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盛果期管理方法(草莓花果期大棚管理中经常犯的错误)

不知不觉2018年就要结束了,很多朋友的草莓进入了花果期,此时是草莓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但这个时期外界温度低,光照弱,会给草莓的生长带来诸如叶片发黄,长势衰弱,果实畸形,着色差等等问题,虽然引起这些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有些是我们错误的做法,而导致了这些问题的产生。花了钱,出了力,最后发现白忙了一场。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日常管理中有哪些误区?

草莓盛果期管理方法(草莓花果期大棚管理中经常犯的错误)(1)

疏花

盲目摘叶,过多留果

目前草莓刚刚上市,因量小而价高,很多朋友因为价高,开始大量留果,这样做会导致严重后果。因为果实会过多的消耗营养,那供给植株的养分就会相应减少,会影响草莓植株正常的生理活动,造成植株早衰,抗逆性下降。因此要合理疏花疏果能够减少营养的消耗,促进植株生长。生产上视植株生长情况,每个花序保留5-8个果,同时每株草莓留果个数还要考虑草莓品种、定植密度、土壤肥力等因素综合进行考虑。

我们为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大量摘除叶片,看上去是透光率增加了,但是却减少了光合作的的叶面积,总体上是降低了植株制造有机物的能力,因此在摘叶时一定要有个度,不可摘叶过多。花果期应根据植株和叶片的长势决定是否摘除。只要植株长势正常,叶片机能健全,满足通风透光的条件,就可摘不除叶片。相比之下,经常去老叶的苗子长得旺盛,而不去老叶的苗子开花反而多而且不断茬。不过这也因品种而异,日本品种的叶片数和留果数比例1.5~2:1时,草莓果实的品质好,产量高。甜查理就必须摘叶老叶来刺激花芽分化。其实要想提高光合作用,还可通过提高棚膜透光率、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等措施着手,摘叶只可作为辅助手段。

草莓盛果期管理方法(草莓花果期大棚管理中经常犯的错误)(2)

摘叶

盲目用肥,不考虑苗情

草莓根系浅,喜肥但不耐肥,因此施肥原则是基肥充足,平时因苗用肥,薄肥勤施。我们发现很多朋友一看,草莓开花挂果了,往往感觉草莓需要补充养份,就一个劲的追肥,冲施肥料太多,轻则造成植株旺长,影响果实膨大和着色,同时也会推迟二茬花芽分化,造成断茬,重则造成肥害,得不偿失。

如果此时苗偏弱小,可每亩用4-5公斤平衡型水溶肥及适量生根肥,叶面施用中微量元素肥,促进植株生长和花枝伸长。同时适当提高温度,保证水分的供应。

如果此时苗情中庸,不旺长不衰弱,可不用追肥,等坐果后在用肥也可以。可用追施一次高钾的水溶肥3-4公斤每亩,促进果实快速膨大。正常管理就可以。

如果此时出现旺长,可采取小水勤浇,通过控制棚内温度,夜间如果最低温度不低于5度,就不用关风口,白天温度高尽量把风口开大。最好棚温不超过28度来控制旺长,同时叶面可施入磷酸二氢钾和钙镁硼肥,促进植株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的状态。

草莓盛果期管理方法(草莓花果期大棚管理中经常犯的错误)(3)

防治病虫害

盲目用药,不注重预防

平时会收到很多朋友咨询,一上来就问这个病用什么药,而不是问怎样预防病害的发生,其实防治一切病虫害的法宝,就是预防。如灰霉病,一定要控制好大棚内的湿度,经常清理病残叶、花、果带出棚外销毁。不给病害产生的条件,那才是上上策。

生产上为保证病害防治效果,不少人采取了增加药剂浓度或增加喷药次数的办法,杀菌剂使用过量,由于冬季棚室密闭时间长,常会引起药害。这也是不可取的。

冬季连阴天气下,为避免喷药增加棚内湿度,应注意采用烟剂熏蒸或粉剂喷洒的办法。

草莓盛果期管理方法(草莓花果期大棚管理中经常犯的错误)(4)

根系

忽略根部管理

采摘期只重视果实和地上部份的生长,忽略了根系的管理。草莓的采收期比较长,而根系的生长也有新老更替特别果实采收期根系老化比较严重;其实在草莓的整个生长期都应该养好根系。

冬季温度低,根系活力弱,根系的养护一定要结合养根类产品,增强作物抗低温能力。微生物菌剂是一种活体肥料,含有大量的有益菌,是改土养根的好肥料。通过有益菌的生命活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消除板结、降低土壤盐害的目的;并通过有益菌的代谢产物(细胞分裂素、吲跺乙酸等)促进根系生长和壮苗,生物菌对根系有很大的保护和促生长作用,适量的生物菌肥可促进根系生长,同时可以在根际形成有益菌保护圈,抑制根部病害的发生。

关于草莓种植的任何问题,都可点左下角“了解更多”进入草莓社区交流提问,欢迎进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