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内伦子用的啥胶片(川内伦子微光与颤栗)
“俳句是传播微光与颤栗的诗”
——安德烈·贝勒沙尔
谈到俳句时,法国诗人安德烈·贝勒沙尔曾留下如此感叹。
而日本摄影师川内伦子的作品,仿似正是这样传递着微光与颤栗的情绪的影像表现。
川内伦子(Rinko Kawauchi)出生于1972年,现居住于东京。2001年以三部曲形式出版了摄影集《Utatane》《花火》《花子》,正式出现在大众视线里,并于2002年获得第27届木村伊兵卫摄影奖,同年获日本摄影协会新人奖。这三本影集也奠定了她在当代日本乃至全球的摄影领域最具创新性新人之一的地位。
“我觉得摄影是最适合我的表达方式,你可以说它是一种具象与抽象的混合,在记录现实世界的同时又能兼顾自己的想象力与诗意的表现。”
Illuminance 2011
━━━━━━━━━━━━“树下肉丝、菜汤上,飘落樱花瓣。”
——松尾芭蕉
自我/细微
“我想拍下的是,人与人之间共拥的相通意识。”
在拍摄早期的代表作时,川内伦子时常使用一台Rolleiflex 3.5F配合近摄镜,将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事物记录在6×6的方画幅里。于是,那些我们不曾看到的,或者更多是我们看见却从不曾注意的细节景象,被一点点放大、定格到我们眼前。当那些被我们所忽视、所丢失的景象,被摄影师以独有的影像风格铺陈叙事开来,我们逐渐被打动、逐步开始思考,也在其中找寻到了自己心里的答案。
川内伦子对于拍摄的探索是从与自我的距离以及自我与世界的距离开始的。
摄影集《Utatane》所表达的便是摄影师的内部世界。“ 现在回过头来分析自己的作品,感觉自己是从一个非常狭窄的个人世界一步步地迈向外面的世界。《Utatane》所表现的就是自己内侧的狭小世界。封面那张用勺子舀西米露的照片,是我自己一只手拿着勺子,再用另一只手按下快门的。所以,我所拍的只不过是自己手掌之中的这种距离感。这本摄影集中的照片也正是在这一层意义上进行选择的。”
Utatane 2001
川内伦子的画面没有高色彩度,没有高对比度,以带着纯净空气感的画面将日常生活的一切温和地记录下来。题材也并非特别,一个裂开的西瓜、光线里的一台缝纫机,但川内伦子敏锐的感知力让一切平凡浸染了诗意也折射出光彩。于是,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带着暑气和清甜的夏日、一个忙碌又平常的午后。
Utatane 2001
在川内伦子的视觉世界里,色彩与光影让日常变得更为梦幻,在现实与梦境的边缘若隐若现。
murmuration 2010
Illuminance 2011
平凡的生活并非总是跌宕起伏,可简单质朴的日常事物的韧性却是平凡生活的魅力所在。当这一切被发掘被记录,我们在看见画面的一刻产生了情感的共颤。画面平淡,情绪可以深刻。
Cui Cui 2005
川内伦子说:“所谓摄影,并不是印刷,而是摄影家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捕捉瞬间的能力。即便不署名,别人也能一眼看出这是谁的作品,我也想拍出这样的照片。”也正是因此,即便是商业片,摄影师也拍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质。
川内伦子2004年拍摄的Cartier
“我喜欢聆听周围细小的声音,那些轻细的低语对我来说如若生命的救赎,自然而然地将我的目光引向那些细微的事物。在涩谷散步时,我会情不自禁地奔向一小束路边的野花,也许别人会感到奇怪,但是我自己却很中意这种安静的关注。”
━━━━━━━━━━━━“我知道这世界,本如露水般短暂。然而,然而。”
——小林一茶
瞬间/感觉
