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辨是否是正宗红糖(调查显示市面上绝大部分是假红糖)

今天终于要写红糖这篇科普了,从去年有位朋友在问怎样的红糖才算好?询问大家发的图片和盆友友们的讨论,才开始真正注意到:原来大家对红糖的理解这么五花八门,如此参差不齐,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怎么分辨是否是正宗红糖?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怎么分辨是否是正宗红糖(调查显示市面上绝大部分是假红糖)

怎么分辨是否是正宗红糖

今天终于要写红糖这篇科普了,从去年有位朋友在问怎样的红糖才算好?询问大家发的图片和盆友友们的讨论,才开始真正注意到:原来大家对红糖的理解这么五花八门,如此参差不齐。

而我们广大女性同胞又如此需要一块好红糖(其实男女老少都适合)。

说到红糖,除了产地(产地的土壤、空气、温度、湿度、气候变化…决定甘蔗的品质,甘蔗品质是红糖优劣的基础)、甘蔗品种、熬糖工艺、糖匠的经验、熬糖环境的卫生情况等等,都决定了一块红糖的最终品质。选再加工食品,能满意真的不易。

什么是红糖?

红糖:指带蜜的甘蔗成品糖,甘蔗经榨汁,浓缩形成的带蜜糖。(来自科普中国)先来讲讲几种很容易被我们混淆的疑似红糖叫法:赤砂糖、红砂糖、红糖、黑糖…从制作方法上认真区分只有两种,红糖(台湾和日本叫黑糖)和赤砂糖。

古法红糖

确定你买的是红糖不是赤砂糖?

传统红糖

传统红糖(traditional brown sugar),又名古法红糖、原生态红糖,是甘蔗榨汁后经石灰法清净处理(加入石灰,目的是为了产生泡沫,杂质会再一次随着泡沫浮在表面,在师傅们打捞泡沫去除杂质的时候,石灰被一并去除了,另外,200 公斤糖浆加的石灰是8-10克,大家自己算算,说什么靠石灰定型的真的不要再说了,显得很外行。)直接煮制而成,因未经分蜜处理,故含大量糖蜜,且整个过程不加入任何化学试剂及食品添加剂,所以完全保留了甘蔗原有的风味和营养物质(蔗糖、微量元素、矿物质等),古法红糖呈红褐色并具有特定的焦香气味。

赤砂糖

赤砂糖(refined brown granulated sugar),是采用亚硫酸法或碳酸法生产白砂糖过程中糖蜜未被完全分离的副产品,为棕红色或黄褐色的带蜜砂糖,但不具有特定气味。赤砂糖甜度高(遇到不少谧友说买的哪家哪家的红糖直接咬甜的齁死了,为什么叫东方巧克力,哪有不能直接咬着吃的巧克力)方便速溶,因带有一定的糖蜜,所以其颜色与红糖相似。红糖与赤砂糖为两个完全不 同种类的糖,前者属于非分蜜糖(non-centrifugal sugar, NCS),后者属于分蜜糖(centrifugal sugar)。

2015 年 6 月份进行的市场调研(数据来自 19 个地区,116 个糖业品牌,共 326 种红糖产品)结果显示:目前市面上 89.9 %的红糖是由赤砂糖冒充的。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市场存在着相当规模“赤砂糖 冒充红糖”的乱象,这种乱象存在的原因可能与红糖生产厂商产能落后、行业标准不完善及赤砂糖为开拓市场而盗用红糖之名有关。

以上文字来源于《食品科学》

关于红糖和赤砂糖的矿物质分析对比:

对比图

红糖只会来自于甘蔗本身,她保留了更多甘蔗的原始成分(上图大家看到的各种微量元素),而赤砂糖还不如一杯白糖水。

对比图

明明铁含量不高,为什么说红糖补血

巧家手工红糖

前段时间一位朋友说:看到一篇反红糖的文章,说红糖里面的铁含量什么的并不高,怎么补血、活血(按这个理论那喝铁汁、吃铁粉、喝动物血最补血)

中壹里面讲红糖补血,并不是说它本身富含铁等元素能直接补血(虽然巧家小碗红糖也含有不少铁元素),而是红糖“味甘”,甘入脾,能强健脾胃,提高脾胃的功能,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功能强健了,生化气血更加有力,就能起到间接补血的作用。

敲黑板的提醒: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功能正常,脾气上升有利心肺,胃气下降强有利肝肾,五脏六腑和谐通达,才能健康无虞。

另外,红糖中95%的糖分都属于蔗糖,还有部分葡萄糖、果糖等多种单糖和多糖类能量物质,都属于简单短链糖类,能很快地被人体消化吸收,加速细胞的代谢,迅速为细胞提供能量,也就是我们说的“东方巧克力”的意思。

红糖中除了含蔗糖、果糖之外,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钾、钠、锌等物质。

古法红糖

怎么才算是一块好的红糖?

红糖的物理性状被描述为“凝结如石,破之如沙”。也就是说,红糖制成之初,应为块状,切开内部有非常明显的沙纹,碾碎之后呈现沙粒状。

四步分辨一块好红糖

贴一张我买过的不同红糖的对比图,大家可以看看。

红糖对比图(第一张是古法手工红糖)

红关于红糖的日常用法,我还是秉承简单才能坚持的理念。

红糖姜水

红糖当归红枣窝蛋

加入养生汤

放一块在包里,感觉疲惫的时候直接嚼着吃。 放一块在包里,感觉疲惫的时候直接嚼着吃。

好啦,现在一起愉快的吃糖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