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次子朱樉有多残暴(朱元璋最后去世的儿子)

前言:正统十四年九月,大明王朝刚刚经历“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塞外。郕王朱祁钰即皇帝大位,是为明代宗。明代宗即位第一件事,便是向各地藩王下发自己的即位诏书,赏赐诸王。赏赐的藩王之中,位列第一的却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亲王—岷王朱楩。

因为岷王朱楩是明代宗的曾叔祖,开国皇帝朱元璋之子,是当时唯一在世的太祖之子,辈分奇高。朱楩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七朝,明朝十六帝,他经历了近半数,理论上他见过以上七位明朝皇帝。这在大明史上不得不说是个“吉尼斯记录”。

纵然身为朱元璋之子,朝廷的亲王,朱楩一生也是颇为的坎坷,颇为的离奇。朱楩一生历经四地三迁,是明代改封最多的藩王,也是唯一一位正儿八经就藩云南的藩王。今天笔者就来聊聊,明太祖第十八子—岷王朱楩。

朱元璋次子朱樉有多残暴(朱元璋最后去世的儿子)(1)

武冈岷王府,图侵删

制衡沐氏,就藩云南

朱楩,生于洪武十二年三月,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八子,与韩王朱松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生母为周氏,名号不详。

洪武二十四年三月,朱元璋最后一次册封,九个幼子俱被封王,朱楩被封为岷王。

辛未,册封皇子栴庆王、权为宁王、楩为岷王、橞为谷王、松为韩王、模为沈王、楹为安王、桱为唐王、栋为郢王、㰘为伊王。——《明太祖实录.卷二百零八》

明代初期,藩王的封地其实可以从封号中窥测一二。朱楩的封号为“岷”,看来朱元璋是打算让儿子就藩陕西岷州,作为戍边的塞王之一。并在次月为朱楩设置西河中护卫,为之后的就藩做准备。

可到了洪武二十六十二月,朱元璋却仓促地下诏在云南修建岷王府。

反常的背后,自然有朱元璋的思量。朱元璋策划胡、蓝之案,为皇太子朱标、皇太孙朱允炆剪除“骄兵悍将”的隐患,诛杀了诸多开国勋贵。而云南有一位勋贵,在云南镇守已经十几年,却没有动其分毫,那就是沐氏家族。

朱元璋次子朱樉有多残暴(朱元璋最后去世的儿子)(2)

朱元璋剧照,图侵删

云南远离中原,但凡中原大乱,最后波及的才会是云南。而且云南资源丰富,有牧场耕地,有渔盐之业,是个独立割据的好地方。沐氏虽是朱元璋的义子义孙,也足够忠心,但是独镇一省之地,总览军政大权,朱元璋也不得不提防。

云南古蛮瘴之乡,去中原最远。有事天下者,势不能先及于此。然而云南之于天下,非无与于利害之数者也。其地旷远,可耕可牧,鱼盐之饶,甲于南服。——《读史方輿纪要》

沐英在世时,唯恐受到义父朱元璋的猜忌。但凡有子女出生都会非常自觉地送去南京抚养,实际上是作为“质子”一样的存在。朱元璋也含笑接受,沐英四子都在南京成长、任职。

黔宁(沐英)以共地为夷汉所服,益不自安,凡姬侍有所出,即遣还京师。——《南夷书》

之前的“质子”南京,现在仓促地改封朱楩入镇云南,都是为了制衡沐氏,为剪除皇太孙朱允炆未来的隐患。

洪武二十八年九月,岷王朱楩正式就藩云南。并从云南都司分出两个卫,加上原来西河中护卫,为朱楩凑齐了王府三护卫。精明的朱元璋为了方便朱楩制衡沐氏,把三个卫的原有将领都进行了重新调动。一卫5600人,三卫就有16800人,如果沐氏真有反常的举动,三卫的兵马还是能牵制一二的。

西河中卫为云南中护卫调指挥同知贺安掌之,云南左卫为云南左护卫指挥佥事王福掌之,云南前卫为云南右护卫指挥佥事李谦掌之。——《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一》

实际上朱楩之前、之后都有藩王改封云南,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有成功。之前的有靖江王朱守谦、周王朱橚,二人都被安置在云南过。之后的有汝南王朱有爋、汉王朱高煦、滕王朱詹垲。

汉王、滕王并没有就藩云南,只是有这个打算而已。靖江王、周王二人都是因罪被迫迁居云南,三护卫没有同行,王府也没有营造,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封藩。汝南王更是一个郡王,护卫都没有,拿头去制衡沐氏。这也是笔者为什么说岷王朱楩是唯一真正就藩云南的藩王。

朱元璋次子朱樉有多残暴(朱元璋最后去世的儿子)(3)

