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的检测结果可以告诉谁(藏着无数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故事)
文 / 郑亚文
编辑 / 屠雁飞
“艾滋病的好处是什么?”
这是一道,出现在广西某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试题卷上的考题。
两天前,奇葩试题在网络曝光。
与考场上,同学们难以启齿、无从下笔形成鲜明对比,在互联网上,它却引起了人们激烈讨论:艾滋病应该被正视,却不应该被歧视。
AIDS(艾滋病),也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之后,不断有同样的病例被发现。
在现实社会里,它可怕、神秘,又带着有色的道德审判。于是,很多“疑似者”开始在网络上,寻求关于它的印证、解决之道。
在天猫康爱多大药房“HIV试纸”的购买记录里,记着许多“疑似者”的心事,也见证着这些年,产品经理何婉玲对艾滋病的认识和转变。
月销3万多件的试纸
2013年,何婉玲就职的天猫店康爱多大药房,因为主打“计生用品”、“传染病试纸产品”等,计划扩张产品线。产品开发团队在淘宝上搜索“HIV试纸”,出现的单品并不多,销量也不可观。
就在当时,新闻里的报道引发大众关注:“中国已确诊的艾滋病患者人数,超过4万人。”“学生群体感染艾滋病的比例不断扩大。”……这让他们看到了“HIV试纸”在线上的发展前景。
在2014年,医药学专业出身的何婉玲,被分到了艾滋试纸项目。虽然有专业基础,但何婉玲内心对艾滋病还是心存忌惮。
那一年,何婉玲拓展了店里的“HIV试纸”SKU,将店铺做到了类目第一。她眼看着店里最火的一款“HIV试纸”日销量,从最初的几十单,到2014年卖到了300多单。如今,店里的这款试纸的月销量,已经超过3.5万件,直逼4万件。
爆发点在去年10月。一个热搜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热议,有位女生约会时,被人恶意传染了“艾滋病毒”。事后还收到男方寄来的“礼盒”,里面装着一件寿衣,还附带一张纸条,写着“欢迎加入艾滋病俱乐部”。
虽然后来被公安辟谣,称男方的血液里并没有携带“艾滋病毒”。但也把不少“潜水”的恐艾者(艾滋病恐惧症患者)“炸”了出来。
成千上百个顾客带着慌张和焦虑涌入店里咨询。恐惧感的驱使下,他们在检测过程中,都需要客服一步步指导,唯恐自己操作时,有环节出错,导致检测结果有误。
有不少顾客还会一次性购买多个种类的试纸,诸如乙肝试纸、梅毒试纸等。所以,客服通常会花大量的时间和顾客聊天,一一做指导。
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客服的成交率相当高。“只要咨询过客服的消费者,基本最后都会下单。因为有需求,他们才会搜索产品,才会提问。”
除了做客服 还要做心理导师
买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试纸的准确性,以及万一自己出现了“疑似”艾滋病症状,该怎么办?恐惧,焦急,害怕,是客服们从买家那里最常感受到的情绪。
小朵(化名)在一家天猫药房做了2年客服,店里销售着计生用品、隐形眼镜、验孕用品、传染病试纸等。
每天,她都要接待200-300名消费者。逢节假日,店里访问量骤增,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日接待量达500多人。而这些客人中,来咨询HIV试纸的人占比最高。他们抛出的问题,小朵现在已见怪不怪。
“昨天被灌醉了,可能有过高危行为,我很害怕,该怎么办?”
“我还是学生,在网上认识了一个人,我们约过一次,但我不确定他是不是阳性,需要测试吗?”
小朵经常会收到类似的疑问。“很多人是在高危性行为后,发现了对方是‘艾滋病毒’携带者。来询问的时候,他们总是语气慌张,还容易打错字。当然,也有一些是对家庭不忠,私生活混乱的。”
此外,还有人是因为看了新闻和热搜,精神紧张,患了“恐艾症”。因此,除了回复顾客的疑问,小朵还要给他们做心理疏导,安抚他们的情绪。
眼下的工作,小朵已经能应付自如了。然而在两年多前,小朵也曾是一名“恐艾者”。
初上岗时,她做了不少心理建设。即使知道传染条件只有三个:“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但她心里多少仍有些隔膜,“有时候脑子里竟然闪过奇怪的想法——感觉隔着电脑屏幕都可能被传染。”
白天,小朵是买家的“树洞”,吸收着消费者的故事。但一到晚上,只要躺在床上,她就抑制不住地乱想。“我会不会被感染?”“会不会有人恶意传播病毒,我一个不小心感染上了?”“我要不也买个试纸检测一下?”
