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质量月知识竞赛(质量知识竞赛题库)

(一)质量管理相关知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全国质量月知识竞赛?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全国质量月知识竞赛(质量知识竞赛题库)

全国质量月知识竞赛

质量月专题|质量知识竞赛题库

(一)质量管理相关知识

一、单选题(共120题,每个题目中只有1个正确答案)

1.质量意识,就是对质量的认知及态度,企业需要( B )具有质量意识。

A.管理者B.全体员工 C.质检人员D.生产部员工

2.PDCA循环模式中的P、D、C、A分别指( A )。

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 B.实施、检查、计划、处理

C.检查、计划、处理、实施 D.检查、处理、计划、实施

3.质量改进项目始于质量改进机会的是( B )。

A.组织 B.识别 C.实施 D.计划

4.国际标准化组织英文缩写为( D )。

A.CEC B.IEC C.CMC D.ISO

5.标准作业指导书SOP文件,属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第( C)文件。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6.在进行5S整顿工作时,要将每项物品放在一个特定的位置,其目的是( D )。

A.使工作场所一目了然 B.营造整齐的工作环境

C.清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D.缩短物品的寻找时间

7.标识和可追溯性的主要目的是( D )。

A.识别不同的产品 B.识别产品的状态 C.防止不合格品流转 D.A B C

8.GB/T19001-2016标准中,七项质量管理原则不包括( C )。

A.全员积极参与 B.领导作用 C.管理的系统方法 D.过程方法

9.组织应对试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试验结果的有效性。以下表述不够准确的是( A )。

A.编制并评审试验大纲 B.保留试验过程、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C.对用于试验的计算机软件进行验证和确认,并实施软件配置管理

D.在有资质并得到顾客认可的试验机构进行鉴定试验

10.理解质量的定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 B.特性是针对产品而言的

C.某产品的赋予特性不可能是另外产品的固有特性 D.对特性的要求均应来自于顾客

11.我国标准可划分为国家标准、( A )四级。

A.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B.专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C.部门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产品标准 D.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产品标准

12.有关产品质量的基本法律是( 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13.使命是指一个组织存在的目的,以说明其存在的理由或价值,保证组织经营目的的一致性。下列表述中,比较适宜作为某药品生产企业使命的是( B)。

A.十年内成为国内最知名的药品生产企业 B.研发并提供创新药物,帮助患者战胜严重疾病

C.泡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D.遵循质量、安全、诚信、创新、共赢的行为准则

14.组织文化(或企业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一般将其划分为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三个层次。以下属于组织文化中精神层的是(A)。

A.核心价值观 B.生产规范 C.厂容厂貌 D.企业标识

15.ISO9000标准中的“质量”这一术语,是指客体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里的“要求”通常不包括来自( A )的要求。

A.竞争对手 B.顾客 C.员工 D.股东

16.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用于对组织管理成熟度评价的标准,其中对其过程类条款的评价要素及递进关系是( C )。

A.展开-方法-学习-整合 B.学习-展开-方法-整合 C.方法-展开-学习-整合

D.整合-方法-展开-学习

17.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用于对组织管理成熟度评价的标准,其中对其结果类条款的评价要素及递进关系是( A)。

A.水平-趋势-对比-整合 B.趋势-对比-水平-整合

C.对比-趋势-水平-整合 D.整合-水平-趋势-对比

18.企业开展质量培训工作,一般包括四个阶段的活动,以下对四个阶段活动的描述,其正确的开展顺序是(D )。●1设计和策划培训 ●2评价培训效果 ●3提供培训●4确定培训需求

A.●1—●2—●3—●4 B.●1—●4—●3—●2 C.●4—●1—●2—●3 D.●4—●1—●3—●2

19.根据我国的标准化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其中,生产、交货和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调节而自愿采用的标准是( B )。

A.强制性标准 B.推荐性标准 C.非推荐性标准 D.技术文件

20.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标准是组织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依据,其制定的对象通常是( D )。

A.具有可追溯性的事物 B.可以定量描述的事物

C.不可以定量描述的事物 D.重复出现的事物

21.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A)。

A.质量竞争力 B.服务竞争力 C.品牌竞争力 D. 品牌影响力

22.公司提供的培训是(C)。

A.硬件 B.软件 C.服务 D.流程

23.2018年是我国第( D )个“质量月”年。

A.30 B.39 C.40 D.41

24.质量检验的作用包括(D)。

A.监督 B.保证 C.预防 D.以上都是

25.服务的特点之一是,常常表现为(A)。

A.一次性 B.简单重复 C.期望、需要相似 D.可预测

26.考核检验工作的重要指标有(D)。

A.漏检率 B.错检率 C.检验差错率 D.以上都是

27.组织应对新产品试制过程进行控制,控制内容表述不准确的是( C )。

A.在产品试制前进行产品试制准备状态检查,满足GJB1710的要求;

