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

1936年12月12日清晨,几声枪响打破了西安清晨的宁静。正在此地督战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被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的部下扣押在西安华清池。

他们实行“兵谏”后,提出了抗日救国八项主张,以抗击日本侵略者为首位。

随后在多方力量的斡旋下,蒋介石不得不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此形成。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1)

蒋介石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我们在课本上、历史书上看到的,都是有关于此事中决策者的名字,而关于当年具体是谁执行了扣押蒋介石的任务。

史学界80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乃至于成了一个巨大的待解谜团。

按照此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以及我国大部分史书关于西安事变的记载。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2)

西安事变

扣押蒋介石的人是张学良的机要随从参谋、卫队营一营营长、青年军官孙铭九。

此人究竟是如何将蒋介石扣押的?而在西安事变后,孙铭九的命运几何,解放后他的生活,因为曾经扣押过蒋介石而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3)

孙铭九

华清池捉蒋的来龙去脉

关于华清池扣押蒋介石一事,史学界存在两种说法,但无论究竟是哪一种,孙铭九深度参与了对蒋介石的抓捕是公认的事实。

作为西安事变的亲历者,也作为张学良亲信的身份,他所做的事情承担了巨大的风险,能够成功“逼蒋抗日”,孙铭九有一份很大的功劳。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936年的12月。蒋介石亲赴西安,目的是督战此地的东北军打击我党的军事行动。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4)

孙铭九

率部驻扎在西安的东北军统帅张学良和和国民党十七路军将领杨虎城强烈反对向共产党进攻。

与蒋介石爆发了不可调和的激烈矛盾。张、杨二位将军最终决定,不听老蒋的命令,直接将其扣押以逼迫其联共抗日。

而东北军中很多血气方刚的青年军官,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同样非常不满,27岁的孙铭九就是这个行列中的一员。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5)

张学良杨虎诚

西安事变前,张学良为了稳固东北军军心,在军中成立了一个叫“抗日同志会”的秘密组织,孙铭九是其中的主要成员。当实行“兵谏”的命令下达时,孙铭九知道,他为抗日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

12月12日凌晨5时,作为张学良卫队团团长兼第二营营长的孙铭九,奉命率领卫队营来到华清池蒋介石下榻的官邸捉拿蒋介石。

与他一同执行任务的是卫队第一营营长王玉瓒。由于王玉瓒的卫队此前一直负责蒋介石行辕的警卫任务,所以孙铭九的部队是作为突击队来做增援和接应的。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6)

王玉瓒

两股人马趁着天还没亮,一股守卫一股突击,让蒋介石及其贴身护卫队始料未及。华清池外一阵枪战后,蒋介石的贴身卫队被消灭,进入房间后却发现蒋本人不见了踪影。

两组卫队营在搜查时发现,蒋介石的衣服帽子都在,假牙还泡在杯子里,房间后墙还发现了蒋介石的一只鞋子,证明他还没有跑远。

卫队营立即兵分两路立即对华清池和后面的骊山进行拉网式搜查,孙铭九的二队从南侧上骊山,王玉瓒的一队从左侧上骊山。

最终在凌晨6时左右,由王玉瓒的二队在左侧山脚下的杂草丛中发现了蒋介石及两名贴身护卫,捉蒋行动结束。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7)

兵谏亭

由于王玉瓒解放后回到了辽宁老家隐姓埋名当农民,后来关于西安事变捉蒋的记载都是媒体和通讯社关于采访孙铭九所记录的,包括斯诺的《西行漫记》。

这也让西安事变的真相多年来一直没能得到纠正。孙铭九是捉蒋主力不假,但真正的事实与他描述的细节有出入,王玉瓒多年后的开口才还原了他本人才是亲手抓到老蒋的人。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8)

《西行漫记》

1981年,在还原西安事变的辩论核实会上,孙铭九回忆说:

“在行动之前,张学良将军给我和王玉瓒开会说,我们两个要互相配合行动,把蒋委员长请进城来,要抓活的,绝不能把他打死。

蒋委员长的卫队只有二三十人,华清池外守卫的馅饼也不过四五十人,我和王玉瓒用步、骑兵两个连一共三百多人的兵力去包围,肯定能把蒋委员长抓来。”

