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埋忠骨英雄归故乡(山海情山川换新颜)
“山和山不一样”“有啥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青山埋忠骨英雄归故乡?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青山埋忠骨英雄归故乡
“山和山不一样。”
“有啥不一样?”
“你要是见过这山原来的样子,你就知道有啥不一样了。”
苍茫戈壁滩变成苍苍青山,不过匆匆数十载,却早已换了人间!
《山海情》开头有这样一幅画面:在苍茫贫瘠的戈壁滩上,一群年轻的孩子们义无反顾地往前奔跑,几乎疯狂般想要逃出这片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土地。这是这个国家和数千年来笼罩在这片土地上的黑暗、饥馑、贫穷和病痛,进行的一场殊死搏斗的剪影。
闽宁镇这片书写了中国脱贫的光荣与梦想、浸染着无数英雄热血的土地,始终凝聚着天南海北的赤子深情,正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史和反贫困斗争史的一个缩影。
脱贫,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部中国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喟叹,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憧憬,再到孙中山“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的夙愿。时代造就英雄,伟大出自平凡。在《山海情》中,闽宁镇的村民们在“吊庄移民”政策的鼓励下,从贫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易地搬迁到玉泉营地区,从无到有建设新家园;寻找致富路,种植蘑菇大搞产业扶贫;为了斩断贫困代际传递,教师白崇礼为教育扶贫呕心沥血,再到最后的“既要青山绿水,也要金山银山”的生态扶贫。由此可见,群众并不是不向往美好生活,有时只是缺少勇气和资本。群众工作的重点就在于穷尽办法,打消他们的各种顾虑,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们他敢于向前,敢于追梦。
我们从中看到国家扶贫的决心,也看到基层扶贫的艰辛。闽宁镇只是中国扶贫大业中的一个缩影。而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这样的扶贫工作每天都在上演,无数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一步一步的摸索,日复一日的奋斗,带着这个国家最底层的人民一起向着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前行。“不抛弃,不放弃。”不遗余力,不只是说说而已。
消灭贫穷的困难和阻碍,远远没有一般人认为的那么简单。当地群众的不解、利益集团的阻挠、上级领导的压力,各种各样的原因时时刻刻威胁着脱贫攻坚的战士们。
可是,即使路途长满荆棘,前方充斥阻碍,仍然有无数英勇无畏的战士毅然决然地踏上那一条深沉的道路。他们身上肩负着很多,有荣誉有期盼有希望——即使很沉很沉。然而,对于共产党员来说,这一切都不是他们退缩的理由。对于真正信奉共产主义的战士们来说,克服艰难险阻,为人民而战,是无需报酬的。
那些福建对口支援宁夏的干部、教授、企业家们,他们跨越山海,真心帮扶,使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仅仅体现了政府的意志,更加彰显了大爱无疆的真感情。陈金山作为对口帮扶的副县长,直接住到环境恶劣的一线阵地金滩村,劳务输出、庭院经济,为闽宁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凌一农教授原本专注于研究菌草种植,到了闽宁村,看到闽宁村落后、贫困的生活条件,被深深地触动了,于是培育菌种、编写教材、手把手指导,帮助菇民销售,甚至还为菇民垫资。他的学生都看不下去了,认为他的行为已经超出一个教授的本分,可是他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片风沙侵蚀的土地。
六盘山高,闽江水长。闽宁两地虽相隔数千里,却不以山海为远,创造性地开发出了一条战胜贫困、消除贫困、摆脱贫困的“闽宁模式”,演绎了一段“山长水阔,真情永恒”的佳话。这是平凡人生里不平凡的波澜史诗,这是大江大河奔涌向前、英雄儿女的荡气回肠,岁月无声、山海有情。在国家西部大开发、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的努力下,返乡创业、就业潮愈演愈烈,一代人的断根与寻根,也终于迎来了灵与肉的和谐相融。
正如电视剧《山海情》的最后,在山清水秀的土地上,那些少小离家的孩子,终于在乡愁的牵引下,重新回到故乡的怀抱。这是个体发展与时代的共振,在这个大时代下,在共产党人坚定信仰的引领下,在党的好干部的带领下,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每个人都可以是主角。天地苍茫,山河无声,他们来过。那些在荒芜土地里种出梦想的英雄,让山川换了新颜,谱写了不朽的时代长歌。
责任编辑:谢宛霏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