捕捉“当下的氛围和灵息”,是川内伦子作品中极为重要的本质。很多人觉得她用光特别,更多原因在于当她直对着光源拍照时,关注的并不仅是物体本身。
画面是生活的日常,所要表达的感受和信息却多是在照片之外了。
“我想我与摄影是非常有缘的吧。我非常喜欢‘剪切瞬间’,拍照这种行为,在某个层面是可以满足人的狩猎本能,给人带来满足感的。”生活中每一个微小的瞬间是怎样的美好,是少女的睫毛,是花开的刹那,是孩童的第一步,是透明的水柱。
the eyes, the ears 2005
“在拍HANABI的时候,我有很具体的思路,有意识的寻找日本夏日烟花大会的时间和地点,我想要从许多不同的视角拍摄烟花。”
HANABI 2001
但记录生活的瞬息,本是一件既美好又可怕的事。川内伦子也曾说,记录现实其实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因为每一个画面转瞬即逝,在这一瞬间之后,再不会出现这样的一瞬间。没有什么是可以抓住的。
AILA 2005
也正因为了这样瞬间感的捕捉,摄影师得以以视觉画面的方式调动其他感官的感受。我们仿佛在看见照片的刹那听到了少女的呐喊,听见了雷鸣,听见了玻璃的破碎,尝到了西瓜的冰甜。
AILA 2005
Cui Cui 2005
━━━━━━━━━━━━“寝中寂静,唯有银河流水声。”
——高滨虚子
自然/生死
川内伦子作品的瞬息性,常让观者开始思考人生的片片刻刻,甚至是一瞬间的生与死。
在川内伦子的视觉世界里,新生与死亡是时常出现的主体。但在川内伦子的镜头下,生命的巡回并非欢愉雀跃,也非沉痛惋哀,而是以世外的目光尊重并察觉生命,感受生命的无常且可贵。
Cui Cui 2005
AILA在土耳其语里是大家庭的意思。川内伦子拍摄这一系列的初衷是想要捕捉人与动物生产的瞬间,记录生命诞生与消亡的时刻。
AILA 2005
川内伦子也透过自然界的万物探索生命。她以孩童的目光观察世界,她的镜头也带着满溢的好奇心,睁大眼睛直面世界。
“人们常常说,我有一双孩子的眼睛,比如,我会长时间观察蚂蚁如何搬运砂糖,要不就是在躲雨的时候偷窥蜗牛的世界。从某个角度来说,我的确还保有孩童时的好奇与敏感。”
AILA 2005
Illuminance 2011
Semear 2007
“各种各样的人生体验,像沙子一般,一粒一粒沉淀在心底,这个过程是非常艰辛的,但,这就是我们人类的宿命。所以,我觉得我也应该在我的人生中,一边像落沙一样沉淀着自己的体验,一边将这些体验与自己的作品融合在一起。在我的内心,有一种矛盾的感情,即‘我想看的是照片之外的东西’。通过照片这种媒介,将这种感情抽象地表现出来,让这样的矛盾互相对立、竞争,我觉得非常的有意思。制作作品总是从懵懂的地方开始,最后从作品中获得答案,然后完成作品。”
对于个体生命独特气质的关注、对自然的敬仰、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好奇,让川内伦子捕捉到“照片之外的东西”,也因而感染了观众,让生死的主题超越了单纯的情绪维度,进入更深刻的生命体悟。
Semear 2007
The river embraced me 2016
2011年4月,在日本东北发生海啸后的一个月,川内伦子前往宫城县灾区进行拍摄。拍摄途中,一黑一白的一对鸽子吸引了她的注意,最终成为了2012年出版的摄影集《Light and Shadow》的主体。在这本摄影集里,川内伦子将灾后的破败景象与代表希望的鸽子放置在同一个画面中,在关于生命的探索中又加入了文化隐喻的元素,黑与白、光与影、阴与阳。
Light and Shadow 2012
━━━━━━━━━━━━“风起云涌,云涌云涌,步上白云。”
——种田山头火
能量/文明