当然,无论是王玉瓒还是孙铭九,他们都为西安事变的捉蒋行动贡献了力量,也付出了巨大代价。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9)

华清池

从“武力救张”到误入歧途

西安事变让蒋介石不得不接受“联共抗日”,但他对于扣押自己的张学良必然怀恨在心。

事变后不久,张学良被蒋介石扣押,深得少帅信任的孙铭九主张武力救出张学良,而非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因此与东北军传统老派将领势如水火。

在他看来,非暴力即是妥协,不救出张学良就意味着东北军不复存在。这样的政治观点在如今看来十分可笑,但却真实存在于当年的东北军青年军官群体中。一片混乱的内斗中,两派人马发生激烈冲突。

1937年2月2日,主张与国民政府和平谈判的东北军高级将领王以哲,被冲动的孙铭九下令枪杀,史称“二二事变”。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10)

二二事变

此举彻底激怒了东北军的军师长们,他们先前的矛盾冲突,从是否营救张学良变成了必须惩治孙铭九,声称要让孙为王偿命。

此事甚至惊动了我党高层,在西安事变和平谈判期间,周恩来安排情报人员将孙铭九转移至中央红军苏区暂时躲避。

但孙铭九的冲冠一怒非但没有拯救矛盾重重的东北军,反而加速了他们的土崩瓦解。

诸多将领宣布直接服从南京中央政府的领导,这等于与东北军脱离关系,秘密加入我党的东北军将领高福源甚至因为卷入了王以哲案被枪杀。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11)

高福源

至此东北军的领导层不复存在。此后的东北军不断被改编、被收编,与张作霖和张学良统帅时期的东北军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张学良兵谏是为了拯救东北军,孙铭九打算营救张学良也是为了东北军,谁知道他们最后只能落下了这么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

其实在杀害王以哲后,孙铭九一度十分懊恼,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他甚至想过自杀以谢罪。

但是周恩来认为,他一旦自杀对东北军的影响更为不利,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大前提下,周恩来顶住压力把他转移到了红军驻地,这才让孙铭九逃过一劫。

只不过,在战争年代,每个人似乎都无权决定自己的命运。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12)

东北军

没过多久,“七七事变”导致全国性抗战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意味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而促成战线建立的孙铭九却面临无家可归的局面。

万般无奈之下,孙铭九开始四处请求避难,先躲进天津的法租界,后被发现又跑到了上海的租界,最后在经济上已经完全无所依靠的情况下,实在是身无分文、走投无路的他,居然在上海投靠了汪精卫政府,当了一名汪伪政权的汉奸。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13)

七七事变

对我们中国人而言,对汉奸的憎恶胜过日本人,因为我们对于叛徒的态度向来都是零容忍。孙铭九也不是那种大字不识的军官,18岁加入东北军不久就被选派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

回来后担任张学良的机要秘书,对张学良忠心耿耿,西安事变中参与捉拿蒋介石,这些都是他的功绩。即便是再冲动行事,也不应该做出这样叛变投敌的行为。

只能说,因为张学良被蒋介石清算而被愤怒填满了胸膛的他,的确是一错再错,才走到这一步。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14)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在汪伪政权期间,孙铭九曾经担任参赞无关,还当过山东伪保安副司令,居然还受到汪精卫的指派去策反东北军的部队,去拉拢一部分东北军军官当汉奸。

不过在当年参与捉蒋的东北军将领中,误入歧途的并不只有孙铭九一个,很多激进少壮派军官跟孙铭九一样,因为冲动轻信了汪精卫“曲线救国”的那一套加入汪伪政权。

甚至张学良的亲弟弟张学铭,还曾在1943年担任过日伪军事委员会委员。

但是,这些人究竟有几个是因为完全走投无路才投靠汪伪政府的,我们不得而知。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15)

张学铭

1945年抗战胜利后,孙铭九主动向国民政府投降,又回到了家乡东北,还参加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先遣队,据说还参与过暗杀中共领导人的行动,只不过并没有成功。

