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关于精血(通读黄帝内经之111)

《黄帝内经》一起读第111天,一起继续哦……今天是辨别精、气、津、液、血、脉的——

《灵枢 决气篇》

黄帝内经关于精血(通读黄帝内经之111)(1)

原文: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

  歧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翻译如下:

黄帝说:我听说人有精、气、津、液、血、脉,我以为是一种气,现在才分辨出是六种,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区分。

岐伯说:男女的生殖之精相互聚合,形成了生命形体,这种先于形体和生命的物质,就是“精”。

什么是“气”?

岐伯说:上焦敞开散发、宣散水谷的精微之气,温煦皮肤、滋养身体、润泽毛发,就像雾露之滋润草木,就是“气”。

什么是“津”?

岐伯说:皮肤、肌肉和汗孔发泄而出,涔涔渗出的汗液,就是“津”。

什么是“液”?

岐伯说:水谷进入胃中,腐熟化生的精微之物充盛,浓稠滑腻润泽的部分灌注于骨骼,关节得以屈伸自如,精微之物渗泻于全身,补益脑髓、润泽皮肤,就是“液”。

什么是“血”?

岐伯说:脾胃受纳水谷之气,提取其中的精微汁液,经过变化而成红色的液体,就是“血”。

什么是“脉”?

岐伯说:限制、约束营气,令其沿一定的通路运行,无所遗漏、回避地到达全身的通道,就是“脉”。

黄帝内经关于精血(通读黄帝内经之111)(2)

黄帝问:精、气、津、液、血、脉,有有余也有不足,精气的多少,津液的虚与实,血脉的清与浊,怎样才可以知道?

岐伯说:精亏之人,听力减退甚至耳聋;气亏之人,视力减退眼目不明;津亏之人,腠理汗孔大张,大汗不止;液亏之人,骨骼关节屈伸活动不便,皮肤枯槁不润泽,脑髓消减,小腿酸软,耳鸣频繁;血亏之人,面色苍白,皮肤枯槁不润泽,脉象空虚。这就是六气不足的征象。

黄帝问:精、气、津、液、血、脉中,主次是怎样的?

岐伯说:精、气、津、液、血、脉,各有分布的部位和所主的脏腑,主次之分可以根据其所主脏腑的作用来分,不过五谷饮食和胃才是这六气化生的源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