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一下午去哪逛(走去河南济源带你们尝尝)
你我之间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与地,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听不懂我在说什么。
“走,带你们去尝尝【胡乱】。”孔老师说着自成一派的济源话。
“啥是【胡乱】?”同行的小伙伴模仿着绕口的方言,我一顿憋笑。
1
我是焦作沁阳人,济源和沁阳紧邻。因为我们有着相同的饮食习惯,讲着河南别地儿人听不懂的方言,来到济源,特亲切,我有种回家的感觉。
民以食为天,不吃一下当地的美食,怎么对的起自己一路的颠簸。孔老师是济源美食圈的老江湖,此次很贴心地给我们规划了美食路线,鸡蛋不翻、糖稀麻糖、卤肉夹馍、面叶……各式各样的美食实打实的吃,伙伴们吃的是新鲜,我吃的是再普通不过的家常饭,却很是美味。
最让我挂念的还是“疙星(玉米糁)”做的“胡乱”。
别的伙伴还在困惑这是什么的时候,我就已经秒懂了。先卖个关子,去袁记一碗香看看尝尝就知道了。
2
车子一路朝【胡乱】奔去,路上孔老师介绍到:“这家店没开多久,生意还是挺不错的,我之前路过看到有胡乱,进去尝了一次,好吃。虽然是济源特色,也只在这一家店有卖,这种东西不多见,你们吃一口一定会爱上的。”
到达目的地,素素老师恍然大悟:“哦~招牌上写了囫囵,这就是那个【胡乱】了吧?”
孔老师笑而不语,带着大家走进店里。
这时已经下午三点多了,只有几个阿姨在忙活着准备晚上的食材。孔老师和店老板袁姐姐打个招呼:“我这些朋友都是郑州来的,带他们尝尝你这的胡乱。”
伙伴们都是第一次见,一端上桌,玉米香味点燃了他们的斗志,刚刚还吆喝着吃不动,现在全都蜂拥而上。
囫囵圆圆的大大的一个,像极了窝窝头。先夹起点外皮尝尝,软软糯糯,再用筷子叨开外皮,牛肉香葱的味道袭来,玉米糁的甜和牛肉馅的馅毫无违和感,好像在吃馍配菜一样。一口接一口,立马光盘。
袁姐姐瞧我们这些外地人吃的这么香,心里乐开了花:“你们来的有点晚,胡乱就剩这么一个了,煮这个东西特别费时间,要两三个小时才能煮好,厨房里现在正在做,你们有兴趣可以进去看看。”
3
想着要两三个小时,大概程序很复杂吧,我们一群人全都挤在了厨房观看。
做囫囵的阿姨边做边讲解着:“做胡乱其实也不难,就是煮得比较费时,你们看看就知道怎么做了。”
阿姨先是在盆子里倒入磨的粗点的玉米糁,“这个在我们这里叫做疙星,是玉米磨的,普通家里早晚饭通常用它来熬汤喝,熬的稠一些,在上面放点萝卜丝或者咸菜,喝口汤吃口菜,可美了。我们这个店里用它来做胡乱。”
外皮的做法和和面差不多。玉米糁里加些少量面粉,再用开水烫一下,拿着筷子搅拌几下,就可以用手揉搓了。
水很烫,阿姨每揉几下手就要蘸下凉水,按压拍打,她的动作熟练轻快,利用巧劲,很快玉米糁外皮就揉好了。
包馅的技巧也有一套。阿姨凭手感抓起一团玉米糁皮,揉了几下,一手摸底,一手从中间转动,挖出像个小碗般的外皮。再抓起一把牛肉馅塞进坑里,随意揉搓成个球型。放在掌心给我们看:“胡乱做好了。以前农家经济都比较困难,哪吃的起肉,都是些小野菜,饿的急就随便包一包揉成个球就扔锅里煮了,我们这边方言把乱揉做一团叫做胡乱,胡乱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包好的胡乱扔进大锅中,随着沸水一起煮着,一块块金黄色特别可爱。
4
在贫穷的年代,饭菜不过是为了饱腹,为了生存,并不在乎色香味。当生活条件渐渐好起来,人们就不单单的为了果腹而吃,而是有了很多讲究,野菜变成牛肉,更能说明饭菜是重中之重。
味蕾是忠于乡土的,这个独具地方风味的胡乱,是每个济源人记忆中忘不掉的美食。
就像现在我每次回老家,都会带上一些玉米糁,即使在外漂泊,也依旧能有家的味道。
文 | 孟玲玲 编 | 阿南
这是食记君为您分享的第722期匠心内容。
本账号发布内容均属原创,版权属于河南观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