他本人对于此次行动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解放战争中,孙铭九在哈尔滨被我军俘虏,他主动向我党投降,从而结束了自己在西安事变后这颠沛流离的十年逃亡生涯。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16)

解放战争

对迫于生计所走的弯路既往不咎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孙铭九在那混乱的十年间所做的事情,他一度曾被我党进行政治审查,与他有相似经历的前东北军将领应德田也被审查。

而与此同时,一些当年并没有联共抗日的东北军将领,在解放战争中投诚或被我军俘虏后加入了解放军,还担任了教员或者军官,并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被授衔——这种事情在当年并不少见。

电视剧《亮剑》中被李云龙俘虏的国军将领常乃超也是根据史实改编而成的角色。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17)

李云龙剧照

应德田对此非常不服,为孙铭九和自己抱不平:

“这些人没有联共抗日,也没有营救少帅,甚至没得罪过蒋介石,没受到过迫害,也就没沾过伪军的污水。

他们只是跟蒋介石混到了大陆解放而已。而孙铭九是为联共抗日流过血出过力的,他要是跟着蒋介石混,也能混到他们的那个位置上......”

这番话本质上是有问题的,毕竟他们曾经投靠过汪伪政权,就等于是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上,再怎么辩解都只能算是狡辩。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18)

汪精卫

但是,我党的高层,特别是亲历过西安事变的周恩来总理不这样看。

对于孙铭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周总理主张不能只看他走过的路,还要看他因为什么而走这段路。

根据孙铭九的回忆,他第一次见到周总理是在1936年的4月,陕北洛川的一个秘密会议上。在那次会议中,孙铭九作为张学良的随从参会,见前来赴会的中共领导人个个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19)

洛川会议纪念馆

领头的瘦高个的男人脸上留着黑色胡须,显得威严挺拔,这个人当然就是周恩来。

“那次会议我守门口,当时我并不知道周总理的身份,而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在蒋介石反共气焰达到顶点的时期。

周总理还能不顾安危来跟东北军商讨联合抗日的主张,实在让我佩服。有周总理这样的领导人,难怪蒋介石‘剿共’根本就剿不出名堂!”

会议的内容孙铭九不得而知,但几次秘密接触后,他明显感觉到张学良对于联共抗日明显更有信心,这也成为了他日后发动西安事变的底气。孙铭九也明白,共产党人是真正舍生忘死的革命者,为了民族大义他们不惜付出巨大代价。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20)

周总理

正是通过周恩来的斡旋,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内部抗日思想较为统一,才使得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早日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然而,对于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回南京,一直都是周总理的一个遗憾。

孙铭九回忆说,解决西安事变期间,他经常与周恩来接触,当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第二天,张学良未跟周恩来商量就亲自护送蒋介石去回南京,他第一时间前往周恩来那里汇报情况,深知蒋介石为人的周恩来似乎感觉到情况不妙。

赶忙备车前往机场,却只能目送飞机起飞,眼看张学良开始半个多世纪的幽禁生涯。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21)

西北军

如果张学良没有护送老蒋回南京,那么不仅他自己,孙铭九的命运也将被改变,王以哲、高福源也不会被杀。但是历史不允许如果,孙铭九只能接受自己的冲动所付出的代价。

“二二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在信中严厉责骂了孙铭九,羞愧难当的他前去找周恩来跪下谢罪,却被周总理拉起,说“不要这样子,认识错误就好了,要抗日一定会有斗争,我们共产党始终支持你们的正义行动。”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22)

王以哲

了解了这段历史,大家应该对于孙铭九所做的事情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

汉奸的事自有公论,在汪伪政权任职期间,孙铭九并没有做过屠杀同胞这样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建国后认真配合我党审查的他。也没有任何怨言,还表示自己当年犯下了投敌的错误,应该被千刀万剐。

但当年救了他一命的周总理,从当年西安事变的大局出发,以及看孙铭九是因为经济原因迫于生计才一度倒向日伪。便没有对孙铭九进行清算,周总理甚至曾推荐他担任上海市政府的职位。

