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i和热狗对比(他在微博上怼GAI和那吾)
今天我们文章的主人公,在各个社交平台都比较活跃。但最能引起关注的,当属他在个人微博里的大胆发言
对于GAI,他“十年如一日”地表达着自己的厌恶
对于遭受众多非议的那吾克热和他的兄弟DK,他也是毫不留情地批判了一番。看到这里,我相信你基本已经要下定论了,这货就是个网络喷子,喷的都是主流,归根结底不就是因为自己走不起来眼红吗?垃圾!
那么,请稍等一会儿,让我们看看他在别的社交平台是怎样的形象。
这是在B站上的他。从这些标题里,你无法看出任何的态度与观点,能够看到的只有他对于制作技术的钻研和感悟。
如果没有之前的微博作为“前情提要”,你可能会认为他就是一个低调的技术大佬。
这是在知乎的他。从这些文章里,你同样无法看出他对任何人的态度,而是可能会把他认作一个HipHop文化观点的输出者。
而关于“在不同平台有不同形象”的原因,他给出的回答是:“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形象都是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是每个平台给我的感受是不同的。
微博比较简单,适合直接表达;知乎可以写很长的东西表述清楚观点;B站的氛围更加和善,我愿意提供自己能提供的东西。同时恰饭恰多了,会觉得做音乐的乐趣没有那么大了,所以通过分享制作技术的经验来分散一下精力,转移一下注意力,会觉得高兴一点。说到底,我是个比较矛盾的人。”
这个充满“矛盾体”的rapper兼制作人,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GZ_Beatz。
GZ在自己的微博置顶里已经作了自我介绍:“我是GZ_Beatz,你的东方风骨。Rapper/Producer/网络喷子,日常吐槽骂人/制作与分享【音乐制作】相关视频。有时候做点另类的说唱,一年2首歌那种,更多是站在我的朋友们身后为他们把控音乐。”
在这段简短的自我介绍里,我们已经能找到几个让人感兴趣的点:
为何自称“你的东方风骨”?这句话有何特别含义?
为什么说自己是“网络喷子”、树立“日常吐槽骂人”的“刺猬”人设?这会给他带来怎样的影响?
“做点另类的说唱”是怎样的说唱?他的音乐风格是什么?
“站在我的朋友们身后为他们把控音乐”,具体有哪些朋友呢?
早在2016年,年仅21岁、还在读大学的GZ就已经接受过说唱类自媒体的专访。当时的他,已经被朋友誉为“牛逼的制作人、DJ、歌手,全才”。但GZ在采访中,仍然保持着相当的谦虚和低调,坦诚地谈论自己的观点。
从高中的时候,GZ就已经开始自己学做Beat,上大学以后他投入了更多的时间,逐渐被大家认可为一位Beatmaker。但实际上,最开始的他是一个rapper,因为觉得remix他人的伴奏,无法实现和呈现自己的想法,而开始了对制作技术的学习。
作为一个制作人,“灵感来源”和“说唱启蒙”将会影响到他的音乐风格。在这一点上,GZ认为周杰伦的《双截棍》在最初的时候就影响了他对华语歌曲节奏感方面的认知。成长起来以后,GZ了解到周杰伦做的东西就是HipHop,由此他才开始对HipHop文化产生极大的兴趣。
对于韩国的音乐,GZ可以说爱恨交加,但总体来说并不太喜欢。他在客观上承认韩国的包装打造、制作水准和唱片工业的体系完整性都要比国内要高很多,但另一方面,HipHop在韩国成了“流水线产品”,拥有了固定模式,这和HipHop的发源地的情况是不符的。
而韩国嘻哈音乐的传播性又太强,对于新的HipHop的听众而言,就会有一个对HipHop的错误认知——“韩国音乐好帅好酷,这个就是HipHop”。