从《AILA》起,川内伦子就开始逐步从向内自我探索进入向外探究世界的转变。2005年的《Cui Cui》是川内伦子花了十三年时间记录家族的作品集,“家族是我遇到的第一个社会”,对生活和家人的感悟让她以镜头探索生命循环。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就感觉自己是一步步地向外在世界迈进。单纯地经历各种经验,也许也会让自己成长吧。而完成作品的时候,就不能只局限于自己那个‘小我’的人生,也必须考虑那些存在于外在世界的共通意识。”
AILA 2005
Cui Cui 2005
2013年发表的《Ametsuchi》,是川内伦子从2008年开始的项目。Ametsuchi意味着天与地,在这一项目中,川内伦子用镜头记录着阿苏山野烧这个一年只有一日在特定场所进行的活动。野烧,即燃烧草场,在每年的二月末至三月第三周之间的某个周日进行,这一传统在阿苏山已有超过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其目的在于保存草原的原貌,在保证持续喂养牛群的同时也防止草植的过剩生长。
“燃烧草场是历代相传的仪式,动态的火焰的视觉冲击有一种超现实感,就像时间和空间被扭曲了,在这种感觉下,为了达到这样的感觉,我使用了长曝光来拍摄。无论是拍摄还是当时的环境,都有一种仪式感。”
Ametsuchi 2013
2008年起,川内伦子每年都会来到阿苏山拍摄。除拍摄野烧以外,她也会在不同的季节来到这里进行记录,蔓延开来的天、地、山、火、烟。
Ametsuchi 2013
第一次前往阿苏山的经历让川内伦子久久难忘:“大草原上熊熊燃烧的火焰产生了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超越了我的想象。亲眼见到大地被完全烧毁,让我产生一种幻觉,仿佛我也在燃烧。那是再生的感觉,就像我自己已经不存在了——然后我又新生了。”
在自然的能量面前,川内伦子保有着敬畏之心,怀着对自我与世界的感受和思考,以画面的形式对万物进行重构。
Ametsuchi 2013
“即便曾经到过其他更加遥远的国家,但在阿苏,让我第一次感觉到‘浩瀚星球中渺小的自己’,第一次感觉自己好像站在这颗行星上。我想感受的是‘在这里生活’以及‘自身的渺小性’这种感觉。在东京,这种感觉几乎是没有的,而来到阿苏,我所感觉到的就好像是去神社参拜一样,很新鲜。并且再一次抱着敬畏之心感受这一切。
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某颗星球的土地上,关于这一切的开始,我陷入了思索。大地是反映天空的镜子,而拍摄这面镜子的照片,就是连接天与地的锁链。而当黑暗到达最深处时,这意味着光明即将到来。”
Ametsuchi 2013
Ametsuchi中,川内伦子使用大画幅长曝光拍摄,形式从6×6cm中画幅底片开始向4×5'大画幅页片转变。这也是她从探索自我走向外在世界并探讨文化与文明的正式转变。
在《Halo》中,川内伦子进一步延伸了对世界的探索,时间的循环流转、自然的潜在模式、人类文明的仪式,在画面中缠绕。她拍摄了岛根县出云国南部沿海地区、中国河北省的新年庆祝打铁花传统活动、英格兰布莱顿海岸的鸟群……
Halo 2017
“《Halo》也有两种意思,一是佛像身后的背光一样发散的光伞,二是银河系中星团的一部分。这次拍摄的各种各样的颗粒也是一种隐喻。不只是这些,其实所有东西从远处看到的都是光的颗粒。”
Halo 2017
照片是不会骗人的。照片不仅只是“美丽”与“感动”,也有“不适”。在毫无心动体验的状态下拍摄的照片,不管装框再豪华、照片放得再大也是毫无意义的。相反,好的摄影作品表现出来的正是自己感受到的那些了不起的、有强烈冲击力的东西。我的这些体验与思考,全都通过我的照片表现出来。我觉得,最理想的是,更纯粹地去复制这个世界,淡化自己的“味道”。
撰稿 Mia
文字版权归属24HOURS
-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