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汉字书写规则及口诀(小学一至六年级汉字书写基本口诀)

一年级,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小学生汉字书写规则及口诀?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小学生汉字书写规则及口诀(小学一至六年级汉字书写基本口诀)

小学生汉字书写规则及口诀

写一手好字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大幸事。写字教学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特别在最近新改编的课标中,将写字提高到一个较高的位置上来,在义务教育四个学段中每个学段都提出了具体的写字目标。如果我们在教学识字的过程中把一些“速成口诀”用上一两句,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各学段对写字提出的具体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第二学段(3-4年级):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三学段(5-6年级):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四学段(7-9年级):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年级

(一) 写字姿势口诀

人正:头正身直,双足宜平。

导语:写字的正确坐姿就要身子坐直、背挺,脚平放在桌下,头也要放正不能歪着头写字。书写正:臂开簿正,书写三一。导语:写字时双臂略开,本子要放正,在写字时还要注意保持眼离本子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心正:心静气平,全神贯注。

导语:写字前要心平气和、不急不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这样才能写好字。握笔正:食按拇*,中指相抵。导语:食指按住笔的上部拇指从左侧*压住笔杆,两指夹住笔杆,再由中指抵住,笔杆与纸面成45。—60。角。

(二)基本笔画口诀

斜点腹平背圆,像片蒜瓣。

例字:小、宝、悦、新、心

导语:点的写法为从左上向右下行笔,收笔时作顿,形状应为头略尖、背圆、腹平、整体丰满,像片大蒜的蒜瓣。

长横:先重后轻,收笔略按

例字:土、下、一、上、生

导语:写长横时起笔时先重后轻,行笔略向上斜(约5。)右边比左边略高一些,顿笔藏锋与左基本平衡。

垂露竖:逆锋轻行,末似水珠。

例字:木、阳、来、仁、末

导语:起笔似写斜点,然后转向径直向下笔画末端顿笔回锋收笔,形如垂挂的露珠。

悬针竖:顺势出锋,形如针端。

例字:中、州、布、常、神、

导语:起笔与垂露竖一样,到收笔随着笔的提起,顺势出锋收笔,形如悬挂的钢针。

长撇:右顿左行,渐行渐提。

例字:大、人、九、今、春

导语:起笔先向右作顿,然后提笔向左下作弧形运行,收笔笔顺势提起,出锋撇出。

竖撇:上竖下撇,力足势圆。

例字:月、户、虎、厂、胡

导语:竖撇的上半部分为竖,到下半部分处再为撇状成弧形,竖与撇过渡自然圆滑。

二年级

斜捺:先轻后重,形如大刀。 例字:林令命大界

导语:斜捺写的时候力量由轻到重逐渐用力,到捺笔末端顿一下,平拉出锋。

平捺:一波三折,出锋轻快。 例字:这达途迷过

导语:平捺的姿态像波浪,先起后伏再平起,出锋时要轻快。

横折:先折后顿,转弯缓行。 例字:国各写的弓

导语:横竖的转折处应写得有提按,转写竖笔时笔更重,略呈横细竖粗状。

横钩:平行右顿,左下出钩。 例字:宁宝它宋字

导语:起笔为横,到钩略向右下顿,再略回笔向左下出钩。

竖钩:顺笔而下,斜顿回钩。 例字:到事寺水讨

导语:起笔如竖必须垂直,到底部斜着向左下方略顿,然后略回笔向左上方出钩。

卧钩:露锋斜弯,顿钩向上。 例字:心忽恶忍悉

导语:起笔露锋,斜着向右下运笔,然后平着向右,一钩直向上。

弯钩:头尾垂直,背脊略驼。 例字:家好缘啄遂

导语:弯钩的起笔与钩出笔之处要垂直,中间行笔向右略呈弧形。

竖弯钩:竖折弯圆,像只浮鹅。 例字:电吧巴孔乱

