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金融科技创新赛道(群雄逐鹿资本助赢)

自行业监管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落下,持牌金融机构、BigTech巨头和FinTech创业创新公司,纷纷摩拳擦掌,群雄逐鹿逐步拉开金融数字化阵仗。煮酒论英雄,还看今朝!未来金融科技的生态如何?持牌金融机构如何利用金融科技高筑行业竞争壁垒?民营金融科技在严监管下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如何?哪些创业创新FinTech公司将脱颖而出成为业内黑马?

群雄逐鹿、资本助赢!4月9日,计世高科、中新公司主办,决策者智库承办的“数智行·江岛之芯”—金融科技新生态专场,集结众多持牌金融机构、海内外FinTech机构负责人和投资机构,畅聊金融科技新生态!

拓展金融科技创新赛道(群雄逐鹿资本助赢)(1)

主持嘉宾:

吴怡辛,董事,利弗莫尔证券有限公司

对话嘉宾:

卢宏,副主任,江苏南京生态科技岛开发区管委会

裴胜坤,新金融事业部总经理,中国计算机世界出版服务公司

柏杨,合伙人、COO,文因互联

01

问题一:未来3-5年,在中国数字化机器人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和达到的效果会是怎样?

柏杨(合伙人、COO,文因互联):数字化机器人RPA其实在中国已经开始有了发展,实际上它是一个资源调配的问题。按照它在金融行业中人机协作的发展程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RPA1.0,是一个脚本的自动化,实现数据从一个系统到另外一个系统的迁移;现在已经到了RPA2.0,大量的结构化数据存储在PDF文件里,目前只能靠人去看,这些数据机器是读不懂的,我们公司在这个阶段也是帮助机器去理解这些文档,代替大量的人工劳动;未来3-5年会发展到RPA3.0,它会发展到什么阶段呢?我觉得是一个自动化脑的过程,当你把大量的数据解放出来结构化之后,加上业务规则,即从单纯的脚本到RPA2.0加上NLP技术,到RPA3.0加上知识图谱和推理机的技术,整个系统就变得智能化,可以代替人去做比较智能的事情,比如风控和营销,从只能由专家去做到现在机器也可以做,这是我觉得未来3-5年的发展的一个畅想。

02

问题二:监管机构最近几年密集出台了很多监管细则,有涉及整个资管行业的,也有针对特定的领域,例如大数据;再加上蚂蚁上市的遇挫,京东数科也终止了科创板的上市申请。从投资方的视角,金融科技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的投资生态是怎样的?

裴胜坤(新金融事业部总经理,中国计算机世界出版服务公司):感谢主办方,感谢各位来到今天论坛的嘉宾,大家好!我有15年的金融行业从业经验,之后去了媒体做投资方面的工作。从去年开始,监管就已经非常严格,最近我们也会发现,这种趋严从对传统金融机构的严格衍生到了金融科技领域,对金融科技的监管的态势也要纳入到监管范围内。我把中国的金融监管分了个阶段,那么从去年开始,金融行业真正在监管范围内被打回到了十年前的原型,也就是说2010年金融行业是什么样,现在我们再看,金融行业所能做的事情还是什么样。但是有一点不太一样的是,互联网科技经历了10年的发展,已经不再是10年前了,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10年前使用网银是很方便的,但是到今天为止,移动支付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所以,在新的态势下,金融科技的发展面临和监管的结合,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应对?这个趋势不仅是对金融科技的投资层面提出了挑战,对监管也是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所以监管做了一些应对措施,比如我先一刀切,之后我再在行业里面去扶持和发展一些能对我们生活和监管有益的一些机构。所以从投资的角度来讲,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能够让人们生活有改变并且可以避开监管红线的一些金融科技企业,这是我们更关注的;第二个从科技的角度来讲,科技一直是一个支撑,科技要回归科技的本色,金融也要回归金融的本色,这是监管重点关注的。当科技企业去做金融创新,当金融和科技以及互联网结合到一起,已经没有地域限制的时候,监管就无法触及到更深的层面,这样就会造成整个金融行业的一个混乱的状态,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从监管的层面来说金融要回归金融的本色,科技也要回到科技作为支撑的本色,这也是我们在投资的过程当中去选标的的时候主要关注的方面。因为企业一旦触及监管红线,对于投资人来说就是极大的风险。

