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十个小时(十个宝宝八个黄)

宝妈A问:医生您好,我家宝宝足月出生第四天黄疸值16我们没有住院治疗,到第七天期间有嗜睡症状,第七天偶有凝视,胆红素到339,住院蓝光治疗,核磁共振显示:双侧苍白球对称性T1信号增高,高胆红素血症不除外。排除了溶血性黄疸,第12天胆红素239。想咨询您核磁共振结果对小孩大脑有影响吗?会有后遗症吗?为什么蓝光治疗多日胆红素还是居高不下?谢谢您!

宝宝十个小时(十个宝宝八个黄)(1)

鲍教授回答:家长你好,我先说一下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新生儿早期特别是7天以内的新生儿,黄疸进行性加重,面部躯干、四肢皮肤明显黄染,血浆胆红素明显增高,足月儿超过20mg/dl(342μmol/L),早产儿超过17mg/dl的基础上,出现精神萎靡、厌食、反应低下、惊厥、尖叫、角弓反张等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可诊断胆红素脑病。

临床上根据神经系统的症状将胆红素脑病分为四期。第1~3期出现在新生儿早期,第4期在新生儿期以后出现。分期如下。

1.警告期 表现为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和肌张力减退。大多数黄疸突然明显加深。历时12~24小时。

2.痉挛期 轻者仅两眼凝视,阵发性肌张力增高;重者两手握拳、前臂内旋,角弓反张、有时尖声哭叫。持续约12~24小时。

3.恢复期 大都于第1周末,首先吸吮力和对外界的反应逐渐恢复,继而痉挛逐渐减轻、消失,历时2周左右。

4.后遗症期 常出现于生后2个月或更晚。表现为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耳聋、智力障碍或牙釉质发育不良等。

你家宝宝没有及时住院,胆红素值最高339,基本就在临界点了,有嗜睡和凝视症状,符合部分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核磁双侧苍白球对称性T1信号增高是胆红素脑病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目前情况不容乐观,但还不能完全确定,需要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及时复查核磁。胆红素脑病容易遗留智力低下、手足徐动、听觉障碍、抽搐等后遗症,后遗症的程度可大可小,在生理指征平稳后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对患儿的大运动,语言,认知等进行干预,尽最大可能让孩子恢复。当前胆红素239还是没到安全值,需要继续照蓝光,胆红素脑病原因较复杂,有时可能是综合因素,如果排除了溶血性黄疸,还有可能是低白蛋白血症、血-脑屏障功能障碍等。

宝宝十个小时(十个宝宝八个黄)(2)

宝妈B问:我家宝宝42天了,昨天发现有黄疸,今天好像有点比昨天多了,怎么办呀?

鲍教授回答:您提到宝宝出现了黄疸,那么具体数值是多少?宝宝黄疸的问题,建议是要采取抽静脉血的方式最为准确,经皮测胆的值会有误差,临床不建议使用。如果宝宝总胆红素高于15mg/dl可能是病理性黄疸,是需要及时就诊的。

排除了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多是生理性或者母乳性黄疸,一般无需治疗,慢慢会消退。 对于母乳性黄疸来说,一般存在时间比较长,甚至会长达3-4个月,一般情况下母乳性黄疸不会太高,对宝宝不会产生什么不良影响。黄疸是由于体内的胆红素淤积导致的,而排出胆红素最好的办法就是排便,所以保证宝宝的规律的排便是降低黄疸值最好的办法 。家长平时可以给宝宝顺时针打圈按摩下小肚子,或者让宝宝多趴一趴,这些对于宝宝排便有帮助。平时家长可以带宝宝多晒晒太阳(隔着玻璃晒),对于退黄也有一定的效果。

宝宝十个小时(十个宝宝八个黄)(3)

宝妈C问:鲍奶奶你好!我家女宝,1个月25天了,一直母乳喂养黄疸未退检查在总胆红素是86高,还是不正常的。我试了停母乳牛奶她不喝。问您该怎么办?会不会影响以后脑发育? 我还有个问题,宝宝室缺房缺平时习惯爱哭,对心脏影响可好?望听到您的答案。

鲍教授回答:查看了宝宝的化验单,总胆红素86,不是特别严重。但是其他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或下降,不知道宝宝现在状态如何?精神好么?排便颜色发白吗?建议是要结合宝宝的临床表现,咨询下医生是不是病理性黄疸,如果不是就不用担心。不会影响脑发育的。

排除了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多是生理性或者母乳性黄疸,一般无需治疗,慢慢会消退。 对于母乳性黄疸来说,一般存在时间比较长,甚至会长达3-4个月,一般情况下母乳性黄疸不会太高,对宝宝不会产生什么不良影响。母乳性黄疸的判定,孩子吃母乳,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小宝宝宝的营养来源就是母乳或者配方粉,不吃奶粉,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适当拉长喂奶间隔,让宝宝十分饥饿的时候再喂。

黄疸是由于体内的胆红素淤积导致的,而排出胆红素最好的办法就是排便,所以保证宝宝的规律的排便是降低黄疸值最好的办法 。家长平时可以给宝宝顺时针打圈按摩下小肚子,或者让宝宝多趴一趴,这些对于宝宝排便有帮助。平时家长可以带宝宝多晒晒太阳(隔着玻璃晒),对于退黄也有一定的效果。定期复查黄疸值。宝宝室缺房缺,当孩子感冒和哭泣,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孩子感冒和哭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