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的由来深度解析(走进植树节谈谈植树节的由来和演变)

3月,春天的乐章已经响起。走进花园、走进田野、走进森林,到处都是充满生机的绿色。

清新的空气、舒适的环境、和谐的生态,就从种下一棵树开始……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植树节”。

植树节的由来深度解析(走进植树节谈谈植树节的由来和演变)(1)

中国的植树传统

中国古代在清明节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

清明春雨丰富,土壤能够得到充分的滋润。同时,天气越来越暖,阳光逐渐明媚,这些自然因素都是种植树木的有利条件。在清明节种树,不仅成活率高,更是古人宽慰心中的悲痛之情,寄托对逝者的哀思,对未来充满希望的重要活动。

植树节的由来深度解析(走进植树节谈谈植树节的由来和演变)(2)

此外,通过植树进行道路绿化在中国也有着1400多年的悠久历史。

西魏、北周时期的名将韦孝宽上任幽州后,下令管辖境内的所有官道上一律改为种植一棵槐树,以此代替土台。这是历史上最早下令在路旁树的官员。

将土台替换为种植槐树,不仅可以为过路百姓遮风挡雨、提供庇荫歇脚之所,而且避免了百姓遭受劳役之苦、减轻了当地的财政负担,可谓是利国利民,造福万代的伟业。

陕西作为历史上最早在官道上植树的地方,也成为了全国道路绿化的表率。

植树节的由来深度解析(走进植树节谈谈植树节的由来和演变)(3)

3月12日植树节的由来

尽管中国古代就已有劝民植树的传统,但由国家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植树节则是现代的事。中国的植树节为何最终定在了3月12日?这前后历经了三次演变。

(1)

1912年5月,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后,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5年,林学家有感于国家林业不振,上书北洋政府农商部倡导将每年清明节定为“中国植树节”。

同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自此中国有了植树节。

植树节的由来深度解析(走进植树节谈谈植树节的由来和演变)(4)

(2)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民国17年(1928年)北伐完成后,政府通令全国将清明植树节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此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就把他去世的这天,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植树节的由来深度解析(走进植树节谈谈植树节的由来和演变)(5)

(3)

新中国成立以后,1979年2月,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的决议。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

1982年的植树节,邓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

植树节的由来深度解析(走进植树节谈谈植树节的由来和演变)(6)

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森林,会变得怎样?

有专家预测,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将有约450万个生物物种不复存在。陆地上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人类就会面临严重的水荒。森林的丧失会使许多地区风速增加60%~80%,因风灾而丧生的人将达到上亿之多……

植树节的由来深度解析(走进植树节谈谈植树节的由来和演变)(7)

播种绿色,洒下一片希望。保护树木、植树造林、就让我们用一颗颗绿树,许下和春天的约定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