导语:竖弯钩的竖折之间为圆形,忌生硬转折。

斜钩:左上右下,好像弯弓。 例字:裁我武载栽

导语:如例字中的斜钩应写得略长,左上起笔往右下行笔,使斜钩富有弹性、有力。

三年级

(三)汉字结构口诀

独体汉字,突出主笔。 例字:中九水之飞

导语:使独体字重心平稳,应该找到主要笔画,把主笔写好,这个字重心就稳了。

相同笔画,力求变化。 例字:其头王皮山

导语:这类字中都有相同笔画的出现,写的时候要力求有变化。

横势趋平,竖宜垂直。 例字:直王古目平

导语:一般来说方块汉字讲究方方正正,要把汉字写方正必须横要平(其实长横右边略要高)、竖要直。

左边有竖,撇被拦住。 例字:白自向后斤

导语:汉字中左边有一竖拦住的,撇不应该超出竖。

左边无竖,撇要出锋。 例字:匀勿包旬句

导语:左边没有竖的,撇应该超出横折出锋。

上部宜紧,下部要松。 例字:集青势养华

导语:如例字一类汉字书写时上部笔画较多应写得紧凑,下部笔画较少可略松。且绝大多数汉字都呈上紧下松状态。

上宽下窄,像撑雨伞。 例字:贤宁昏赞费

导语:如例字一类汉字书写时上部应为整个汉字的最宽处。

上窄下宽,像座宝塔。 例字:盖坐基鸟马

导语:如例字一类汉字书写时下部应为整个汉字的最宽处。

左右两边,宽度相等。 例字:相如效辟助

导语:如例字一类汉字左右两边笔画多少基本相等,所占空间也应相同。

四年级

左右两边,高低齐平。 例字:故醒校欣顾

导语:如例字一类汉字左右两边笔画高低基本齐平,写的时候长度也应相同。

左部宜紧,右部略松。 例字:勤教封翻乳

导语:如例字一类汉字书写时左边部分笔画较多可写得密一些,结构宜紧凑,右边笔画少可略松。

左中右字,紧紧*拢。 例字:做傲倾湖糊

导语:左中右结构字的横都应写得略短,避免整字过于宽阔,并要注意三部分之间高低、大小的变化。

上中下字,层层压扁。 例字:赢鬓翼鬓膏

导语:上中下结构字的竖都应写得略短,各部分都应写得略扁一些避免字形过长。

上角包围,内部超外。 例字:句局居质尿

导语:凡左上角、右上角半包围结构的字,内部部件应略超出外部部首。

左边竖撇,右竖略长。 例字:川邦肃州佛

导语:汉字中左边是撇的,并且右边有竖的,则右边竖比左边撇略长,收笔略低且写成悬针。

横中起笔,钩对中点。 例字:方万芳仿妨

导语:如例字方万类字的撇要从横的中点向下撇出,并且下面的钩要对住上面的点(或横的中点)呈垂直状,以斜中求正。

框内有竖,中横略短。 例字:里申周重南

导语:如例字一类的汉字框内有横又有竖的,中横应略短一些且不连接左右两边的竖。

框内无竖,中横连左。 例字:直月具县肖

导语:如例字一类的汉字框内只有横无竖的,这些短横都与左竖相连而不与右竖相接。

上肩宜开,下脚略合。 例字:南雨向而尚

导语:汉字中向下开口的框上面横略长一些,下面两竖向中间微*拢。

撇捺*点,上下垂直。 例字:交义齐安客

导语:这类字点的位置应该对准撇捺的交*点,上下垂直才能使整个字平稳。

横多竖多,间距相等。 例字:重直垂丽世

导语:一个汉字中横画、竖画多了,横与横之间竖与竖之间的距离要均匀。

最后竖笔,出锋如针。 例字:平中举斤巾

导语:汉字中最后一笔是竖,一般来说此竖应写成悬针竖。

中间竖笔,末似露珠。 例字:果末不肃木

导语:汉字中竖不是最后一笔的竖,此竖一般写成垂露竖。

横在中间,主笔宜长。 例字:要奇华苦委

导语:长横在一个字中间的,则长横是主笔,应长于其他横画并要向左右舒展。

左边有竖,收笔略高。 例字:值险阻佳住

导语:这类字左边有竖,右边部分的底横收笔略高于竖。

五年级

(四)偏旁部首口诀

偏旁在下,宜阔而短。 例字:勇劳要吊帝

导语:一般字在下作偏旁,应写得短而阔,以载住上字。如:女力巾等。

左右偏旁,宜狭而长。 例字:劝劲好帐帽

导语:一般字在左右作偏旁,整个字则写得狭窄一些,以与其他部相衬。如:女力巾等。

左旁末横,改提让右。 例字:环站牺功辣

导语:这类字的左偏旁末横都改为提,以让右。

左旁有捺,改点让右。 例字:炒额斜林斌

导语:这类字左偏旁的捺要写成点,留出空间以让右。

竖心垂露,左低右高。 例字:惶怕恨忆惜

导语:竖心旁的点左开右合,左边为竖点略低、右边为斜点略高,以求变化。

言旁点竖,上下垂直。 例字:说讨语讲话

导语:言字旁的竖要垂直,一竖对准点,且点与横折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日作左旁,略狭偏高。 例字:明时晒昕晌

