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圣子(第148章节.龙婴中旨)

螺呗一时得到青藜学士的真传,说道:“古人手是温的,额头是凉的,阴阳是相通的,用气如用道,而得其志,吃苦如吃补今人用道如用气,血不通而堵,气不通而毒,学不通又堵又毒,而丧其志,吃补如吃苦”,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第597章圣子?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第597章圣子(第148章节.龙婴中旨)

第597章圣子

螺呗一时得到青藜学士的真传,说道:“古人手是温的,额头是凉的,阴阳是相通的,用气如用道,而得其志,吃苦如吃补。今人用道如用气,血不通而堵,气不通而毒,学不通又堵又毒,而丧其志,吃补如吃苦。”

“暮阳兄,是这么说吗?”

迟暮阳点点头,说道:“用道之人,不露其用,福滋万物,归功无有,神融业茂,灵庆悠长。用气之人,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所苦不为俗之所乐,不为举群趣者,如将不得己,己不得其乐,乐不得其己,亦如乐而无果,人人谓之大苦。”

“那何为志了?”

“夫志,气之帅也,体之充也。何以持其志,无暴其气,人活一口气,善养浩然之气。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实乃馁也,越活越没有骨气和志气,上气不接下气,人人喊累,益无知也,益无志矣。”

“那何又为气了?”

“直大无刚,以直养而无害,配义与道,塞于天地间,集益所生,无害于三才。”

“现代人远比古人高明,科技也发达,为何古代人人皆知,今日一无所知了?”

“古人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当今的人们‘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固强以为悦,皆以力服人,是自求祸也,而永言配命,福祸无不自求。以前的人像牌坊,任何人都可观、乐观、童观,人人看得见普世价值,利涉大川。现在的人像仿牌,醉心于成功和失败的表象,将人性妖孽化,依靠法律,无事惹事,有事怕事,乌飞兔走,很难收拾。”

“士农工商,耕种嫁娶,以至为帝,莫非取自于人,而人有学问,犹同人要饮食。暮阳兄法效天地,故事半古之人,怎么说的都是些不仁不智不礼不义的话了?”

“世上先有饮食,后有学问,越吃越会吃,越吃越高级,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从吃生的到吃熟的,再到吃精吃脍炙的,是不是学问?学问是从大自然中感悟出来的,可谓贤贤易色,而智足以知圣人,犹不足与君比饮食,是不是很奇怪?如此虽有智慧不知乘势,虽有鎡基不知待时。这种教育摇唇鼓舌,只栽培了一些宰我和子贡善为说辞,岂能培养‘莫大乎与人为善’的君子了?”

“宰我和子贡这样的人善为说辞,而流言止于智者,其他人不会分辨吗?大家岂能都做个欺软怕硬,助长这些人的气焰积毁销骨。”

“世上还有伯夷之属,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还有柳下惠之类,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袒裼裸裎于我侧。此二者不达目的,皆以一己之力而愤世嫉俗,如此巧佞甚,私心重,狭隘且不恭,不屑与人为善,一味地做一只官仓老鼠,仿佛遗世忘累。这样的人超超玄著,就太多了。”

“人,孤标傲世,吃饱忘性,得意忘形,只有资格过小康的生活啊!”

“人亦有言,不吐不茹,刍荛之言都可以说出圣人之理,割草打柴都能奉天行道。处尊养贵,人之所欲,即便贵为天之子,拥有一切也不足以解忧。何况人有生死,不是老天爷为了省事,而是弘扬自然之道。”

“老天爷!老天爷是谁?我怎么不认识。”

“在地,有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都是人活着的时候在一个地方行善积德,死后就成为了一方神祇。在天,中华民族把上苍叫作老天爷。老天爷慈眉善目,一心向善,与善人同,可谓是人类自创的第一个人工智能。”

“就因为这几位大爷,我们就要以德服人了吗?”

