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文旅产业发展经验(咋个才安逸文化专家解读)
封面新闻记者 李庆 王越欣
9月25日,第六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第七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在乐山峨眉山市开幕。会上,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吉祥物正式亮相。吉祥物是一只可爱的熊猫,名字叫“安逸”。
作为四川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安逸有何意义?安逸四川又该如何解读?9月25日下午,第七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峨眉高峰论坛在四川峨眉山市举行。四川著名文化学者谭继和、何开四、李明泉齐聚,围绕“安逸四川”展开头脑风暴。
安逸代表心灵享受 是文旅发展最高层次
省社科院研究员、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说,“安逸”是四川特色方言,但实际上“安逸”二字,最初源于《诗经》的“安之逸之、适之豫之。”所以安逸并不土,反而是十分文雅的。
谭继和说,安逸的含义十分广泛,既可以体现痛快、舒服,还可以抒发轻松、舒畅之意,总之,安逸体现出了一种逍遥自在,“逍遥自在似神仙,行云流水随自然。”
“在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出土文物中,有大量的鸟的形象。古蜀先民都希望自己,能像鸟一样自由翱翔,探索上天,通过神鸟畅想着飞向太空、飞向宇宙。”谭继和说,从古蜀先民到现代四川人,正是这样一种逍遥自在、行云流水的精神一以贯之,传承凝结成了今天的“安逸”。
在今天,从文化旅游的角度来看安逸,谭继和认为,安逸四川,也代表着文化旅游的最高层次的一种状态。“从自然资源角度来说,我们拥有锦绣四川;从人文资源角度来看,我们拥有诗意四川;而从最高层次的心灵享受角度来看,我们拥有安逸四川。”谭继和说。
安逸代表张弛有度 能有效激发生产力
著名辞赋家、评论家何开四说,在普通话中,“逸”字声调为去声,收尾急促。在四川方言里,“逸”读作二声或三声,尾音拉长,听起来类似川剧中的拖腔。“四川话将‘安逸’韵味化、戏曲化,因此能表现出更多的情感。”何开四说,“听四川人讲‘安逸’,在语气中就能听出一种幸福感、幽默感。”
不仅如此,四川话将“安逸”扩展,产生“安逸得惨”“安逸得板”等表达。“安逸”和“惨”结合,是四川方言的独特表现。这种词汇被称为“冤亲词”,将矛盾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表达奇特的陌生化效果。何开四说,“安逸得惨”比“安逸得很”表达更强烈,其中蕴含的安逸感也更痛快和深刻,“这是四川方言对汉语的丰富和创造”。
何开四认为,闲能生慧,现代社会节奏很快,而自己主张张弛有度,安逸就很好地阐述了生活方式,工作生活达到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代社会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竞争,而人的关键又在于他的心理素质和状态。只有安逸了,人才有好的心理素质、好的状态。”何开四说,以前人们说成都人不思进取,享受安逸,但最近几年成都发展很快,恰恰说明人过得安逸很重要。
安逸代表矛盾统一 对文旅融合发展有现实意义
省文联副主席、成都市政府参事李明泉看到,安逸跟巴蜀文化一样,既矛盾又统一。“安代表安定、平安,逸却是兔加走,代表飘逸、迅跑。”巴蜀文化在中国绝无仅有,呈现出矛盾统一的特色,而安逸又是这里特有的文化符号和特征。
李明泉说,人生活的最高层次为精神生活。而安逸无疑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它让人们的心灵得以安放,又在飘逸的思绪里,让人生出想象空间,迸发出无尽的创造性。
李明泉还说,安逸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追求,是自我实现的追求,是最高境界创造力的迸发。而这样一种源于安逸产生的创造力,值得四川省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发掘意义。对于满足大家的需求,实现文旅融合发展,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