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

“你们江苏赶上台湾怎么样?”

这是1985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京时,向江苏省领导提出的问题。

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1)

那时,台湾靠着海上交通的优势,大力发展经贸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在当时已经跻身于发达地区之列,是“亚洲四小龙”之一。

而当时的江苏,虽然也有临江靠海的优势,但是中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没有几年,经济实力自然不能和台湾相比。

这个问题,既是小平同志对江苏领导的考验,也是对江苏前景的展望和期许,如今的江苏,也用实力向党和中央、向小平同志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那么当时的江苏省领导是怎么回复小平同志的呢?

对江苏的期许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国策后,中国的经济便飞速发展起来。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比谁都关心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善,所以几次南下考察。

1984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又进一步明确了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

而且会议还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以城市为重点,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2)

为了了解政策的落实情况,1985年春节前夕,邓小平在王震的陪同下,乘坐专列,去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上海、广东等地考察。

列车停靠南京站之后,按照行程安排,邓小平先到下榻的地方,去看望已经等候在那里的许世友上将。

在革命年代,许世友上将长期在邓小平麾下战斗,知道许世友喜欢茅台,邓小平特意带了茅台酒看望这位老部下。

虽然第一站是看老朋友,但是邓小平仍然心系工作,在路上,他就给江苏省委书记韩培信、省长顾秀莲提了一个问题:

你们江苏赶上台湾怎么样?

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3)

这句话不是简单的一个提问,也包含了邓小平对江苏极大地期许。

1983年2月邓小平去江苏苏州休养的时候,就曾经向当时的江苏省领导提问,问他们到2000年,江苏的工农业总产值,能不能实现翻两番的目标。

这个目标对于江苏省来说,自然是不在话下,听到江苏省领导充满信心的回答,邓小平又把目光转到了苏州地委书记的身上。

苏州地委书记戴心思同样自豪地回答邓小平:他们有信心提前8-10年完成翻两番的目标。

看完地方领导递交的书面材料后,邓小平非常兴奋,回京之后,他以苏州为例,向大家描绘了中国达到“小康社会”的前景。

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4)

如今时隔两年,邓小平再一次向江苏省提出了更高的期许。

作为江苏省的主要负责人,韩培信这次没有立即回答,他对邓小平说,这个问题他想先考虑一下。

邓小平点头同意,韩培信回去之后,立即翻阅有关资料,在第二天陪同邓小平参观南京长江大桥的路上,向邓小平就“江苏赶超台湾问题”做了汇报。

韩培信说,单从工农业产值上来说,赶超台湾没有一点问题,但是在人均收入水平上赶超台湾有点困难。

江苏省人口总数有6700万,比台湾多了3倍有余,所以在同等产值下,想要在人均收入水平上超过台湾,确实有有困难。

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5)

邓小平听了韩培信的汇报之后,就让他们实事求是,根据自身的情况加快发展就行。

听了邓小平的指示,江苏的领导们犹如吃下一个定心丸,借着这个机会,韩培信书记和顾秀莲省长也向邓小平提了一个建议。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江苏省虽然依托政策和地理优势,吸引了很多外商来投资,但是省内的硬件设施却还有待提高。

特别是交通问题,当时江苏没有国际航班,外商来江苏只能先飞到上海,再乘坐五六个小时的车来南京。

为了改善交通条件,江苏已经在加紧建设机场,但是机场建设需要时间,所以江苏省领导提出,能不能把江苏境内的军用机场向民用开放。

听到这个请求之后,邓小平沉思了一会,立即让身边的工作人员下去安排。

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6)

在邓小平的关心之下,江苏境内的军用机场,有力地填补了江苏省交通方面的缺陷,为江苏的经济发展立下了大功。

考察民生

第一天与老朋友相聚之后,第二天邓小平便来到有“争气桥”之称的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座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桥梁,上层是公路桥,下层过火车。

大桥全长6772米,不仅在建造的时候克服了多项难题,建成之后,当时的江苏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还调派了100辆坦克,让坦克一起碾过桥面,用实际行动,检验大桥的质量。

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7)

这座大桥不仅在中国桥梁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在当时的环境下,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所以被大家称为“争气桥”。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之后,不仅见证了中国的辉煌,也是南京的标志性经典,被誉为新的“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从1970年开始,南京长江大桥又承担起南京的对外展示和宣传功能,成为了接待外国元首和代表团的必来之处。

1975年,邓小平刚刚“出山”的时候,便陪同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参观过这座“争气桥”。

10年之后再次来到这里,邓小平看着桥上繁忙的过车景象,听着工作人员的汇报,连声叫好。

离开了这个代表着新中国辉煌建筑成果的“争气桥”,邓小平一行人又来到了代表改革开放先进成果的南京金陵饭店。

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8)

