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剑父山水画风格被称为(滑溜书院孙会昌)

■ 孙会昌

高剑父山水画风格被称为(滑溜书院孙会昌)(1)

钓雨耕烟,卧石眠云,莲心无尘,同嵇阮伴竹、陶潜莳菊、林和靖梅妻鹤子鹿家人一样,为忘尘绝俗的清逸之举,乃隐逸行为的一种象征。对此情,古人曾记述:

箕踞于班竹林中,徙倚于青矶石上;所有道笈梵书,或校雠四五字,或参讽一两章。茶不甚精,壶亦不燥,香不甚良,灰亦不死;短琴无曲而有弦,长无腔而有音。激气发于林樾,好风逆之水涯,若非羲皇以上,定亦嵇阮之间。

伴幽篁,倚青石,眠闲云,慕古贤之风流,参清隐之高逸。虽远离市朝,却未颓然怠废,仍勘书校典、说理谈禅、研艺养性矣。

正如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斯风流名士,于林泉幽致所构筑的无上真界里观照自得,敏于知而慎于行,陶于艺而游于心,沉淀出天地生息之智慧。

高剑父山水画风格被称为(滑溜书院孙会昌)(2)

隐居以求其志,或回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自然万物打造心灵之深境,郁郁黄花、悠悠青草、青青翠竹、冷冷白石、淡淡白云,无不道场。诸物中,唯石之气独然于世,最令人幽远。天地万物幻灭,顽石亘古难消,历尽今昔,苍然自守,察吾生之一瞬,将欲何求?白居易《秋山》诗曰:

久病旷心赏,今朝一登山。

山秋云物冷,称我清羸颜。

白石卧可枕,青萝行可攀。

意中如有得,尽日不欲还。

人生无几何,如寄天地间。

心有千载忧,身无一日闲。

何时解尘网,此地来掩关。

观石悟道,寄浮生于天地。

与造化同悠,心随物隐也。

高剑父山水画风格被称为(滑溜书院孙会昌)(3)

古代文人以物寄情、藉物比德,枕石、卧石之行确有一番深刻悠远意味之哲理。内心生发出人生无几何,如寄天地间之感叹时,枕卧白石、眠云掩关,成其解开尘网的另一种方式。

“古之君子,行无友,则友松竹;居无友,则友云山。余无友,则友古之友松竹、友云山者。”人之交友,不离趣味二字,先人以松竹云山为友,甚至一方案头赏石,亦能成为绝尘疏离之友。大强于或媚言于名,或巧舌于利,乃至声色充盈,初心不复,渐失本面者。

绝尘疏离,非离群索居,也非特立独行,此为一种基于自身学识、修养、审美之明是非、知善恶、辨雅俗,为己营一番清逸境界之举。如古人“以松石代珍奇、以怪石为奇友”,虽有他乐亦不更替矣。在世相声色之外,追寻人间清静氛境。

高剑父山水画风格被称为(滑溜书院孙会昌)(4)

明清两代,江南繁华尤盛。曹雪芹先生称江南为“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时人正管弦呕哑之时,无锡寄畅园主独立于声色之外,他于园中以黄石叠山,引惠山泉水为溪,遂成“八音涧”。人行其间,能感受其大收大放之态,山间谷道、苍苔嶙峋、曲直变幻间极尽妙致。流水于深岩幽壑间涓涓而下,有如山水壁石合奏之八音妙出。

顽石许清风,天地独啸傲,“眠云卧石”,乃忘尘绝俗的清逸之举。古人“或隐居以求其志,或回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自然万物打造心灵的深境,郁郁黄花、悠悠青草、青青翠竹、冷冷白石……一切皆可为道场!

高剑父山水画风格被称为(滑溜书院孙会昌)(5)

蒲松龄于“石隐园”坐馆授业,清幽之处,正乃悉心治学之所。园中有蒲翁心爱的多方赏石,并称“十友”。蒲以石为友,把天地之物,供奉于桌案,盘桓摩挲。蒲先生格物齐身,清癯不屈,在尘世之外,坚守着中国文人孤高之境地,流传至今的三方赏石仍见高隐之风。石隐园中,安放了蒲松龄先生大半生的怀才不遇与颠沛流离。

“米癫拜石”, “石即我也”,可谓物我两忘,崇拜之胜,天人合一。大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精神愉悦,卧石眠云,便是文人参省自身“道德仁艺”之结合。 以石、云为清友,远遁世俗之声色,独怀清雅之高远。

高剑父山水画风格被称为(滑溜书院孙会昌)(6)

作者介绍:孙会昌,男,52岁,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齐鲁书画协会会员(左笔),平阴县文化之星,十佳泉城学习之星,山东省百姓学习之星等。

高剑父山水画风格被称为(滑溜书院孙会昌)(7)

编辑制作:滑溜,本名刘健。憨派文学创始人,著有憨派文学奠基之作《滑溜》一书。《中国憨派文学》主编。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

高剑父山水画风格被称为(滑溜书院孙会昌)(8)

《中国憨派文学》:

主编:滑溜

编辑:鱼七秒

邮箱:884714466@qq.com

壹点号 《中国憨派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