对于自己rapper和制作人的“双重身份”,在平衡二者的前提下,GZ偏爱的是rapper身份的自己。在他看来,rapper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直接输出观点。但随着听歌量的增加,GZ开始在写词方面对自己很不满意,所以将重心偏向了制作人。
而到了现在,已经以“GZ_Beatz”作为ID的他显然更加以制作人身份为人所知了,但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rapper身份。现在的“rapper”GZ在音乐风格上有一些变化,变得更加自我。而原因也有些诙谐——“现在听我唱歌的人也很少了”。这也让GZ更少考虑别人的观点和评价,一心一意地实现自己的想法。
对于GZ来说,rapper是一个更能跟其他人产生联系的身份,制作人更多是一种“自我表达与他人理解”存在割裂的情况,显然比“直接输出”的变数更大得多。而rapper用语言表达,所以被误解的可能性也更小。
2017年,GZ从大学毕业了。毕业之后的他在广州留了一段时间,像很多音乐爱好者一样,做了一个自由职业者。那一年恰逢《中国有嘻哈》爆红,众多广告音乐找到身为制作人的GZ,于是他靠为广告制作音乐拥有了稳定的收入。
单看这段经历,GZ似乎是“借了节目的东风”才能靠着音乐养活自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出身名校的GZ成绩优秀,他的原计划是出国读研。但也正是在同一时间内,他发现有很多做商业性质音乐的机会找上门来,这让他觉得国内说唱音乐的发展势头正劲,于是出国的念头也就逐渐打消了。
毕业后的GZ实现了人际关系的拓展,也让他有了更多观察行业的机会。前面提到,GZ并不只是一位制作人,他还是个很有想法的rapper。他曾经做完了属于自己的EP,但在找公司做发行的过程中越来越不满意,最终搁置废弃。
2017年《中国有嘻哈》开播,GZ也参加了海选。不同于当时很多rapper对节目骂声一片,GZ的心态是:节目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并非坏事。但从此之后,GZ发现中文说唱圈很多人的心态产生了变化。“出名赚钱”从努力带来的结果变成了努力的目的,rapper们更少地沉下心去听音乐,这让市场变得浮躁。
而近年来,GZ观察到,中文说唱的内容单一化现象严重。而在他看来,与说唱音乐相比,电影和出版物的题材显然并不单一,所谓的“题材匮乏”其实是伪命题。观察生活、畅想未来或回顾历史,都可以有很多题材可供描写。
文化环境的收紧固然是一方面,但究其原因,说唱歌手同样也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迂回和隐喻去实现自己的表达目的。GZ直言,中文说唱圈80%的人并不具备这个能力。而这个问题如果要得到根治的话,创作者应该主动吸收音乐之外的更多的东西带来的营养,而非急于表达观点、做出同质化严重的东西。
2018年春夏之交一个偶然的机会,GZ认识了木秦。他们在广州的Studio寻宝工作室尝试做了第一首歌,双方都觉得很合拍。当时准备做专辑的木秦便和GZ达成了合作,一直到她2019年发专辑办巡演,Beat、混音和录音都由GZ来负责。
而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18年年底,GZ从广州搬到了上海,带着朋友们成立了TLoop_Studio,主要是做影像和音乐等创意类的东西,也继续完成木秦的专辑。
谈到圈内的朋友,GZ表示曾和不少人有过合作,比如ODD陈思键,在上《青春有你》前就有过合作;又比如安大魂和Cee,甚至至今都还“拖着”他们一个Beat。GZ自认不太擅长社交,这些朋友们都是机缘巧合之下接触到,然后建立起合作关系。
而说到朋友和合作,很自然地,我们就会联想到GZ那些言辞犀利的微博和“刺猬”般的人设。如此富有攻击性的形象,会不会让很多合作者“知难而退”呢?
