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日记的感悟(武汉日记第1-4篇)

《武汉日记》第4篇

2020年1月23日,腊月二十九


凌晨6点半,急促的电话铃叫醒我。我接到通知,武汉市将从今天上午10点开始,全市公共交通停运,所有离汉通道关闭。


就真的来了,民间称这叫“封城”。我的第一反应是,踏实了,回老家的可能性为零了。


一生能亲历一次这样的重大事件,是值得记录的。我在朋友圈写下一句话作为记号。发完看到留言呼啦啦进来,才知道原来那么多人都醒了。


我的战斗细胞迅速全面激活。回老家过春节是不可能了。在武汉,我有最亲近的三个家庭需要照顾。大家的物资采购储备并不充足,我得让我家变成仓库,再采买一些供应急,避免大家多次出门。这是一份私心。


手机上已经看到有人在转发这条全城震惊的政府公告。和我想法一样的人该有多少,超市会不会瞬间被抢空?我站在窗前看着黑乎乎的外面,决定马上去找最早开业的超市。查到最早七点钟开门的一家武商量贩地址,全副武装做好防护后就开车出发。


到达时刚好七点,超市保安刚好正在玻璃门里面躬身开锁。超市门前已经很多人。


一涌而进。


买完之后又找到中药店配了几样抗病毒的中药,来到单位上班,时间还不到九点。


单位上班就开会,宣布成立抗疫领导小组,取消春节假期,省内离汉人员立刻返汉,所有人员回到工作岗位待命,进入“战时状态”。


医疗界各种先进事迹被媒体报道出来,深为感动。


越来越多谣言也在民间广泛传播。今天有传下午空军将在武汉上空播撒消毒粉液,被辟谣是假消息。我倒觉得这主意本身还挺不错。


网传武汉武商量贩的大白菜卖到了78元/颗,武汉群光广场的豌豆米单价89.8元/公斤,均有价格标签照片;网传北京丰台区一家药店把进价200元/盒的口罩提价到850元/盒,有视频录像。


我很运气不错,晚上在一家不起眼的小药店碰运气想买点酒精,N95口罩就基本没做指望。店里确实两样都没货,而且准备关灯打烊了。我本来放弃的,在店门口接个电话的功夫,看到门前停下一辆私家车,有人迅速往店里搬运纸箱。一打听,医用酒精和N95口罩到货了。几瓶酒精、几瓶洗手消毒液、一盒N95口罩,店主找我收了1000块。她说我是真幸运,这是她求批发商帮亲戚拿的货,被我遇着了。


最近几天每天收到大量朋友在微信里的问候。今天接到多个外省朋友打来的慰问电话。晚上回家一寻思,发现来电话的都是元月份和我有过接触的人,顿悟。一周前我曾出差北京等地,如果我是潜在感染者,那么我的身体状况就是他们最担心的。于是,赶紧发朋友圈公告平安,让大家安心。


武汉日记的感悟(武汉日记第1-4篇)(1)

《武汉日记》第3篇

2020年1月22日,腊月二十八


事儿越来越大了!身处武汉疫区中心,所见所闻告诉我,武汉的真实情况没有自媒体上传说的那么大,但也绝不像传统媒体报道的那样小。


国家卫健委数据,截止昨晚24时,全国13省(区、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40例,死亡9例。新增死亡全部为湖北病例。


凌晨,湖北省政府发布通告,决定启动突发公众卫生事件二级应急响应,加强社会面防控,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做好物资保障工作。


专家认为,病例主要与武汉相关,已经出现人传人和医务人员感染,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病毒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掌握,病毒存在变异可能,疫情存在进一步扩散的风险。


有公告说,武汉15名医务工作者被感染并实施隔离。万没想到,其中竟然就有我的一个认识十几年的医生朋友。另外,我们单位大楼里出现一个疑似。病魔真是离自己越来越近了。


网上,各种传言、谣言漫天飞。有说多家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排队几百号,医疗资源告急,隔离床位严重不足,大量疑似病人回家自行观察隔离;有说根据潜伏期理论,公共场合以体温法排查疑似并不可靠;有说除了口罩还得戴上护目镜,传染途径不止飞沫……均未经证实。


我觉得武汉应该封闭管理,高压遏制人员离汉。我在一个朋友群里这样讲了,全国各地的好友们纷纷发来问候,叫我保重,催我赶紧去采购食品药品,说缺什么给我寄。感动得稀里哗啦。


网传洛匹那韦和利托那韦对新冠肺炎有治疗作用,我找了几家药店,很幸运买到几盒。还想买点酒精和N95口罩,那就是奢望了,跑的几家药店都全面断货。


新闻职业敏感告诉我,确实应该储备生活物资了。今天给车加满了油,去超市买了不少油盐酱醋菜和方便食品,预计几个星期之内不用再买。做这些是为了以应对我能想到的极端情况。很多外地好友发微信叫我保重。


在采购这些物资的时候,有种临战的勇敢甚至悲壮感。我要面对的是一场毕生没有经历过的“大战”。我的家庭能否平安,取决于我怎么做。买这些东西,不是担心今后买不到,而是为了今后少为采购冒险出门。


