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滴漏实验在哪里直播(沥青滴漏实验进行了快100年)
沥青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它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液态,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
关于沥青,在科学界至今还在进行一项堪称最水、也是时间最为悠久至今还在进行的一项实验,为什么说最水,因为他历时长达百年,只诞生了一篇论文,这就是著名的沥青滴漏实验。
1927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托马斯·帕内尔教授想向学生们证明这样一个理论:
一些物质看上去虽是固体,但实际上是粘性极高的液体。比如沥青,看上去像固体,其实是一种粘性极高的液体。焦油沥青虽在室温环境下流动速度极为缓慢,但最终会形成一滴。这就是这个实验的初衷。
他将一些沥青加热,倒进一个封住下端的漏斗中静置。这个静置整整等了3年,帕内尔认为这种物质已经冷却并且稳定了下来,才切开下端封口,帕内尔这才正式开始进行沥青滴漏实验,记录沥青的滴漏时间,由此来测量沥青在常温下的流动速率。开始等待滴落,这个时候他的学生都已经换了一批了。
直到1938年,经过了8年漫长时间的等待,第1滴沥青滴出 ,这个时候他的学生已经换了三批了,不知道他有没有特地写信告诉自己的学生实验成果,不过估计学生也不是很想知道,而在1947年,见证了第2滴之后,帕内尔再也没有见到第3滴,就于1948年去世,仅60岁。
然后这项实验就被人所遗忘了,沥青滴漏实验的器材被收进实验的木柜子里,唯一记得的估计是时刻想要把它丢掉的实验室管理员。
1961年,在第4滴掉落之前,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工作才两天的物理学家约翰·梅因斯通发现了帕内尔进行的这个古怪实验,这个时候沥青在1954年又滴出过1滴。
这图存在一点问题,梅因斯通没有经历第3滴
约翰·梅因斯通对此实验很感兴趣,由此成为了第二任负责人,约翰·梅因斯通共经历了5次沥青滴落,但是因为种种原因,都没有拍下沥青滴落的瞬间,这也成为了他终生的遗憾(具体原因有因为结婚而错过、买咖啡错过、摄像头坏了而错过等,最坑的一次是迟到5分钟而错过)。
而这恰恰是这项实验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一点,因为从来没有人见过沥青是如何滴下的,记录实验过程的网络摄像头也从没有将沥青下落的情景拍摄下来,所以没有人知道沥青滴和沥青块分离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此外,气候、空调的使用以及大楼装修产生的震动,对沥青滴落速度是否会带来影响,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内容。
这项果实最终被爱尔兰都柏林的圣三一学院摘取,圣三一学院在1944年也开始了沥青滴落实验,多年以来,开始这项实验的科学家已被人们忘记,并且实验装置被放置于无人看管的架子上,鲜有人问津。直到有一天,一些科学家想起了这项实验,2013年7月11日下午5时左右,圣三一学院终于首次拍下了沥青滴落的瞬间。
圣三一学院研究小组通过监视该液滴的演化过程,估计了这种沥青的黏性,滴落的时间是1/10秒,结果显示它比蜂蜜黏稠约200万倍,或者是水的黏性的约200亿倍。而液滴的形成速度主要取决于沥青的确切成分,以及温度和震动等环境条件。
约翰·梅因斯通对圣三一学院取得的成果感到十分高兴,他预估2014年沥青就将滴落,然而在2013年,梅因斯通去世。
这次他是真的彻底错过了,不过幸好,起码他最终还是看到了沥青滴落的瞬间,不过不是出自自己亲手负责了52年的沥青滴落实验,他应该更遗憾吧!
而2014年的这次滴落无数的摄像机对准了沥青,但由于此前八次滴落,底下的烧杯中盛满了沥青,已经堆到了一定高度,可能会阻碍沥青滴落。
研究员打算将烧杯移走,清理干净后再放回原位,但移走烧杯的一瞬间,即将滴落的沥青被直接扯断了。。。。。。
错过了前九次,为了观察到第十滴沥青滴落,直播网站24小时直播,多台摄影机共同摄像,很难再出差错。
该实验在2005年赢得了搞笑诺贝尔奖(Ig Nobel prize),该奖项是对诺贝尔奖的有趣模仿,似乎实在嘲笑这个实验的毫无意义与价值。
梅因斯通也知道这个实验的科学意义或许不高,但他明白:自然界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预测,这也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品。“无论世事如何变幻无常,它自遵循着恒常不变的规律。”
这仿佛是沥青滴漏实验在完成它最初的使命之后留给世人的哲学问题。(最初的使命就是证明一些物质看上去虽是固体,但实际上是粘性极高的液体。)
漏斗中还存有大量沥青,在熬走了2位科学家之后,未来150年里,它仍将无视世事纷扰,静静地准备着下一滴沥青的滴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