答案是肯定的。GZ坦承,像前段时间自己与小鸭哥、小火箭等人的争执,直接在微博上说明白了,就并不成为一件大事;而更多的是那些“没有真正发生”的事情、那些“望而生畏、望而却步”,才真正对自己产生了负面影响。
偶尔GZ也会和朋友聊起这个事,而面对“注意言辞更好”和“做自己就好”的不同观点,GZ表示自己也没什么答案,索性顺其自然。
对于自己的“刻薄”,他表示有一些家庭的因素在内。小时候,在教育系统工作的妈妈并不太会鼓励他,而是更多地指出他的缺点来督促他变得更好,这在潜意识中也影响到了GZ评价他人的方式——先看到不好的东西,然后直白地指出来。
诚然,他也能看到这些人或事好的一面,但却不习惯也不擅长表达赞扬。GZ心里清楚,这种“刻薄”对任何人来讲、甚至包括别人对自己这样,都会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情,但是GZ也认为这是“挺不好改的毛病”、是“根深蒂固的东西”,因此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可能还是会看到一个“咄咄逼人”的GZ。
而回到“你的东方风骨”这个Slogan的来源,GZ表示这与他的音乐风格息息相关。早在2016年的专访中,GZ就已经表示要做“真正属于中国”的HipHop音乐。他一贯的观点是:不是在Beat里放置民族乐器的音色就是中国风,那只是停留在表象的“表面工作”,并不是东方文化骨子里的东西。
所以,在制作自己第一张EP时,GZ想出了“你的东方风骨”这句Slogan,因为他不愿意把自己的作品称作“中国风”,他认为这个名词已经被异化了。GZ认为,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是相通的。
例如他的父亲是画画的,从小耳濡目染的他长大后学了美术相关的专业,看到那些画作后真正感受到东方文化的含蓄、留白和不外露的韵味,这种婉转和留给人遐想的空间,才是GZ心中真正的“中国风”。
GZ还提到一种关于“你的东方风骨”的理解,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魏晋文人的风骨气节、“Keep Real”的Hiphop原教旨精神,也是GZ自己需要坚守的原则和底线。总之,这句话就是对他音乐风格和个人最好的写照。
现在回首再看文章开头的那些“怼天怼地”,GZ表示其实自己对他人的恶意并没有多深。例如,Diss那吾有一半的心态是“玩的、闲的”;骂GAI也是因为GAI多年前在微信上无缘无故地骂过自己,现在黑GAI已经是惯性黑,怀着一种戏谑的心态,并不是恨之入骨。用GZ自己的话来说,“我可能说得多,但程度并不深”。
不过GZ本人在“开怼”的时候,也把人和作品分得很开:可能会黑某人具体的品行,但不会上升到作品;可能会黑某个作品具体的失败,但不会上升到个人。这种一分为二的做法,其实也是相对客观的。
GZ狂放不羁的自由表达,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他对说唱圈的“若即若离”。关于这点,GZ表示自己要时刻保持旁观者的身份,才能看清“圈子里”的事情。他引用了《庄子·齐物论》中的“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意思是当你在这个环的正中间的时候,那么这个环的任何一个点你都可以摸得到。这带给GZ的启示就是要“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这也成了他下意识的习惯。
说到GZ,还有一件不得不提的事,就是他做了一次“预言家”。
这句“No offence”可以理解成“无意冒犯”。在《野狼Disco》MV上线的时候,GZ就已经说出“真的不打算提编曲者一个字吗”,这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他制作人身份的敏感性。
两个月后,“《野狼Disco》伴奏侵权事件”冲上微博热搜,GZ的担心成为现实。宝石老舅以及他公司前期的小小疏忽,最终被别有用心的“版权猎人”利用,险些危及老舅的声誉。尽管最终老舅自证清白,但反映出来的现象依然值得深思。
在GZ看来,最大问题在于目前没有一个相对健全的制度来保障制作人的权益。相比于国外的制作人对已售出Beat的最终录成作品可以做一个划分版权归属、确定比例分成从而获取持续收益的“正规流程”来说,国内的伴奏交易基本上都停留在“买断制”,做的是“一锤子买卖”。Beat一经售出,火不火都和制作人再无关系,这显然是不公平的。GZ承认大家都有在为此做出努力,但还不足以改变整个大环境。
如今的GZ,如他自己所说,可能一年只会出两首歌,更多把精力放在幕后制作和工作室的运营上。作为“最有个性”的制作人,他还将持续在微博上输出各类观点,无论你爱听不爱听。这就是率性而为的GZ,总是发出自己最真实的声音,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