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咖啡店(喫咖啡的人社恐)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你可能在在各个地方看到过“早C晚A”这个网络热词原本是美容界的梗, 后来被借用为 “早上需要咖啡coffee提神来开启学习和打工的一天,晚上则需要酒alcohol来结束辛苦的工作和疲惫的学习”的意思,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悬疑咖啡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悬疑咖啡店(喫咖啡的人社恐)

悬疑咖啡店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你可能在在各个地方看到过“早C晚A”。这个网络热词原本是美容界的梗, 后来被借用为 “早上需要咖啡coffee提神来开启学习和打工的一天,晚上则需要酒alcohol来结束辛苦的工作和疲惫的学习”的意思。

虽然被调侃为当代城市青年的“续命大法”,但随着相应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经营者们也不再满足提供单一的饮品,“日咖夜酒”的新业态开始出现。

在成都南路106号,喜欢艺术的万老板就开了这样一家“日咖夜酒”的店铺,而更多人慕名而来,则因为它有一个充满态度的名字——“antisocial社恐研究站”。

社恐,即 “社交恐惧症”,通常指行为主体不敢进行面对面的社会交往,或在社交时感到害怕或焦虑,甚至引起临床痛苦或其他损害。在医学的界定中,“社恐”是恐惧症的一种亚型病症。

不过,如今“社恐”一词已经被泛化,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给自己贴上 “社恐” 的标签。当然,与之相对的还有“社牛”、“社杂”等流行词。“社恐”到底是什么?有多少人是真的“害怕社交”?咖啡、酒精背后,我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欢迎来到“社恐研究站”

在充满烟火气的成都南路上,“社恐研究站”的外观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样“招摇”——绿色的灯牌、绿色周转箱拼成的桌子、水泥色的墙面、很有怀旧感觉的竹凳,十分清新简洁。

店面虽然不大,不过仔细留意可以发现,小心思都藏在细节里。

比如首次来的人,一定会对必须骑着坐的吧台椅感到惊讶,还有设计乖张的“倒吊男脸”logo、随意的书法涂鸦,无不透露主理人的个性与态度。

位于在成都南路106号的“社恐研究站”是一家“日咖夜酒”的店铺。 澎湃新闻记者王昱 图

万老板喜欢喝酒,也喜欢咖啡,因此白天的菜单上除了手冲、意式外,特调是特色,每一款都有独特的名字,如“成都南路西西里”、“桃汁夭夭”、“社交夏日特饮”、“社恐零呀微醺特调”等等。晚上的酒单则被称为“社恐晚A疗法”,“拒绝无效社交”、“社交破冰神仙水”,“社交天花板”……听上去都是为“社恐人群”量身定制。

咖啡特调“成都南路西西里”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不管是咖啡馆还是酒吧,都是一个具备社交属性的空间。白天我们用‘咖啡 酒精’特调的方法去呈现主题。晚上,我们有6款酒,对应不同人的社交能力。比如5号叫‘社交天花板’,酒精浓度不高,换句话说,你不需要太多酒精就能打开话匣子。”万老板介绍道。

为“社恐人群”量身定制的夜晚酒单。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低质量的独处”不如“高质量的社交”

多多是“社恐研究站”的常客,用她的话来说,她既是“社恐”,也是“社交恐怖分子”(注:“社交恐怖分子”与“社恐”相对,即在人际交往中喜欢表现自己、希望获得别人关注和认可的人)。

“因为我是双子座嘛,所以可能一周里,一三五很想跟人社交,二四六则完全不想社交。我也不会主动跟陌生人聊天,除非说是朋友介绍,热忱的状态仅限于较熟的朋友。”

白天,多多喜欢在店里喝一杯简单Dirty,咖啡可以一个人静静地喝,对于“社恐”来说,压力的确小一些,而如果想要社交,多多则选择经典鸡尾酒,通过微醺来打开情绪。

“现在大家生活都过度依赖网络,在别的酒吧或者咖啡馆,我可能就点一杯,边看手机边喝。在这里完全不一样,我会边喝边和店里人聊聊天,我觉得这里是唯一让我觉得可以摆脱手机,回到现实的空间。”

“社恐研究站”有一句发人深省的slogan,叫做“朋友,低质量的独处不如高质量的社交”。多多的感受,也是万老板想要传递的讯息。在他眼里,现代人的生活已经被互联网“绑架”。

朋友,低质量的独处不如高质量的社交。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来我们店里的客人,大多是90 后甚至还有00后。大家都成长于网络时代,但很多时候,我们都被手机绑架了,一个人在家里看看直播,刷刷抖音,什么也不做,一天就过去了。有一部很好的纪录片,叫《社交陷阱》,讲的就是互联网怎么通过一部手机绑架了你的生活,把你推向一个独处的状态,慢慢与社会脱节。”万老板说道。

