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迪奥拉谈var判罚(手球新规全解读)

曼城对阵利物浦的英超天王山之战,阿诺德两次在禁区内手触球,但是裁判竟然都没有判罚点球,而且第一次利物浦还打出一波漂亮的反击,直接将球轰进曼城的球门。

也难怪瓜帅会用极其夸张的肢体语言对着第四官员反复强调,“两次了!都两次了啊” 。

瓜迪奥拉谈var判罚(手球新规全解读)(1)

虽然瓜帅的反应极其夸张,但估计接下来会让他感到郁闷的是,虽然利物浦反击的这一球应该被判无效,但这两次禁区内的手触球,真的不能被判点球啊!

瓜迪奥拉谈var判罚(手球新规全解读)(2)

其实这一切的发生就源于本赛季开始实行的手球新规,它那较为抽象的描述确实还是会令部分队员甚至教练不自觉就碰钉子了。

而且这次出现在这一场如此重要的比赛中,同时又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自然引爆了各方的热烈讨论了。

瓜迪奥拉谈var判罚(手球新规全解读)(3)

但关于这条规则的修改,大家的意见都褒贬不一。如今这场曼城对阵利物浦的比赛确实又令各位更加好地了解到规则的精髓,但未必代表这个规则执行起来就真的清晰有效。

再继续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先来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

那就是:手球规则为什么要修改?

瓜迪奥拉谈var判罚(手球新规全解读)(4)

其实在原来的规则条文中,大家不难注意到该规则的名称是“故意手球”,关注的地方是手部动作的意图。

人们后来也习惯了这种判罚,有意手球犯规,无意手球不犯规。

但最主要的问题就来了,如何判定你是否有意呢?这就真的考验主裁判的职业素养了,万一他心情不好无意说成有意你也没办法反驳,甚至被金钱操控了最后的结果,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瓜迪奥拉谈var判罚(手球新规全解读)(5)

所以,在这个如此难界定主观意图的情况下,新规定的出现显得简单快捷粗暴多了,它对主裁判职业素养的要求更低,对外来因素影响比赛结果的抵御力更强了。

因为它正试图将关注点从主观的心理转移到相对客观的结果或者说影响上,这个动机完全可以理解。

瓜迪奥拉谈var判罚(手球新规全解读)(6)

接下来我们就解读一下这项新规则。

但我首先要说明的是,它并没有完全排除有意无意这个成分,只是不再将这种朦胧的意识作为判罚的唯一依据。

它开头的第一句就是“故意手球仍然是犯规”:像当年苏亚雷斯那样明显在门线上故意用手阻挡必进球,这怎么改规则也肯定犯规。新规主要界定的就是“无意”的情况,哪些时候无意也要判犯规,哪些时候的无意则不构成犯规。

瓜迪奥拉谈var判罚(手球新规全解读)(7)

比如上面动图的这球,洛夫伦的解围碰到了B席自然状态下的手臂上,这自然是“无意”的,按正常逻辑来说比赛应该继续下去。

但这个无意的“行为”,造成了随后阿诺德手球的“影响”。孤立地看,阿诺德是手球犯规的;但正因为手球犯规的这个影响是B席的手碰球带来的,因此根据新规则,如果随后造成了得分或得分机会,那么即使是意外手触球,也该判进攻方手球犯规。

这就是所谓的更注重结果和影响,而不是手球本身的意图。

瓜迪奥拉谈var判罚(手球新规全解读)(8)

如果说B席的例子不够明显的话,再来看上面这球。

狼队登东克尔的头球顶在队友博利手上,随后皮球落下,登东克尔跟上再一脚打进。就连丢球的莱斯特城球员,当时都没怎么提出异议。

结果经VAR回放,博利的无意手球起到了帮助登东克尔停球的作用,因此按照新规则是手球犯规。

但这滞空的身体真的很难才躲得多速度这么快的球啊!

瓜迪奥拉谈var判罚(手球新规全解读)(9)

然而博利是和登东克尔跳起来一起抢点的,他的手就在那里,不可能意识到要去躲球,说实话根本就躲不开。

这也判无效,其实不太符合人们在原来的手球规则下的认知,因为这很明显是无意的,也没法避免。这都吹掉,多少感觉有点冤。

当然了,这个也就是“不习惯”,因为之前那么些年看球有一种思维惯性。你要非说不合理,倒也未必。

瓜迪奥拉谈var判罚(手球新规全解读)(10)

还有就是此前曼城对热刺,蓝月军团最后时刻的绝杀球,也是因为拉波尔特抢点的时候无意手球造成了进球而被取消的。

德布劳内就表示了对这个规定的不解:“你不可能把他的手臂拿掉啊。他能做什么,应该把手臂砍下来去踢球吗?”他所说的,其实就是很多人眼中的“不合理”之处。

上面两球想要不被吹掉,或许都只能砍手了,否则就得自认倒霉。

瓜迪奥拉谈var判罚(手球新规全解读)(11)

瓜迪奥拉谈var判罚(手球新规全解读)(12)

要说到禁区里的手球,德里赫特的“又双叒叕”四连手球,足以提供丰富的案例。

这位荷兰小将连续四轮意甲都在禁区内手球,除了对阵国米那球明显是点球之外,后面三次都要用上新规则,尤其是上面这两次。

都是是对方球员让皮球改变了运行轨迹,近距离的德里赫特躲闪不及。结果一次判了点球,一次没有判。

其中没有判的那次,德里赫特赛后表示,自己当时就知道不是点球。“我只是像这样站在那里,然后球打中了我。我当时立刻就知道这不是一个点球,因为规则是如果我的手臂是放下的,这就不是个点球。”

他所指的当然是“自然位置”,但这球确实看着也有点不符合认知:你手是自然位置不假,但应该有点时间躲避吧,你就干脆一点也不躲,这也没事?

瓜迪奥拉谈var判罚(手球新规全解读)(13)

但关于这一点,前意大利国脚巴尔扎雷蒂就指出:“德里赫特尝试移开他的手臂,作为一名后卫,我认为严格来说可以不判点球,否则后卫将无法进行禁区内的防守。”

换言之,如果德里赫特为了不手球而快速大幅度闪避,这就意味着让出身后情况未知的大片位置,并不是很合情理。

也就是说如果位置自然,又离太近躲不开,用手造成的阻挡球是没问题的。

瓜迪奥拉谈var判罚(手球新规全解读)(14)

至于上面这次手球,界定就要清晰得多,因为这是德里赫特自己有意处理球(左脚解围),碰球后导致球碰手,而且手臂处于自然位置,按照新规则不是手球犯规。

而对“自然位置”的界定,新规当中指出:球员倒地时,手臂在身体与地面之间进行支撑是自然的;手或者手臂超过肩膀高度,则很少会是自然的,处于这种位置会有风险,包括在滑铲时。

说白了,对于位置是否自然,球员是不是能躲开,就算规则再怎么给出详尽的定义,总有需要裁判员自己去判断的地方。而从执行标准而言,现在未必就比原先有意无意的判定准则更加清晰明确,出现不同标准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瓜迪奥拉谈var判罚(手球新规全解读)(15)

手球规则的修改,出发点是将判定手球犯规的关注点从主观的意图转换到客观的结果,动机是可以理解的。

相比在一些场合下有意无意的模糊,新规则能够更加明确地进行拆解和判断分析。至于你觉得有些地方不符合直觉或者“不合常理”,那其实是你已经比较习惯有意无意的这个判别方式了,一时间还没有转换过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