B.进行工艺评审,满足GJB1269的要求; C.进行首件鉴定,满足GJB908的要求;

D.在产品试制完成后进行产品质量评审,满足GJB907的要求。

28.某公司针对顾客提出的非标产品质量要求,编制了质量计划,在编制质量计划时,可以参照(B )来制定。

A.GB/T19011 B.GB/T19015 C.GB/T19025 D.GB/T19016

29.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 A )。

A.三全一多样 B.质量中心 C.三保 D.“卡、防、帮、讲”

30.人力资源管理应保持哪些方面的记录?( D )。

A.教育和培训 B.技能 C.经验 D.以上皆是

31.原材料进厂时厂家应提供出厂合格证和( C )。

A.出货单 B.税务登记证 C.检测报告 D.营业执照

32.企业发生的索赔费用和保修费属于质量成本中的( D )。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 C.内部故障成本 D.外部故障成本

33.CPK值为( A )表示过程能力非常充足。

A.>1.67 B. 1.67>CPK>1.33 C. 1.33>CPK>1.00 D. 0.67> CPK

34.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要取得成效,首先是要提高( A )。

A.人的素质 B.企业形象 C.产品质量 D.人员收入

35.纠正措施即消除不合格产生的原因,以防止其再发生。ISO9001标准对其整个过程的执行规定如几个步骤:1)识别不合格并确定不合格原因 2)记录采取措施的结果3)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所需采取措施的需求4)确定和实施必须采取的措施 5)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请选择顺序正确的步骤( C )。

A 1-2-3-4-5 B 1-3-4-2-5 C 1-4-5-2-3 D 1-5-2-4-3

36.不属于质量成本的是( C )。

A.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 B.没有获得满意质量而导致的有形或无形的损失

C.生产成本 D.产品鉴定费用

37.质量成本控制应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它不包括( D )。

A.事前控制 B.事后控制 C.事中控制 D.事后考核

38.ISO制定的标准是( B )。

A.世界通用 B.推荐性标准 C.强制性标准 D.行业标准

39.顾客需求调查费用应计入( B )。

A.鉴定成本 B.预防成本 C.内部故障成本 D.外部故障成本

40.使产品具有一定适应性的全部活动称为( B )。

A.企业经营 B.质量职能 C.生产管理 D.产品管理

41.通过测定算出CPK值为0.74,说明工序能力( C )。

A.尚可 B.不足 C.不充分 D.非常充分

42检验准确率与错检率是用来考核(C )的。

A.产品质量 B.制造质量 C.检验质量 D.质量监督水平

43.研究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是( C )。

A.因果图 B.排列图 C.相关图(散布图) D.控制图

44.操作者精心加工,一批产品质量( B )完全一致的。

A.是可以做到 B.也是做不到 C.有时是能做到 D.极少可能做到

45.家用电器的耐压绝缘性能不符合标准是属于( A )。

A.致命缺陷 B.严重缺陷 C.轻微缺陷 D.可接受缺陷

46.用户要求物美价廉,这是( C )。

A.真正质量 B.代用质量 C.使用质量 D.工作质量

47.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步骤应遵循(C )。

A. PPAP B.PPDC C.PDCA循环 D.APQP

48.拉依达准则(格拉布斯准则、狄克逊准则)是根据顺序统计量的某种分布规律提出的一种差别(D)的准则。

A.微小误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粗大误差

49.同一物理量在基本量不同的量值中,具有( C )量纲。

A.相同 B.与单位有关 C.不同 D.不能确定

50.长度单位米的法定计量单位符号是( B )。

A.M B.m C.n C.L

51.某法定计量单位的符号是s-1,则该计量单位是( C )。

A.时间计量单位 B.周期计量单位 C.频率计量单位 D.长度计量单位

52.计量的(约定)真值减去计量结果是( B ) 。

A.计量误差 B.修正值 C.示值 D.偏差值

53.SI词头的使用规则( A )。

A.不能单独和重叠使用 B.能单独使用,但不能重叠使用

C.不能单独使用但可以重叠使用 D.既能单独使用,也能重叠使用

54.国防计量是指( B )。

A.计量产品研制、开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综合计量工作

B.军工产品研制、试验、生产、使用全过程中的计量工作

C.军工产品的维护和保障方面的计量工作

D.民用产品研制、试验、生产、使用全过程中的计量工作

55.以下哪种不是测量过程的输入量( D )。

A.测量设备 B.人员 C.被测件 D.检定证书

56.下面是测量不确定度的几种含义,(C)是正确的。

A.表征被计量的真值所处的量值范围的评定 B.用误差极限规定的各计算结果的分散性

C.表示由于测量不确定性的存在而对被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

D.用误差极限规定的各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57.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末次会议应由( A )主持,并以受审核方能够理解和认同的方式提出审核发现和结论,适当时,双方就受审核方提出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计划的时间表达成共识。