汉王朱高煦剧照,图侵删

两次对抗沐氏,两次莫名败北

当时的沐氏家主是沐英的长子,第二代西宁侯沐春。沐春可没有其父沐英那么低调,年轻气盛,极具侵略性。毕竟没人愿意让别人掣肘自己,就算对方是皇子也不行。朱楩就藩前、后,就挨了沐春两记闷棍。

前文说了,岷王藩邸实在洪武二十六年末开始兴建的。可是到了洪武二十七年末,刚刚修建一半,就被迫停止了。云南官员以“军饷转输民力甚劳”为由,请求暂停王府的修建,等到十五年之后,云南民富力强之时再来续建!笔者以为,这件事的背后,少不了沐春的身影。

己丑,罢建岷王官殿......今云南土旷民稀、军饷转输民力甚劳,若复加以兴造之役,非惟时力,未可于民情,亦有所不欲。岷府姑为棕亭以居,俟十五年后,民富力纾,作之未晚。——《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三十五》

到了洪武二十八年九月,也就是朱楩正式就藩云南的这一月。朱元璋不是把云南左卫、云南右卫调拨给朱楩充任三护卫来着。可是沐春不干了,他上疏干爷爷朱元璋:左卫跟右卫是云南的两个劲旅,如果调拨给岷王,那云南防务怎么办?

沐春说得有理有据,朱元璋也没办法反驳。只能改战力一般的马隆卫为岷府左护卫,景东、蒙化二卫合并为岷府右护卫。

壬子,谕西平侯沐春曰:前改云南左右二卫为护卫,盖此二卫官军久居云南,习于征战,若为护卫,则不可调遣,宜仍其旧。可改马隆卫为左护卫,景东、蒙化二卫以一卫为右护卫。——《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一》

两次小试牛刀均以沐春的胜利而告终,可见朱楩面对的是个做事滴水不漏的对手。

․第一次莫名败北

挨了两记闷棍后,此后的三年,朱楩一直在云南努力扎根,试图与沐春掰掰手腕。可此时朝廷却发生了变故。

洪武三十一年六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沐春也在这一年病逝了,改由沐英次子沐晟接任西平侯。)

众所周知,建文帝即位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削藩”。曾经作为朱元璋所倚仗的各地藩王们,如今成了建文帝的心腹大患。曾经让朱元璋忌惮的沐氏家族,如今却成为了建文帝的拉拢对象。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周王朱橚被废为庶人。建文元年四月,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三王被废。

建文元年六月,朱楩还未来得及与沐晟正式交手,就被废为庶人,举家发配福建漳州监禁。而在背后捅朱楩刀子的那个人就是—沐晟。

朱元璋次子朱樉有多残暴(朱元璋最后去世的儿子)(4)

沐晟像,图侵删

很显然,沐晟是站在建文帝一方的。沐氏家族与太子朱标一脉,关系非同一般。双方还有错综复杂的亲戚关系,沐晟的生母是长兴侯耿炳文的妹妹,朱标的长女江都公主嫁给了耿炳文之子耿璿。

有建文帝的支持,朱楩的败北似乎也不足为怪了。

其实朱楩在云南还算本分,并没有太过举的违法行为,被削王爵属实冤枉。可成王败寇,哪有冤与不冤可言!

․第二次莫名败北

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不愿坐以待毙,打着“清君侧”的口号起兵,史称“靖难之役”。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战,朱棣以一隅之地战胜了大侄子,建文四年六月称帝于南京。也亏的朱棣起兵成功,这些被废的藩王才得以被复封为王。

朱楩作为制衡沐氏的战略当然还要继续进行。为了支持朱楩在云南的行动,朱棣调遣左都督袁宇前往云南,美其名为“整肃兵备”。而这个袁宇是朱楩的大舅哥,开国将领袁洪之子。

赐书岷王楩曰:今遣都督袁宇赴云南整肃兵备,镇抚一方凡事可与计议而行。夫藩屏至重,贤弟宜慎出入、谨言节饮。庶诸夷有所瞻仰,而不负兄之所望。——《明太宗实录.卷十下》

内有袁宇策应,外有皇帝支援,朱楩磨刀霍霍的赶赴云南一雪前耻。二人应该是有一场激烈的交锋,具体情形史书无载,只有短短数字“岷王楩与西平侯沐晟交恶”。看情况还是朱楩主动挑衅沐晟的,而沐晟不也是遗余力的反击。

二人大打出手,搅乱了云南,震惊朝野,朱棣借故拉个偏架,把沐晟召回了京师。

沐晟入京,君臣二人应该是有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朱棣先是严厉的斥责了沐晟“干犯岷王”,“观群臣受恩,深厚为有过尔父子也”。可实际上对于沐晟没有任何惩罚,把罪责推给了下人,反而给了他更大的权力,节制云南都司近十万兵马。

