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和你闹矛盾怎么办(孩子一天到晚都在闹)
一位妈妈向我抱怨,每天既要兼顾家务琐事,又要照顾孩子,感觉自己已经完全失去自我,像台机器一刻都不的停歇。而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胡搅蛮缠更是让她崩溃。
这位妈妈谈到自己的女儿时说,她女儿两岁半了,很爱哭,特别粘妈妈,耍起性子不分场合,每次一哭起来就没完没了,非要妈妈抱着哄。自己耐心本就一般,道理说了千万遍,压着怒火不停地安抚,可孩子却一点不买账。
“宝宝乖,别哭了。”
“不许抢别人的玩具,要有礼貌。”
“不可以乱扔东西,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说了多少遍就是不听,自己做错了还好意思哭!”
大道理讲一堆,语气中难掩的埋怨。几次下来,却让孩子变得更加爱哭闹……
只是一点点小事不顺心或者要求没满足,马上就翻脸,撒泼耍赖完全不讲一点道理。
- 爱吃的零食没有了,不行!哭!
- 妈妈去洗菜做饭,却不陪我玩?不行!完全不能接受!
- 电子琴为什么不能放在水里洗澡?我的玩具我做主!
- 动画电影剧终了,看着看着居然没有了?我还没看够啊!
每当这些时候,当妈的就会很绝望,特别想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立刻冷静下来,停止哭闹。
对于孩子的种种行为,这位妈妈除了无奈就是愤怒,“她从小就好哭,现在越来越任性,无理取闹,有时候实在哄不好,气的我想狠狠打她一顿,看以后还敢不敢哭”…
宝宝容易发脾气,爱哭闹。真的是胡搅蛮缠故意和大人作对吗?
很多人都知道宝宝闹情绪,不要立刻制止、不要以暴制暴,要跟他共情才能有效化解,可孩子为什么发脾气,为什么容易情绪失控,当我们被孩子闹到快要崩溃时,该怎么做?搞清楚这些再去共情,否则这次好不容易哄好了,没过多久孩子的坏脾气又会卷土重来。
不是孩子脾气大,是脑子还没长好
在人的大脑中,有一个叫做杏仁核的结构,主要负责产生情绪,在受到惊吓或者威胁时,发出相应的信号,让我们能做出反抗或者逃避的行为来降低损害。杏仁核不具备记忆储存,但是可以对具体事物产生反应。比如宝宝在学游泳时,不小心呛到了水,下次再去游泳的时候就会很抗拒,甚至刚看到泳池就会哭起来。这种情绪反应就是杏仁核产生的,也是我们一出生就具备的,几乎与生俱来的能力。
而控制情绪的前额叶皮质,却是从2岁左右才开始发育,6岁开始到达一个高峰,直到20多岁才发育完毕。在此之前,产生情绪的杏仁核力量强大,情绪随之也会被放大,所以我们总是看到孩子情绪多变,一言不合就生气、哭闹。
当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在玩玩具,很喜欢也想去玩,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需求,然后就会去拿,拿不来怎么办?抢!
换成在玩玩具的那位小朋友呢,有人来抢他的玩具,脑子里就会做出抵抗侵害的反映,可能会直接上手打或者嚎啕大哭表示抗议。
这些行为归根究底都是由于前额叶皮质发育不完善,孩子还没有推己及人的同理心,还不知道“分享”。
别焦虑,孩子有情绪是正常的别说孩子了,我们每天也会有好几次的情绪起落。虽然还是小baby,可面对的压力和挫折一点也不比成人少。
想拿的东西拿不到,想说的话表达不好,想找爸妈玩但是大人都在忙......所以他们会伤心、失落、委屈、沮丧、失落、生气......这些情绪都是非常正常的。
负面情绪是自我保护的本能。孩子的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善,而情绪就是最主观的表现,每一个看似不合理的行为背后,都藏着一个合理的需求,父母要做的就是去挖掘出这个需求,然后再给予合理的满足,宝宝那些不合理的行为自然就会消失了。
想想自己小时候伤心难过时,如果被父母质问:“多大了还哭,丢不丢人。”“别哭了,这有大不了。”是不是会觉得更加委屈,慢慢地心里有什么事也不想再告诉他们了。
所以我们千万别这么做,认同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觉自己是被接纳理解的,他们才能够学着正确的表达情绪。
先接纳安抚自己,再去跟孩子共情
当宝宝哭闹,焦急,撒泼耍赖时,不要急着说教,我们先想想自己,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在生气或是伤心时,一样不想听大道理,更何况幼小的孩子。
那这个时候要怎么做呢?很多人都知道要去和宝宝“共情”。其实不然,孩子一闹,大人也会跟着着急心烦,在这种情况下是没法有效“共情”的,所以请你先接纳自己,调整好自己当前的心态,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正常的,意识到自己的怒火,别让它放大了孩子的情绪。
因为人类有镜像神经元,情绪就像照镜子一样会互相影响。大人的情绪能力要强过孩子,你平静,他会跟着你逐渐平静。如果你暴怒,孩子肯定也会的更加蛮横。
等安抚好了自己,我们再去抱抱孩子,告诉他:“妈妈知道,宝宝是因为想要.....所以难过了......"心平气和的去表达理解,去陪伴宝宝,千万别被孩子影响,自己也跟着暴躁起来。
陪伴孩子的成长,总会让我们一遍又一遍去省视自己的内心,去不断地学习,改变一些陈旧的观念。
看着孩子入睡后恬静可爱的小模样,再想想他白天里活力无限,调皮捣蛋的样子,你会发现那些哭声、吵闹就像遗留在时光里的小尘埃,都是再正常普通不过。
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父母,但我们可以相互理解信任而变得更好,不是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