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排爆专家现场(排爆25年大庆拆弹专家)
夏宇(左)带徒弟熟练业务。
日前上映的电影《拆弹专家》中,刘德华饰演的角色令很多人泪目。
在我市也有一名“拆弹专家”,他就是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获得者——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巡察防爆二大队队长夏宇。
今年49岁的夏宇从事安检排爆工作25年,完成“地毯式”安检300余次,成功处置爆炸警情100多起,排除爆炸装置40余个。
作为一名排爆民警,夏宇经历了哪些心路历程?
防线
没人会不怕死亡,我也一样
我今年49岁,从事安检排爆工作25年了。
我是新中国第一批经公安部专门培训的排爆警察,和我同期从事排爆工作的34名战友,有4名牺牲在排爆现场,5名重伤致残,坚守在排爆岗位上的仅剩3人。
排爆工作,就是与死神博弈,没有人会不惧怕死亡,我也一样。每次排爆我也紧张,执行完任务,我也后怕,可是,穿着这身警服,这就是我的使命。
很多人问我,排爆这么危险,为什么我要选择干这行?
1992年,新疆发生了一起公交汽车爆炸案,造成多人死伤。爆炸场面相当惨烈,至今想起来,那一幕还是那么清晰。当时我就想:如果有了专业的排爆力量,也许这样的惨剧就不会发生。
1996年,我有幸成为一名排爆警察,当时激动得睡不着觉。那时胸怀壮志,脑子里闪过的都是自己拯救群众的英雄画面,知道危险,却不知道有多么危险,直到5年后发生的一件事。
穿上防爆服的夏宇。
排爆
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
2001年除夕夜,我接到指令:一名保外就医的犯罪嫌疑人,收到一份包装精致的“春节礼物”,撕开牛皮纸包装后,里面露出了错综复杂的电线装置,那是一枚炸弹!
接到命令后,我心跳加速,有紧张,也有激动。紧张的是因为面对未知的危险,激动的是因为我终于走上了真正的战场。
我赶到现场,情况远比我想象得复杂。这是一个“松发电起爆式”爆炸装置,起爆开关被一根弹簧支撑着,只要撕下密封的牛皮纸,箱盖被弹簧支起就会引发爆炸。来不及多想,我手捧着炸弹,将它挪到空旷地带。室内爆炸的危险解除了,此时,危险只属于我一个人。
用水枪引爆是最简单的排爆方式,可这样也毁灭了证据,没法给侦查破案留下线索。在没有防爆罐的情况下,我决定手工排爆。当时气温零下30℃,我趴在雪地上,在两辆警车的昏黄灯光下,用了40多分钟,把装有758克黑火药的炸弹安全破拆。起身的时候,衣服被汗水浸透,冻成了冰,3根手指已经麻木,失去了知觉,直到现在,每到冬天,手指仍会隐隐作痛。
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身处怎样的险境,我也真正知道了为什么每一个排爆警察都要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
博弈
每次化险为夷都是一次重生
说实话,目前我们的队伍中,专业排爆警察还不是很多,作为全国、全省反恐排爆专家,我不仅负责大庆市的排爆工作,遇有突发状况,还要对辽、吉、黑和内蒙古的排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2012年12月,安达市发生一起重大涉爆涉枪案件,犯罪嫌疑人在现场安放了爆炸物。经现场勘查,确认是一部二元爆炸装置,起爆系统处于待击发状态,轻微的震动就会引起爆炸。我穿上60多斤的防爆服进入中心现场,整栋大楼只剩下我和一颗随时会引爆的炸弹,安静得令人窒息。
面对眼前这个爆炸物,我的手哪怕抖一下,后果都不堪设想。我很幸运,再次战胜了死神。当我摘下头罩,看着散落一地的电线、纸盒和炸药,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获得了重生。我也更加明白,在这场与死神博弈的较量中,拼的不是英勇无畏,而是更细、更高、更强的技能,这才是最好的防爆服。
我把每次排爆总结的经验整理成笔记,参与编写了《排爆手册》,手册成了全省公安系统的通用教材。我结合自身经验和油田生产实际,起草了《大庆油田爆炸犯罪现状与对策》,填补了历史空白。为带出一支专业的排爆队伍,我创办了“夏宇排爆工作室”。
淬炼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平安回来
2014年4月,安达市一家鞭炮厂残存的炸药引发了爆炸,现场惨不忍睹。爆炸发生后,接到省公安厅指派,我领着徒弟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围绕爆炸中心进行了连续两天的搜排爆工作,成功将随时可能引爆的450公斤炸药安全销毁,让村庄脱离了危险。
徒弟对我说:“师傅,我们还活着,真好!”不是一名排爆警察,不会知道这句话背后的分量。当时看着他,我的眼睛湿了,在排爆战场上,他们还年轻,要走的路还很长,而在这条路上,每一次出发都可能是终点。
这些年,我查阅的书籍、资料有上千万字,整理的专业笔记装了3个麻袋。我领着徒弟们用各种排爆工具练习夹银针、夹豆子、夹发丝,我希望每一个人出去后都能平安回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