金陵饭店楼高110米,有37层,是当时中国的“第一高楼”,这也是中国第一家利用外资修建的高楼。

除了在建筑方面引领潮流之外,金陵饭店在管理方面,也是在学习了国外现代化酒店管理经验之后,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一次新尝试。

日本的《朝日新闻》也特别关注金陵饭店,将金陵饭店的运营,评论为中国整个饭店行业能否实现现代化的试金石。

正是因为金陵饭店承载了改革开放的新希望,所以来到南京后,邓小平自然要去这里考察。

来到饭店后,邓小平向工作人员详细询问了饭店的经营和管理情况,听到一切良好的汇报后,邓小平不禁连连点头。

第二天的行程第一站是中山陵,祭奠过先烈之后,邓小平又对道路两侧的雪松提起了兴趣。

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9)

工作人员介绍道,中山陵园目前是中国最大的雪松基地,通过工作人员的研究,我们已经可以用人工方法,让雪松结籽繁育了。

听到这话,小平同志非常满意,对于这些进步,不管是科技方面,还是经济方面,他都是非常欣慰的。

中山陵当时也是南京市的一个热门景点,小平同志没有因为自己的到来,就限制群众出游,所以他进入中山陵之后,就被周围的游客发现了。

游客也没有一窝蜂地围着他,而是跟在他旁边走边鼓掌,小平同志也亲切和群众打着招呼,还把一位跑出人群的小男孩抱在怀里。

一边的记者看见这个情景,眼疾手快地按下快门,多年以后,已经长成帅小伙的小男孩回忆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心情还是非常激动。

参观完中山陵之后,接下来邓小平又接连来到南京植物园和紫金山天文台视察。

说起这座中国最早的植物园,和邓小平同志还有一段缘分。

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10)

当年南京植物研究所的基地被占用,许多珍贵植物和标本也在搬迁的过程中丢失、被损毁。

后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南京植物研究所的一名同志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反映情况,没多久就等来了邓小平同志的指示。

在邓小平同志的关心下,南京植物研究所的工作才得以恢复,工作人员不仅培育出了很多珍稀植物,也对本土的野生植物做了很多改良和培育。

因为这一段缘分,植物园的工作人员看到邓小平后,都非常兴奋,临走时热情邀请邓小平题词。

最后,邓小平在植物园的签名簿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和日期,并对植物园的研究工作做出了期许。

接下来的紫金山天文台,也是邓小平视察的重点。

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11)

紫金山天文台对于中国的天文学研究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也是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当时为邓小平讲解的是83岁的老台长张钰哲,邓小平不仅认真听取了他的汇报,对他说的想去澳大利亚做观测的事情也非常重视,回京之后就做了安排,让天文台的工作人员得以在澳大利亚拍到了哈雷彗星的第一手资料。

离开了紫金山天文台之后,邓小平在南京的行程也结束了,他又匆匆赶赴下一个目的地考察市场情况。

有了邓小平的期许和政策指导,江苏省也卯足了干劲,在区域内加快改革的步伐。

在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城市为重点的改革中,江苏省不仅大力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还鼓励个体经营。

个体户的加入,不仅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体现了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的理念,还极大地调动了市场的活力。

除此之外,江苏省对于乡镇企业的重视,除了造就了“亿元村”的华西村,还诞生了第一家中外合资的乡镇企业。

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12)

这些举措和成果,给江苏省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提高,到了1988年,江苏省经济总量就已经跨上了1000亿元的新高度。

1992年,心系改革开放成果的邓小平南下考察,再一次来到了江苏南京。

这一次,当听到江苏省委书记沈达人汇报说江苏省的国民生产总值(GDP)比上一年增长了6.3%之后,他却显得有一些不满意。

邓小平表示,江苏省占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扶持,一定要抓住机遇,发展的可以再快一些。

听了邓小平的话后,江苏省在之后的一年中,增幅就提高了27%,终于让再次来到南京的邓小平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截至2021年,江苏省的GDP已经达到了114,.37万亿,而同时期的台湾只有4.99万亿,从这一方面来讲,江苏省已经把台湾远远甩在后面了。

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邓小平南下视察南京)(13)

仅从经济发展来讲,江苏是在战后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靠着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

而台湾,不仅有蒋介石集团当初从大陆搜刮的黄金等,还有美国连续多年的大力扶持,他们发展的基础,比江苏省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但是从改革开放以来,双方虽然处在一个不对等的发展基础上,在经济上却此消彼长,曾经傲视亚洲的“四小龙”之一,已经远远的被我们赶超了。

结语

有人说,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小平同志带领着中国人富起来了。

1997年2月19日,春节刚过,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的中国人还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时,小平同志却不幸逝世。

这一天,距离香港回归仅仅剩下131天,对于小平同志来说,不能亲自去属于我们的香港的土地上走一走,是他的遗憾。

虽然留下了这个遗憾,但是看着江苏省日新月异的变化,还有全国人民越来越富裕的生活,相信老人家在天有灵,也会非常欣慰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