晚上,市政府发布通告,市民到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


事件升温越来越快,像一口架在大火上的大铁锅,青烟直冒,吱吱作响。


还要不要回老家过年,这是个让我纠结的问题。从预防传染的角度,我是不应该离开武汉的。感染有中间数长达9天的潜伏期,目前没有症状,不代表我就没有被感染。但从传统佳节团聚的角度,我是很想回去的。


武汉日记的感悟(武汉日记第1-4篇)(2)

《武汉日记》第2篇

2020年1月21日,腊月二十七


武汉的空气越来越凝重,仿佛就是一夜之间的变化。而事实上从2019年12月31日最早的发病公开报道,到今天已经二十多天。这些天,身边人都在忙着年终总结、新年规划,一切业务上的推进节奏没有与往年有不同。


自1月10日开始,春运已经第11天。如果传染性真的很强,那么每天从武汉流向全国的人口数十万之多,该是多么可怕的放射扩散局面。


全国多地的疑似和确诊病例数在迅速攀升,几乎都与武汉人或接触武汉人相关。武汉人成为全世界最受关注的群体。


可别乱跑了武汉人,呆在家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凌晨,国家卫健委发布2020年第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今天武汉市发布紧急通知,春节文化旅游惠民活动延期,旅游团队不组团外出,公安交管部门对进出武汉私家车抽检活禽和野生动物携带,感染患者救治由政府买单。携程等平台通知可以免费退机票酒店。


早上戴着口罩出门,一夜之间发现大家都戴起了口罩。走在单位院子里,相互之间也不必一定打招呼,因为猛一眼根本认不出来谁是谁。也挺好,少说很多废话。


手机经受着铺天盖地防治常识和全国各地发现病例报道的冲击。官方报道,武汉市昨天24小时新增病例60例,死亡2例,累计死亡6例,无出院病例;截至早上七点半,全国境内累计确诊新型219例。看看舆论氛围,感觉这数字好少。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武汉肺炎最早的定点收治医院,这回全国有名了。


昨天晚上白岩松采访了钟南山。院士1月18日深夜来汉,19日到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疾控中心了解、研究疫情,确定武汉肺炎肯定有人传人现象,戴口罩有用,呼吁全国人民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


有传闻说武汉可能会封闭管理。按往年惯例,我会在腊月三十上午离开武汉去两百公里外老家过春节。如果封闭管理,我的往返行程会不会受到影响?


中午做了两件事:一是理了发,对理发的小哥哥说,可以短一点,我头发长得快,怕下次来找你要等很长时间;二是买了一袋大米和一袋狗粮。这些下意识的决定,是筹备过年,也模模糊糊有点儿为迎接什么做准备的意思。


下午从汉口去武昌办事,武昌的同事很严肃滴调侃说:你是汉口的,咱们都戴着口罩说话,不给你倒水,不跟你握手,只送你到电梯口。


在同一个城市的武昌人看来,汉口人是危险的。据我观察,汉口超市里不戴口罩的人已经不到十分之一,但武昌就要稍微多一点。


去这趟武昌办公务,还顺路给在那边上班的侄女送去一包口罩。我没下车,口罩从车窗里塞出去。


晚上回家,先用酒精给外套消毒,把外套挂在室外,再进屋洗澡。


武汉日记的感悟(武汉日记第1-4篇)(3)

《武汉日记》第1篇

2020年1月20日,腊月二十六


今天意识到疫情比报道中和想象中严重。武汉成为新型冠状病毒中心区,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引起了密切关注。


昨天下午老家人在微信里问候我,说看报道武汉肺炎很严重,要当心。我还回复说没大事儿,这么大的武汉目前只有几十例确诊,我在省直单位,有不好的情况会先知道。


当时的感觉就是,外省的报道和传闻比本地还多,外围有些过于担心。


昨天快下班时,有同事在手机上给我看一个他认识的朋友发的朋友圈。发帖人的父亲确诊感染,他放出女儿的照片,留言表露出对家人的担心,和对疫情的恐慌。这是众多传闻中离我最近的一个,我将信将疑。


今天早上上班,电梯里碰到邻居,是协和医生,隔着口罩提醒我一定要戴口罩,说他们医院门诊已经很多人挂号看这个病,真实情况比媒体报的严重。我开始紧张,但家里没口罩。


到办公室后,我先后在我们家庭群和一个朋友群里留言:武汉肺炎有点严重,出门到人多的地方要戴口罩,不和最近来过武汉的人近距离接触。


各种报道和朋友圈议论越来越多。我上午做了三件事,一是通知我的部门取消下午例会,避免人员在小空间集中;二是出去买了些口罩,N95到处断货,只有普通外科口罩;三是把孩子所有补习班都停了,禁止她外出。


下午,朋友圈里转着各种调侃的段子:


全世界都知道武汉被隔离了,现在只有武汉不知道武汉被隔离了。


全国都在担心武汉,可是武汉人连口罩都不戴。


世界人民觉得中国是“疫区”,中国人民觉得武汉是“疫区”,武


汉人民觉得汉口是“疫区”,汉口人民在开心的办年货,赶吃年饭聚会,不想搭理。


晚上跟几个朋友聚餐吃年饭,大家都在谈别的,没人聊肺炎的事儿,我也跟着忘了。


这会儿坐下来一刷朋友圈铺天盖地的信息,发现今天是武汉人真正开始紧张的日子。我住在汉口,离目前认定的病源地华南海鲜市场直线距离不到2公里,可真是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