当然,有人会问线上社交难道不也是社交吗?但事实上,由于缺少真实的情感互动,网络社交越是聒噪,人们心里反而越容易孤独。英国伦敦大学的一项调查曾显示,在社交网络伴随下成长的年轻一代虽不乏网络社交达人,但他们中不少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不爱出家门,缺乏社交能力,有的甚至“不敢接电话或应门”。

网络社交越是聒噪,人们心里反而越容易孤独。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万老板相信,“高质量的社交”必须在线下进行,而咖啡馆、小酒馆就提供了这样的空间。于是为了鼓励更多年轻人能多走出来,“社恐研究站”每个月都会举行社交类的体验活动,甚至在开店的时候,他还装了一个信号干扰器,提醒大家“放下手机”。

“我个人比较排斥聚会的时候低头玩手机的行为。互联网让人慢慢有了惰性,减少了很多人与人之间的线下互动。”

咖啡文化及拉花体验活动 antisocial社恐研究站 图

“伪社恐”,其实是逃避社交?

当很多人觉得自己是“社恐”的时候,也有另外一个词开始出现—— “伪社恐”。

“其实我觉得很多人没有真正的‘社恐’问题,像一些客人,他们在别人面前可能不爱说话,但在我们这里却很能放开,尤其喝了点酒后,变得更能交流。甚至同一个客人,白天和晚上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万老板分享道。

由于“日咖夜酒”的经营方式,夜晚的“社恐研究站”似乎呈现出了一个不同于白天的状态,用万老板的话来说,晚上的“社牛”更多,店里更热闹。

夜幕下的“社恐研究站”。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当然仍然有“不爱说话”的“社恐人”。yayo就是这样的存在,遇见他的时候,他正一个人坐在吧台前看着手机,喝着酒,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说自己是一个“社恐”,但他也诚实地分享,自己是在“利用社恐”,拒绝社交”。

“可能我白天的工作需要跟人打交道比较多,因此晚上更喜欢放空自己,但有时候不想伤害对方的感情,所以我一般都会说自己是社恐。”yayo说。

yayo并不厌恶社交,更算不上缺少社交能力,只是在职场中、生活中承担了太多的“被动社交”,因而更愿意享受独处。

顾客Jin对此也感同身受,她表示自己白天工作中经常要和客户沟通,即便是线上交流,下班后仍然感觉一天的“能量”已耗尽,不太想跟人说话。

如今还有一个新词,叫“Siri型社交”,即“像Siri一样有问必答,但绝对不会主动的去找别人说话”。这个梗生动地揭露了当代年轻的生活状态——大家不想主动和人说话,而不是不喜欢和人说话。

“社交牛杂症”也是网络新词,就是指既有社牛的天不怕地不怕,又有社恐的唯唯诺诺,是社恐和 社牛的混合体,介于两者之间来回切换。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社牛、社恐不重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空间

其实不管是社牛,还是社恐,“社恐研究站”这样的咖啡馆或小酒馆,都扮演了许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第三空间”,即除了生活、工作之外可供我们感到轻松、愉悦、抚慰精神的地方。

“在这里面你可以重新去定义自己,不用扮演谁的小孩,谁的家长,谁的配偶,也不是谁的上司或者下属。我们的职业上就像是心理医生,客人每天固定的时间来,固定的时间买单回家,他的故事可能翻来覆去讲过很多遍,但只要有人倾听,就能获得快乐。”“社恐研究站”的调酒师阿Bee说道。

“社恐研究站”这样的咖啡馆或小酒馆,都扮演了许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第三空间”。 澎湃新闻记者王昱 图

阿Bee还说,年轻人需要空间结识新的朋友,是因为生活节奏太快,很多人的社交圈仅局限在工作中,一旦跳槽,身边的朋友圈就“更新换代”,因此如果不破圈做点什么,似乎就没有所谓的固定的社交圈。

“你看现在什么密室群、飞盘群、滑板群,层出不穷,其实都是为了社交,包括喝咖啡或喝酒,也是相对容易的途径。而且大家透过这些‘#’去寻找相似的人,互相比较容易理解和对话。”阿Bee说。

“要步入‘高质量社交’,首先要得有社交,包括有社交场所、社交场景,通过真诚的社交才能结识到志同道合的人。”万老板补充道。

没有人是天生的社交达人,“社恐”也并不是什么人群中的异类,我们的确没有必要将其放大化、妖魔化。对于很多人来说,如何社交,就像咖啡和酒一样,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好。

责任编辑:徐颖

校对:张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