03

问题三:京津冀、长三角、大亚湾区以及其他的大型城市群都在积极吸引金融科技企业落地,未来3-5年,金融科技企业在选择落地城市时的排序大概是怎样的?南京在排序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卢宏(副主任,江苏南京生态科技岛开发区管委会):从区域划分来讲,南京其实是可以紧盯上海的,而不是和京津冀、大亚湾区进行排序比较。上海和南京是有双城记的概念,不管是科技资源、金融资源和人才资源,双向流动是越来越频繁。各个城市群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北京拥有首都资源,拥有一些大型的央企,这是它特殊的资源;天津拥有港口和传统化工产业的加持,它也会围绕这些产业去做布局。科技其实也是需要和产业结合,和当地的业务群和生态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亚湾这块,横琴和澳门的互动是非常频繁的,它主打的是外向型的发展模式,它的金融科技企业的发展一定也会打上外向型的色彩。它会围绕客户的拓展,围绕金融企业的自身能力和运营能力去打造,所以大亚湾的发展也一定是围绕区域拓展来进行的。

从江苏南京生态科技岛的层面来说,目前市委市政府对建邺区的定位是东部的金融中心。这是源于建邺区有十几年的积累,不管是持牌的金融机构,还是基金的募集量,以及包括一些相关的金融科技的外围产业都有了积累,经过后续更多的努力,作为金融中心它的影响力一定会越来越深远;南京的科教资源也很丰富,建邺区也是数字经济的高地,全国的头部数字经济企业,三分之二已经在建邺区落地,例如小米,阿里巴巴,哔哩哔哩等等。数字经济在建邺区的落地的,例如生态科技岛上有工信部的项目,也有华泰证券打造的金融科技的数字产业经济。后续岛上的信息科技的自身力量会越来越强大,整体来说,南京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后续发展潜力是巨大的,我们的目标是争一流。

04

问题四:相较国际友商,您觉得我国的金融科技在哪些领域有天然的创新和优势?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金融科技在国际合作上有哪些机会?

柏杨(合伙人、COO,文因互联):

国外的支票系统比较发达,但中国的金融科技弯道超车。例如移动支付。以及RPA技术。海外的PDF信息识别、整理、搜索等技术,完全没有国内发达。

裴胜坤(新金融事业部总经理,中国计算机世界出版服务公司):

科技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硬科技,一个是软科技。我们在硬科技方面是落后的,例如存储、芯片和半导体,落后的相对较多,但是在软科技领域,我们是走在前面的。在最近的十年,我们确确实实是超过了欧美国家,例如我的国外的朋友回到国内后,感慨国内的生活太方便了,有了手机什么都能干,而在国外是不可能的。软科技里面走在前列的,也是去年我在速擎软件做投资的时候,接触到的科技领域的一个转变,就是SaaS,这也是我们在跟国外的软件公司竞争的时候的一个难点。目前打市场很难,因为国内有一个弊端就是IDC数据中心建设非常慢,导致数据安全成为隐患,尤其目前移动支付超出了硬件基础,基础没有打好,而SaaS软件层却已经做得很牛,这是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05

问题五:由蚂蚁上市遇阻出发,思考我国未来的民营金融科技企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如何?

卢宏(副主任,江苏南京生态科技岛开发区管委会):第一个层面,蚂蚁上市遇阻是监管层面的个案,不应该过多去分析背后的原因或深远的影响。从发展的空间来说,金融科技发展的空间是巨大的,相应的政策是与时俱进不断变化的。未来,监管层或智囊团在反复地推演之后,在政策完善之后,会不会给予更多指南性的规划,使大家更有目标,更有规则意识,使更多的民营科技企业可以上市,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第二个层面,从企业的发展环境来讲,目前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意识非常强,未来一定会把金融科技产业做大做强。同时国内有广大的消费市场,不管是企业层面,还是C端用户,对于新科技的应用都充满了好奇心,在这点上国外的商务环境是不如国内的。国内每个人都是新科技的代言人,充满了好奇心,这是我们将来生产力迸发的绝好的基础,有了强大的土壤,民营金融科技企业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更多活动

拓展金融科技创新赛道(群雄逐鹿资本助赢)(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