经过了严格审查,孙铭九头上汉奸的帽子被摘掉,长居上海的他受时任上海市长柯庆施的聘任担任了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参事。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23)

柯庆施

孙铭九原先叫孙明九,在日本留学期间改名为铭。

但多年来一直两个字混用。直到上海市政府参事的聘书上写的名字是“孙铭九”,才最终给他的名字有了一个定论。

就像我党和人民政府对于孙铭九的功过,也给出了一个定论:“在抗战爆发后,迫于生计的孙铭九走过一段弯路,但没有人会忘记他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所作出的贡献。”

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气度,也是让孙铭九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周总理的人格魅力。即使1981年的那次西安事变辩论核实会,孙铭九把自己当做捉蒋第一人的记载进行了修正,也无法抹去他在西安事变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当时的他一心抗日,在最重要的关头通过行动活捉了蒋介石,促成了西安事变的解决。从事后看,他的所为挽救了中华民族,为国共第二次合作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堪称“挽狂澜于既倒”。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24)

西安事变

晚年的孙铭九并没有闲着,始终对于不光彩历史怀有愧疚之心的他,一直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除了上海市政府参事以外,他曾担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第六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

年轻时曾辅佐张学良的孙铭九,与张学良有着深厚的感情,从他俩之间的关系看,这种感情似乎超越了上级与下属,而变成了肝胆相照的兄弟情谊。

自从西安事变后就再也没见过张学良的孙铭九。十分渴望能再见少帅一面,而被幽禁半个多世纪的张学良,被问到回到大陆最想见的人是谁,他第一个提到的名字就是孙铭九。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25)

1991年8月,日本NHK电视台导演长井晓在台北采访了张学良,制作了张学良的采访录像带。此后不久,长井晓带着节目录像带来到上海拜访孙铭九,告诉他“张将军很想念你”。

看到录像带中已经90岁的少帅完全没有了年轻时候的风采,比张学良年轻9岁、同样年过80的孙铭九禁不住老泪横流。他知道,此生无缘再见,相见不如怀念。

2000年4月8日清晨,度过了风雨一生的孙铭九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去世,享年92岁。根据孙铭九的意愿,他的丧事一切从简,不举行任何哀悼活动。他的遗体捐献给了上海市医院,用于医学事业的解剖学研究。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26)

晚年张学良

国内的媒体对于孙铭九的评价是“功远大于过”,有的媒体甚至用了“骊山捉蒋大英雄孙铭九病逝”这样的标题,不难看出孙铭九曾经的功绩究竟有多大。

纵观孙铭九的一生,曾经因为一时冲动杀错了人导致东北军分崩离析,也曾因为曾经当过汉奸、叛变投敌而遭人唾弃。但是,在西安事变中他所扮演的是协助活捉蒋介石的重要角色,是让蒋介石“联共抗日”的决定性人物之一。

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达成,对于当时面临日本军国主义全面侵华可能的中国而言,意义是重大的。如果不是国共合作、一致对外,我们的大好河山恐怕将全部落入日本鬼子之手。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2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达成

而孙铭九因为生计,在上海加入汪伪政权的时期也说明一个道理:英雄莫问出处。曾经做过多大的壮举,也可能因为时运不济或者性格使然导致今非昔比,投靠汪伪对他而言只能说是无奈之举。

如果孙铭九这样的军官全部都因为宁死不屈以身殉职,那么在那个有生力量占据战斗主动权的年代里,我们还如何凝聚更多的人气,用来抵抗踏入我国国土的日本侵略者?

孙铭九投降(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28)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山。孙铭九的经历很好印证了这一点。其实他已经非常幸运,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还能在解放后继续为新中国出力,最终获得寿终正寝,历史对他的评价还是比较公平的。

在孙铭九去世一年半之后,张学良才驾鹤西归。

在一年多以前得知孙铭九去世消息的时候,恍惚间的张学良恐怕会在泪眼婆娑中想起,那个曾经血气方刚的青年军官,带着卫队营二营上骊山搜捕并带走蒋介石的身影。

脑海里冒出这样一句诗作为对昔日老伙计的送别:“平生壮志三更梦,万里西风一雁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