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将相和知识点(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知识点)
知识点
01
我会写
召zhào(召集、召开、号召)
臣chén(大臣、臣服、忠臣)
议yì(会议、议论、不可思议)
宫gōng(皇宫、宫殿、宫廷)
献xiàn(奉献、献出、贡献)
诺nuò(诺言、承诺、一诺千金)
典diǎn(典礼、字典、典范)
抄chāo(抄写、抄家、抄小路)
罪zuì(犯罪、罪人、罪过)
怯qiè(胆怯、怯场、怯弱)
拒jù(拒绝、抗拒、拒之门外)
荆jīng(荆条、紫荆花、负荆请罪)
02
我会认
壁bì(墙壁、和氏璧、完璧归赵)
蔺 lìn(姓蔺、马蔺、蔺舌)
强qiáng(强迫、强壮、强大)
划huà(划分、规划、比划)
廉 lián(廉洁、清廉、廉正)
抵dǐ(抵抗、抵御、抵挡)
御yù(防御、抵御)
辞cí(推辞、告辞、辞旧迎新)
辱rǔ(侮辱、羞辱、奇耻大辱)
擅shàn(擅长、擅自、擅离职守)
卿qīng(爱卿、公卿、上卿)
削xuē(削弱、剥削)
袍páo(旗袍、战袍、袍子)
03
多音字
将jiàng(将领)jiāng(将来)
强qiǎng(勉强)qiáng(强大)jiàng(倔强)
划huà(计划)huá(划船)
当dāng(当心)dàng(上当)
削xuē(剥削)xiāo(削苹果)
04
近义词
隆重一一庄重 胆怯一一胆小 抵御一一抵抗
推辞一一推卸 侮辱一一污辱 拒绝一一谢绝
能耐一一本敢 削弱一一减弱 理直气壮一一义正词严
同心协力一一齐心协力
05
反义词
允诺一一拒绝 胆怯一一勇敢 抵御一一进攻
推辞一一接受 削弱一一增强
理直气壮一一理屈词穷 同心协力一一离心离德
06
理解词语
召集:通知人们聚集起来。文中指赵王通知大臣们聚集起来。
隆重:盛大庄重。文中指蔺相如要求交换和氏璧时举行一个盛大庄重的仪式。
胆怯:胆小;缺少勇气。
拒绝:不接受,文中指秦王不接受蔺相如的要求。
诸位:人称代词。对所指的若干人的尊称。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做事有气势或心里无愧,无所畏惧。
无价之宝:指极珍贵的东西。文中指“和氏璧”是稀有的宝玉。
完璧归赵:现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文中指蔺相如派人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赵国。
攻无不克:只要攻打,没有打不下来的。形容英勇善战,所向无敌。也比喻能力高强,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文中指廉颇善于打仗,百战百胜。
负荆请罪:现表示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本课指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文中指廉颇和蔺相如共同努力保卫赵国。
07
句子解析
1.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根本无诚意拿城换玉,就上前一步,故意说璧上有瑕,巧妙地将和氏璧要回手中。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璧当时在秦王手里,硬上去夺,既失礼,秦王左右也会上来阻拦;直接指出秦王的无信讨还和氏璧,秦王非但不承认不还璧,还会指责蔺相如无理和小家子气;此时的蔺相如充分看透了秦王的心理,即对和氏璧的好奇和喜爱的心理,蔺相如顺其心理,做法又合情合理,利令智昏的秦王怎能不上当。
2.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
“理直气壮”,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真是手中有璧,心中有底。蔺相如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于是抓住秦王喜欢璧的心理,威胁秦王,吓唬秦王。一个“撞”字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也可看出他的才智过人。
3.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
在秦王假意答应给城后,蔺相如又提出举行授璧典礼的主意,既赢得把璧送回赵国的时间,又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秦王以城换璧的事是真是假,他说话是不是算数。由此看出蔺相如做事考虑得非常周全,一点空子不留给秦王。
4.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蔺相如非常聪明,派人把璧送回赵国,先发制人。假如秦王一生气,真杀了他,也保证了和氏璧完好归赵。在这种场合,秦王不敢杀他,只好把他送回赵国。蔺相如在赵国危难之时,群臣无策之际挺身而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变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看出他机智勇敢、做事果断、不畏强暴的性格。
5.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这是廉颇在蔺相如位居其上后的认识,这一认识是将相不和的原因,他言辞无礼,充满不满情绪。廉颇英勇善战,战功赫赫,这是实情。在“渑池之会”中维护国家尊严也有他一半功劳,因为“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但是,对于蔺相如的认识,却失之偏颇。蔺相如虽没有持刀作战,但他的唇枪舌剑,同样为赵国保住了尊严。何况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中,他都是以性命来逼秦王,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可以说,蔺相如也堪称一员猛将,只不过他出入的是没有刀光剑影的战场,但战斗同样是惊心动魄的。
6.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这段话说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国家着想。另一层意思是说将相和与不和与国家安危的关系: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突出了廉颇、蔺相如在赵国的地位,同时也表现了秦国不敢攻打赵国的原因。这几句话,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7.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廉颇听到了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自己却居功自傲,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真不应该,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里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
08
问题归纳
1.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失和,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言归于好?
是因为廉颇认为自己立过大功却位于蔺相如之下,所以不服.廉颇知道了蔺相如顾全大局,为国家利益着想,所以负荆请罪,两人和好。
2.你从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身上学到了什么品质?
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全大局、心胸宽广、热爱国家。廉颇:英勇善战、坦率直爽、以国家利益为重、知错必改。
3.蔺相如在哪两件事上立了功?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4.蔺相如被封为上卿后,廉颇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廉颇认为自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许多大功,而蔺相如却只凭一张嘴,官职就在他之上,很是不服气,就说碰见蔺相如会给他个下不了台。
5.蔺相如是怎样对待廉颇的不服气的?
处处回避廉颇,躲着廉颇,不和他发生正面冲突。
6.结果如何?
廉颇上门负荆请罪,俩人和好,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09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写“完璧归赵”的故事。
第二部分(第11-15自然段)写“渑池之会”的故事。
第三部分(第16-18自然段)写了“负荆请罪”的故事。
10
课文主题
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及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11
教材课后习题
3.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战国时,赵国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面,使赵王免受侮辱。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功劳,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对此不服,而故意向蔺相如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局为重,始终忍让,并向门客们解释自己忍让的原因。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话后,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于是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4.蔺相如、廉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
蔺相如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全大局、宽宏大量;廉颇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勇武过人、生性耿直、知错能改、忠君爱国。从蔺相如故意说和氏璧有点儿缺陷从而成功从秦王手中取回和氏璧、取回璧后让手下人化了装将璧先送回赵国,可见他十分机智;从蔺相如宁可与和氏璧一起撞在柱子上也不肯把璧交给秦王,可见他十分勇敢;从蔺相如在渑池会面上强硬要求秦王为赵王击缶,可见他不畏强暴;从廉颇放话要让蔺相如下不了台,蔺相如为了不使将相不和导致国家力量被削弱而避免与廉颇相见,可看出蔺相如顾全大局;从廉颇负荆请罪时蔺相如不仅没有责怪廉颇,反而连忙出来迎接廉颇,可见他宽宏大量。从秦王知道廉颇在边境上作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就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可以从侧面看出廉颇勇武过人;从廉颇说要让蔺相如下不了台可见他生性耿直;从廉颇知道蔺相如避让自己的理由后,为了与蔺相如共同保卫赵国而主动负荆请罪,可见他知错能改、忠君爱国。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