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派和维新派论战的焦点(评议历史事件首先要尊重历史)

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时的产物,它不是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革命派和维新派论战的焦点?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革命派和维新派论战的焦点(评议历史事件首先要尊重历史)

革命派和维新派论战的焦点

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时的产物,它不是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

人类社会产生阶级和国家以后,出现了剥削阶级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这两大对立阶级的斗争叫阶级斗争。

存在两大对立阶级的社会,叫阶级社会。所以,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特有的也是必然的现象。

原始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国家没有剥削,共产主义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国家,更不存在两大对立阶级,自然不存在阶级斗争。

那么,如何认识我们国家这百年来的阶级斗争问题,特別是今天,我国是否还有阶级和阶级斗争?是否是阶级社会还是无阶级社会?

这要依据我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来看待这一问题。其实,中国共产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三个"决议"中都有阐述。特別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讲得很明白。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社会当然是阶级社会,当然有阶级斗争。除抗战时期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外,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与官僚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的矛盾一直是主要矛盾,国民党反动政权、汪伪政权、浦仪的东北伪政权从根本上都维护着剥削阶级和日本侵略者的利益。

土地革命、解放战争,是两大对立阶级生死存亡的斗争。

新中国刚成立,人民当家作主,没收了官僚买办资本,老解放区已先后进行土地改革,但民族资本家还在,大量新解放区土地仍在地富手中,于是全国土改。

在土改后,又进行了"三反五反镇压反革命"丶"一化三改造",至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曾经的剥削阶级已无生产资料,也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国家性质国家制度从根本上都是维护人民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从根本上是一致的。所以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党的八大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进行现代化建设是主要任务。

可惜,由于众所周知的极左错误,走了弯路,耽误时间,造成损失。党总结了经验,进行改革开放,取消阶级斗争为纲,确立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地富反坏右摘帽,为冤假错案平反。也就是说剥削阶级己不存在,我国已不是阶级社会。

在全面实现小康之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生产力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仍是主要矛盾,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决不动摇。

邓小平同志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有机整体。那么除改革开放这一基本点外,另一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也很重要,也要坚持不动搖。

那么,今天我国是什么样的社会?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已不存在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这两大对立阶级,所以不存在这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我国已不是阶级社会。

但我国还存在阶级,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所以,我国还不是无阶级的社会。

任何社会变革不可能一下天地翻覆,它不仅看政权更迭,还看生产力的水平,还有生产关系改变,还有政治、法律、道德、文化、宗教等相应改变,有些还有共存还有反复。

人类实现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也是一个漫长的有时是曲折的过程。我国目前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阶级斗争不是主要矛盾,也不存在两大对立阶级的斗争,但仍存在阶级斗争,表现为人民同破坏祖国统一、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反革命分子,民族分裂分子,还有各类违法犯罪分子的斗争。这些人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对象,他们本质上也代表着剥削阶级的利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