血压、失眠便秘,调养良方随取随用。由内而外,从生理病理到心理健康,全面拥有高质量的生活。

关于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是中国领先的音频分享平台和独角兽企业,占据 73%市场份额,总用户超过 5.3 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