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鉴赏清平乐会昌(毛泽东诗词鉴赏清平乐会昌)

清平乐

会 昌

一九三四年夏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

毛泽东诗词鉴赏清平乐会昌(毛泽东诗词鉴赏清平乐会昌)(1)

【注释】

[会昌]县名,在江西省东南部,东连福建省,南经寻乌县通广东省。早在1929年,毛泽东为开辟赣南根据地,就率领红军到过会昌,以后又常途经和居住在这里。这首词是1934年夏天作者在中共粤赣省委所在地会昌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时所作。

[莫道君行早]旧谚:“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这里是说部队战士是早行人。

[踏遍青山人未老】作者自注:“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的心境。”本句的“人”和上句的“君”,都指作者自己。本句表露,作者在政治上受压的情况下,仍然十分关心党和红军的命运,竭力挽救危局,并充满自信。

[这边)指中央革命根据地南线。

[会昌城外高峰】指会昌城西北的会昌山,又名奥山岭。作者在60年代曾回忆说:会昌有高山,天不亮我就去良山。

[颠连直接东溟(ming明)】颠连,山峰相连,起伙不断。东溟,指东海。

[南粤】古代地名,也叫南越,在今广东、广西一带、这里指广东。

[郁郁葱葱]指树木苍翠茂密,景色浓郁,令人都郁闷。

【考辨】

这首词作者留存的手迹,现在所见有六件,其中有三件作“从者指看南粤”,有三件作“战士指看南粤”。

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形势险恶,几十万敌军向以瑞金为中心的地区逼近,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面临战略转移的危局。同年夏天,作者在中共粤赣省委所在地会昌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特别是亲临中央革命根据地南线红军二十二师,引导部队抵制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使南线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新局面。7月23日天不亮,作者带领粵赣省委干部(即从者)和警卫员(即战士)去登会昌山。此词是写了登山的所见所感。1958年12月21日,作者对此词“踏遍青山人未老”句写了一条批注:“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的心境。”这条批注是理解这首词的一把钥匙。现在对这首词的注释和赏析,往往同这条批注的精神不尽相符。例如,“东方欲晓”,有论者解作给人以充满希望和追求的情绪;“风景这边独好”,有论者解作是对红军所创建起来的革命根据地的赞歌;“更加郁郁葱葱”,有论者解作咏唱了气象壮美,显示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按照这样的理解和解释,此词怎么能表露作者“心情又是郁闷的”呢?其实,“东方欲晓”,是黎明前一种暗淡的景色,是作者心情在词中的折射;“风景这边独好”,是独指中央革命根据地南线形势较好,言下之意整个中央革命根据地特别是北线形势危急;“郁郁葱葱”,指景色浓郁而迷蒙。这首词是对“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射指责,和对危急形势的深沉思考。同时,从“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这样的诗句,透露了作者坚定的革命精神和他对挽救危局、引导革命走向胜利的强烈自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