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千字文寒来暑往(汉字故事梅花香里说)
“槑”是继“囧”之后网络流行起来的又一个古文字。“槑”字由两个“呆”组成, 其字形就像两个呆头呆脑的大头娃娃并肩而立,常被网友戏谑解读为“比呆还呆”。浏览各大网络的社交平台,“你还真槑”“太槑了”“超槑超吓人”等说法大行其道。在很短的时间里,这一沉寂多年的古文字迅速蹿红网络,成为网民新宠。
“梅”字的六种篆书写法
其实,“槑”的字义跟“比呆还呆”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槑”是“梅”的异体字,在古汉语里,“槑”的音、意及用法都等同“梅”。清人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在过去也写作《病槑馆记》。潘天寿先生1963年元旦所绘的《先春花已到槑枝》中,落款即使用了“梅”的异体字“ 槑”。
不过,“梅”的本字应为“某”,亦作“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为:“某,酸果也。从木、甘。阙。槑,古文某,从口。”清段玉裁注曰“此是今梅子正字”。为何“某”义训酸而形从甘?段玉裁称:“甘者,酸之母也。凡食甘多易作酸味。水土合而生木之验也。”同时“槑”是“某”的古文。1955年1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其中就包括“梅”的两个异体字——“楳”和“槑”。因此,“槑”是明文规定“停止使用”的废字,其死灰复燃是值得关注的“古字新用”现象。
关于“槑”字,有一则字谜的谜面就是:“林上坐着两口子”。清代王筠《说文释例》称:“某之古文槑,既不可云从林、从吅,则仍是从木、从口矣。”另外,“槑”字也可省作“呆”。《康熙字典》引《类篇》云:“呆,同槑省,或某,通作梅。”并称:“俗以为痴呆之呆,误。”李时珍《本草纲目》亦持此说,在对“果部·梅”的释名中称:“梅古文作呆,像子在木上之形。梅乃杏类,故反杏为呆。书家讹为甘木。后作梅,从每,谐声也。或云:梅者媒也,媒合众味。故《书》云:‘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而梅字亦从某也。”李时珍从植物学角度分析梅属杏类,故“呆”是“杏”的倒置,所谓“甘木”之说是讹称;同时用“梅者媒也”的声训释义方法,论证梅从“某”。
《说文解字》亦收入“梅”字,释为:“枏(nán)也。可食。从木、每声。”“枏”同“楠”,《说文》对“枏”的解释是:“梅也,从木、冄声。”二字可以彼此互训。在古代,“梅”字还可以省笔拆为“木母”。据元《湖海新闻夷坚续志》载,宋神宗问大臣叶涛说:“自山路来,木公、木母如何?”叶涛答道:“‘木公正傲岁,木母正含春。’木公,松也;木母,梅也。”
我们通过字源学的考察,了解了“槑”在上古汉语的含义。查阅《汉语大字典》,“梅(槑)”共有八个义项,分别为:楠;果木名;酸梅子;梅树的花;悲酸貌;节候名;商代国名;姓。而在现实的网络用语中,“槑”已经跳出了其中任何一个义项,再也找不到与其相对应的解释。经过网民约定俗成的翻新使用,不仅在语义上赋予其 “很呆、很傻、很天真”的网络新义,一些网友还取“槑”的读音替代“没”“霉”“美”等字,造出了诸如“槑心槑肺”“槑完槑了”“槑事儿找事儿”“十全十槑”等网络新词。网友们根据“槑”的字形特征和读音谐音赋予其新的含义,重新阐释了自己对“槑”的认识和理解,充实和丰富了网络语言。“槑”字能否继续走红下去,甚至进入正式的语言体系并为公众所认知,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对此,我们应保持一种宽容审视的态度,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文字的“古为今用”现象还有很多,现代人用全新的眼光对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字瑰宝进行审视和发掘,说不定过段时间又有哪个古文字“复活”呢!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通用规范汉字表〉8105字形音义源流研究》阶段成果)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群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