A.审核组长 B.审核委托人 C.受审核方和审核机构共同 D.审核员选举产生的代表

58.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B )。

A.特性可以是固有的也可以是赋予的

B.完成产品后因不同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C.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特性

D.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59.新版IS09000族标准的理论基础是(C )。

A.持续改进原理 B.系统理论 C.七项质量管理原则 D.十二项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60.计量特点中,( B )是指测量结果是可重复、可再现、可比较的。

A.准确性 B.一致性 C.溯源性 D.法律性

61.机遇可能导致采用新实践,推出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使用新技术和其他可行之处,以应对( C )的需求。

A.组织 B.顾客 C.组织或其顾客 D.组织和其顾客

62.符合性的质量概念指的是符合( A )。

A.现行标准的程度 B.顾客要求的程度 C.技术文件的程度 D.工艺参数的程度

63.产品或零部件可能对最终产品的主要功能、安全性、可靠性或成本造成显著影响的质量特性为( A )。

A.关键质量特性 B.重要质量特性 C.次要质量特性 D.一般质量特性

64.( D )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A.质量目标 B.质量策划 C.质量保证 D.质量改进

65.( C )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A.检查 B.标准化 C.计量 D.检定

66.关于“领导作用”,以下说法准确的是( C )。

A.最高管理者应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 B.最高管理者审批质量手册 C.对最终产品质量负责

D.最高管理者应合理授权相关人员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责任

67.标准是( C )的产物。

A.过程 B.管理的系统方法 C.标准化活动 D.管理活动

68.如适用,下面情况发生时,必须评审和更新控制计划:( D )。

A.产品或过程更改 B.过程不稳定或过程能力不足 C.检验方法、频次更改 D.以上皆是

69.体系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必须的要素,它有助于:( A )。

A.审核员进行文审 B.确保可追溯性 C.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D.B C

70.不合格指的是( C )。

A.不合格的产品 B.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 C.不符合要求

D.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生不合格的产品

71.企业( B )是企业在质量方面追求的目的。

A.性能指标 B.质量目标 C.质量成本 D.经营利润

72.组织的知识是指组织特有的知识,通常从其经验中获得,是实现组织目标所使用的共享信息,其中内部来源的知识可以是( C )。

A.产品标准 B.学术交流 C.从失败和成功项目得到的经验教训 D.专业会议

73.因果图的发明者是( C )。

A.戴明 B.朱兰 C.石川馨 D.菲根堡姆

74.适用于所有运行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指导其内审和外审的管理工作的标准是( D )

A.ISO9000标准B.ISO9001标准 C.ISO9004标准 D.ISO19011标准

75.认证是( C )依据程序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予书面保证。

A.第一方 B.第二方 C.第三方 D.国家行政主管部门

76.ISO9000族标准中称为协调一致的一对标准是( C ) 。

A.ISO9000、ISO9001 B.ISO9000、ISO9004

C.ISO9001、ISO9004 D.ISO9001、ISO19011

77.质量改进的基本程序是( C )。

A.PDPC法 B.过程方法 C.PDCA循环 D.流程图法

78.陡壁型直方图,表明( C ) 。

A.分项过频数过多分布表时 B.心理因素的影响 C.加工习惯只控制一侧界限 D.工序异常

79.锯齿型直方图,表明( C )。

A.过程中某种要素缓慢劣化 B.两种不同的平均值相差大的分布混在一起

C.做频数分布表时,分组过多 D.过程中存在自动反馈调整

80.分组过多、测量精度不够或读数有误时,绘制的直方图的形状通常成为( A )。

A.锯齿型 B.偏峰型 C.陡壁型 D.双峰型

81.在质量管理领域,( D )运用洛伦滋的图表法将质量问题分为“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

A.石川馨 B.戴明 C.巴雷特 D.朱兰

82.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这项活动属于PDCA的( C )阶段。

A.P B.D C.C D.A

83.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的是( A ) 。

A.菲根堡姆 B.休哈特 C.朱兰 D.戴明

84.分层法应用过程中,分层适当是指( C )。

A.同一层次内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 B.同一层次内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大

C.层与层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大 D.层与层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小

85.质量改进过程中,(D)常用来发现过程的异常波动,起“报警”作用。

A.排列图 B.直方图 C.散布图 D.控制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