导语:日作为左偏旁应略窄宜长,上面基本与右半部齐平。

日在上下,居中略扁。 例字:早昆者昔香

导语:日在字的上面和下面部位时应居中,而且写得宽扁一些。

空口底横,托住右竖。 例字:口只吐咱吃

导语:口如果为空口,底下一横略超过右边一竖,并托住右边一竖。

满口一竖,超过底横。 例字:圆国困图目

导语:口中有笔画,则右边一竖略超过底下一横,即封口横收笔高于右竖。

口在左侧,略小偏上。 例字:呻吟喃呼吃

导语:口作左旁时,口应略小并比右边字的中间部位略高一些。

六年级

口在右侧,略大偏下。 例字:知和扣加

导语:口作右旁时,口应略大并比左边字的中间部位略低一些。

口在字中,既扁又平。 例字:中串忠申审

导语:口在字中间,口字宜写扁,还应该放平稳,以使整字平稳。

口在下侧,坐在正中。 例字:占各咨吉合

导语:口在底部应写在整字的正中部位,勿偏移。,

竖笔无钩,左右撇捺。 例字:梁木染末集

导语:如例字一类汉字竖笔没有一钩的,则应为撇捺,不能写成两点。

竖笔有钩,左右两点。 例字:宗徐京紧禁

导语:如例字一类汉字下竖笔如果有钩的,则应写成两点,不应写成撇捺。

撇长横短,居中竖钩。 例字:饭饿饱饥蚀

导语:食字旁的首撇要写得长一些,斜一些,在长撇中间略上处写横短钩,竖钩在横钩中间下笔。

上开下合,横画等分。 例字:节茂芯苏营

导语:草字头形状上面写得开一些下面写得略合一些,且两竖左短右长均分一横。

字中顶撇,宜为平撇。 例字:乔千毛兵秉

导语:凡是在汉字的顶上有撇的,此撇应写成平撇。

左耳垂露,略小偏上。 例字:陆阳陈阵随

导语:左耳旁应写得小一些,且一竖为垂露竖。

右耳悬针,略大偏下。 例字:那邱都郁部

导语:右耳旁应写得大一些,一竖为悬针,收笔略低。

雨头宜扁,盖住下面。 例字:露雾霜雪雷

导语:雨字头应写得略扁一些,略宽一些以盖住下面的字。

点挑垂直,三点成弧。 例字:浙江河湖海

导语:部首三点水的第一斜点与第三挑点对直,第二斜点扁左,上下三点应成弧形,不是一直线形。

并排两竖,左短右长。 例字:草共其业甘

导语:这类字左右两边都有竖的右竖要比左竖略长。

起笔垂直,撇忌平行。 例字:影衫行须形

导语:同一字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撇,垂直平行时则下面的撇起笔点从上面撇的中腹部起笔,并且各撇的起笔点要垂直,三撇笔画力求有变化。

小学写字教学的教学建议:

(一)、姿势与执笔

1、姿势:头要正,肩要平,身体微微向前倾,与桌子相距一拳。

2、执笔:手指与笔尖一寸。

3、选笔:铅笔不能太细也不能太粗,钢笔看画“8”字的出水,或写“永”字。钢笔也不能太细。

(二)、精讲精练。

1、指导:从笔画开始,笔笔精细,个个点拨,字字对比。学会评赏,做到后一字比前一字有进步。结构平稳,行款整齐,笔画变通,逐渐自创。

2、精讲:教师要会欣赏,懂得字的优劣之处。会指导,利用好范本及字帖,眼光敏锐,以优带劣。

3、精练:养成“书”的习惯。(书:即书写时讲求艺术效果,笔笔精心,每个字都是静心而作,不敷衍了事,养成平心静气的书写心境。)做到“提笔练字,笔笔精心”;不求数量,只求质量;成果第一,进度其次;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目标明确,人人得法。


附带:写字笔顺口诀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

中间突出先中①,右上有点后补②;

上包下时先外③,下包上时先内④;

三框首横末折⑤,大囗最后封底⑥。

中间突出的字,如“山”、“小”、“办”、“水”、“承”等。

上有点的字,如“犬”、“尤”、“戈”、“龙”、“成”等。

上包下的字,如“冈”、“同”、“网”、“周”、等。

下包上的字,如“凶”、“画”、“函”、“幽”等。

“三框”也叫“匠字框”,如“区”、“匹”、“巨”、“医”等。

“大囗”即大口框,如“四”、“回”、“园”、“国”等。

一、基本规则

1、先撇后捺

2、先横后竖

3、从上到下:

4、从左到右:

5、先外后里:

6、先外后里在封口:

7、先中间后两边:

二、补充规则

1、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

2、点在右上或在字里,后写点:

3、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厅

4、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远

5、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

6、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

7、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上后里在左下

你的笔顺对了吗?

  “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这样容易把整个字写端正。

  “义”先写点,再写撇和捺。点在上边或左上边的要先写,如“门、斗”等;点在右边或字里面的要后写,如“玉、瓦”等。“母”字的最后三笔是点、横、点。

  “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这个字和“乃”字形相近,但笔顺完全不同。

  “火”先写上面两笔,即点和撇,再写人字。

  “讯”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横斜钩(不是横折弯钩)、横、竖(不是撇)

  “凸”第一笔先写左上的竖,接着短横和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出”先写竖折,然后写短竖,再写中间从上到下的长竖,最后是竖折和短竖。

  “贯”上边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

  “重”上面的撇和横写后,紧接着写日,再写竖,最后写下面两横(上短下长)

  “脊”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写中间的人。

  “敝”的左边先写上部的点、撇,接着写左下角的竖、横折钩,然后写中间的长竖,最后写里面的撇、点。

  “爽”先写横,再从左到右写四个“×”,最后写“人”。

 “登”的右上角先写两撇,再写捺。

“噩”字的横、竖写后,接着写上边的左右两个“口”,再写中间的横和横下的两个“口”,最后写一长横。这样写符合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的规则,与“王”字的笔顺不同。

“里”先写上面的日,再写下面的土。

“北”笔画顺序是竖—横—提—撇—竖弯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