回想起那段时间,小朵慢慢意识到,实际上自己并不是害怕被传染。而是在深入地了解一个完全陌生的群体、一种完全陌生的疾病时,出现了“排异反应”。
“阴性”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词语
让小朵在心理上彻底转变的事,发生在她上岗后2个月。一天晚上10点,小朵正准备下班,旺旺的对话框不停地闪动。
“害怕得很,我大学还没毕业,我不想得病。”
“你这试纸准确吗?如果检测结果是阳性,我就不活了。”
一个消费者连续给小朵发了好几条消息。此前,小朵碰到的消费者虽然带着情绪,但还是想购买产品。这样一上来就倾诉心情的消费者,她还是第一次遇到。
交谈中,她才了解到,这个消费者已经在店里自行购买了HIV试纸,但收到货之后,他不敢测试。
那是一位同性恋消费者。在学校时,他常常觉得自己格格不入,甚至觉得自己是异类。一次,在同志软件上,他认识了一个职场人,两人网聊了半年后,决定见面。在二人发生关系后,对方却一声不响地消失了。
他想起网上有关艾滋病的新闻,有人自己感染了HIV,企图报复社会,便将病毒恶意传染给其他人。
“很慌,拆快递的时候,全身都在发抖。我不敢测试,怎么办?”
小朵尝试用培训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安抚对方。鼓励他按照正确的方式做测试,不断强调“艾滋病的感染概率非常小。”
消费者在小朵的建议下,战战兢兢地拍下自己的每一步动作,通过旺旺传给小朵检查,确定操作步骤无误之后,等待检测结果。“等待的时间有15分钟,那是最漫长的15分钟。他不断讲着他的故事,像是在等待判决。”
15分钟后,检测试纸上的一条红杠,让小朵松了一口气。这意味着对方基本是“HIV阴性”,并没有感染“艾滋病毒”。
小朵发现,自己没有被“艾滋病”吓到,相反,她在安抚消费者的过程中得到了成就感。“看到别人检测的结果是阴性,然后不断向我道谢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欣慰,觉得‘阴性’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词语。”
藏着无数故事的评论区
出于工作需要,何婉玲会经常查看产品链接里的评价。在这里,她窥到了无数个灵魂的内心世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人强颜欢笑,转身又偷偷在淘宝上买“HIV试纸”检测。
有人测出“两条红杠”,后悔当初的冲动之举,绝望地在评论区写下自己的故事,奉劝其他人自爱。
也有人经历了爱人背叛,虽然明知自己未感染,还是忍不住每个月来店里下单。花了不少钱,换来无数个“阴性”,内心的恐惧感却始终无法消弭。
而更多的人,是在经历了惶恐不安后,才发现是虚惊一场,在评论区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活着、好好爱家人。
在熟人社会、社交平台上难以启齿的话,不敢表达的情感,他们倾诉在了淘宝评论区。在这里,他们可以匿名畅所欲言。
“献血后,血站告诉我血液有问题,那一刻,如临深渊,每天都在忐忑中度过。一次性下单了4盒试纸,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全身都在发抖,手忙脚乱地打开试纸,无一例外都是阳性。世界崩塌了,灵魂已经不在了……”
一位消费者在评论区写到,但在他的评论下,一大波消费者回复他,鼓励他:“艾滋病毒是可以药物控制的。”“坚强地活下去。”……
也有人在评论区,庆幸自己劫后余生。“感谢老天不杀之恩,回去抱抱老婆孩子。”“希望大家都是阴性,往后余生都好好活下去。”“人生中最忐忑的15分钟,还好老天给我机会活下去,大家也要有信心。”
“事实上,1000个在店里购买试纸的人,测试结果为阳性的,可能不超过10人。”何婉玲说,几年时间的知识补充,让她对艾滋病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观。感染艾滋病并不恐怖,可怕的是不积极治疗。在医疗行业,早已普遍将它认定为慢性病。虽然目前还无法根治,但却可以靠终生服药来控制和维持病情。在给客服培训时,她最常说到的一点,就是希望人们对艾滋病不要有过分的恐慌。
一张“HIV试纸”,判定生死,拷问人性。
康爱多大药房的天猫店,藏着现实中最强烈、最真实的众生相。被爱人背叛的心碎和绝望;突破伦理边界的后怕和侥幸;一夜激情后的空虚和恐惧;一次事故下的脆弱和无耐。
在说不清的“防艾”和“恐艾”情绪下,多少人通过线上药房,开始科学、客观地认识它,了解它。透过旺旺,客服小朵又为多少买家带去一些医学知识和心灵安慰。
许多年前,肺结核也如当前的艾滋病一样,是不治之症。或许有一天,艾滋病也能像它一样,被正视,被治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