毫无疑问,沐晟被朱棣一顿大棒加胡萝卜,给彻底收伏了。而且从洪武时挨闷棍的经历来看,朱棣也深知弟弟大概率不是沐春、沐晟两兄弟的对手。毕竟沐氏父子三人镇守云南二十余年,干得相当不错。强行派遣藩王只会适得其反,不如适当放权,徐图在进。

现在轮到朱楩蒙了,原以为沐晟入京是来受审的,没想到领赏来了。

如果收伏了沐晟,那朱楩这边就显得尴尬了,也就没有继续呆在云南的理由了。朱棣虽是因“削藩”起兵,但为了稳固统治,他即位后也必然会走建文帝的“削藩”之路。

朱元璋次子朱樉有多残暴(朱元璋最后去世的儿子)(5)

朱棣剧照,图侵删

事实上朱棣在建文四年六月即位之后,已经在进行“削藩”了。位于宣府的谷王改封到长沙、辽东的辽王改封到荆州、大宁的宁王改封到南昌。这些“塞王”内迁都是间接的“削藩”行为。

果然,永乐元年四月,岷王府属官被悉数降职。理由是朱楩在云南“所为纵恣,擅拘诸司印信,惊惑众心,激变夷人,又受命不朝京师”,而王府属官不能劝诫。

实际上这道敲打诏书下来之后,如果朱楩有自知之明的话,应该立马上奏内迁封地,自削护卫。可惜朱楩没有辽、宁、谷诸王这般灵性。

永乐元年六月,朱楩被削掉王府三护卫,暂时迁居南京居住,理由不知,史书只简单的记载“有罪革之”。

朱楩第二次对抗沐氏,宣告失败。而且两次都败的很冤,都是无辜被废。

朱元璋次子朱樉有多残暴(朱元璋最后去世的儿子)(6)

武冈岷王府

困居京师二十二年,迁国武冈

自永乐元年六月被削三护卫之后,朱楩的遭遇就比较离奇了。他只是被削护卫,又不是被废为庶人,朱棣既没有让他重新归国云南,也没有改迁封地。竟然困居京师整整二十二年。

这期间,朱元璋之前尚未就藩的幼子们,也相继在永乐六年就藩了。朱元璋诸子中,只有朱楩被冷冷的谅在了南京。而且偶尔还要被敲打敲打。

永乐四年,当时尚未就藩的唐王、韩王,二王的长史屡次犯宵禁被巡城的兵马司擒获。鉴于这些未就藩的藩王属官屡屡犯事,朱棣把这些幼弟们的属官都遣回原籍待命,仅留下重要的长史、纪善等官。

倒霉的事来了,朱楩也被无辜牵连,他的王府属官也被一一遣返。问题是他不是十几岁还未封藩的毛头小子,已经年逾三十,太祖封藩云南十二年的成年藩王了。

永乐六年正月,朱楩又因“慢侮无礼、屡训不悛”,被四哥朱棣削掉了随侍的护卫,悉数调往边防。府中一批属官也被罢免。可见朱楩被削掉三护卫之后,还是有一支数量可观的护卫军的,要不然朱棣也不会打这批人的主意。

丁巳,以岷王梗慢侮无礼、屡训不悛,削其护卫官军,悉调防边。存军士校尉各百人,随之罢其长史司审理等官。——《明太宗实录卷七十五》

就这样如履薄冰的等阿等阿,连侄子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都已经就藩了。朱楩还是迟迟没有等到改迁封地的圣旨,朱棣似乎也遗忘了这个弟弟。

直到永乐二十二年八月,朱棣第五次北伐回师途中驾崩于榆木川。皇太子朱高炽登基。这才想起了还有一个叔叔没有就藩。

洪熙元年四月,朱楩被明仁宗改封到湖广武冈州。而且这应该是明仁宗的仓促下的决定,因为连王府都没有提前修建,直接打发去了武冈州,以武冈州治所作为临时王府。

朱元璋次子朱樉有多残暴(朱元璋最后去世的儿子)(7)

武冈州地图,图侵删

困居京师二十二年,早已磨光了朱楩的锐气,在武冈只是低调度日。宣德六年六月,因住所年久失修,早已腐朽不堪,朱楩这才上奏侄孙朱瞻基请求修缮住所。

到了明英宗朱祁镇即位,朱楩已经是六朝宗室元老,是当时仅存不多的太祖之子。这位低调的亲王才算活跃了起来,无论是增加岁禄、扩大居所、求医问药,面对曾叔祖的请求,明英宗都是一一照准。

景泰元年三月,岷王朱楩薨逝,是最后去世的明太祖朱元璋之子,享年七十二,谥曰“庄”。武而不遂曰壮,真心大度曰庄,好勇致力曰庄,威而不猛曰庄。这个不褒不贬的谥号倒也能大致概况朱楩的一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