“德胜力为常,力胜德为变,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强弱在德。古之圣王有义兵而无偃兵,兵诚义而诛灭暴君而振苦人,都是德之为主,力之为辅,由此知道力为术、德为道,科学为术、自然为道,而术变道不变。所以一心称霸者,只是在乎一时之强弱,实在是目光短浅,由此王霸,不由异矣心动,以力假仁,一时成为了大国,不知内圣外王之道,其能久乎?而神州华胄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四海归一,大无可大。

霸者的国家只讲究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王者的国家讲究祭祀和孝道,而祭祀和孝顺是伦理中最重要的两种人性,是文化与文明的产房,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到了一定程度的反思。所以十八岁无人看管,八十岁无人问津,都不是自然而然,犹如将人性用强弩射向深谷,而人在深谷,自然恶湿而居下,岂能澄思寂虑,为世代的延续繁衍生息吗?”

“那何为伦理了?”

“父子有亲,天下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为何一定要有伦理?”

“有虚实,就有生死。有生死,就有伦理。有伦理,知廉耻。人无廉耻,不知天理昭昭。人无廉耻,王法难治。”

“那生死又是什么状况?”

“人每天都在生死之间,不知生,且畏死,一直困于自然的状态,而终则有始,天行也,本来闻巽而动。只可惜人们巽风急入,临时有变,专看脸色行事,见脸部没有安防,还没处安放,每天活着像个开发商占山为王,可谓是厚生薄死。而生,是实数,是一个人活着的实际路程,一定要好走。死,是虚数,是以后的路还远得很。人,不知生何必着急死了,死又不是不可企及的地方,那个地方没有收件人,也没有退货地址,总有一天去便罢了。

人,最大的伦理就是自然而然,生死自然,顺其师忧比乐,好好地活在当下,从鸣谦、挥谦到劳谦,摸清状况,把握机会,不唯利而撼动节操,真个实至名归地做个谦谦君子,完成从修养、修行到修道的过程,在无数件小事中既能安分守己,又能体现自身的价值,不惟圣人是论,只讲贡献,心平气和地进入上爻,而非给人上药,持谦虚但不持久,且心口不一。”

“这些人我们真不管了吗?”

龙驹见山谷中土气越降越厚,水气越降越浓,漫天的水汽仿佛人间的第一杯烟火,而秦忠和启阳等人刚从城市里出来,这方入了乡土,径顾自个言人人殊,把那龙婴与藜杖三个的打闹自视个不胜有胜,如此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真个是祸福无疑自己求之者,真个是“金风玉露一相逢”都成了命运的钟点工,真有个天子唤来,宁可上贼船方才潇洒,醉心于此间白眼望青天,只见小白斗酒诗百篇,不见大道如青天,任你景星麟凤不得出。

“怎么救?不信你试试,那些人听你的。习惯了危言耸听,好话谁还听得进。”

“不是人人都是黄帝的子孙,人人都可以行道,自求多福吗?”

“有的人福气太多了,能够吃不了兜着走吗?”

迟暮阳艴然不悦地说道:“君子取之有道,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尊重别人,才能维护自己的成果,人人捶骨沥髓,见不得人好,岂是那人活着不平等,死了就平等了,就能解决的。大家别瞎操心了! ”

“泰卦否卦,错综复杂,每个人都有对应的挫折。醒悟了,就能阴阳交泰,做个明白人。醒悟不了,只能阴阳两隔,做个阴阳人。”

“处庙堂之高,位子就几个,众人蜂拥而跃,涂歌邑诵都想一日鲤鱼跳龙门。处江湖之远,本可千万人吾往矣,却是各尽杯中酒,飞蓬各自去。这就是人性,越拥挤,越有人挤,不等黄河发大水,谁都不会缩手。若是黄流成灾,众人规避的速度之快,学好再多的理化生,和再健全的史地生也是赶不上的。除非像李白,数学不好,能够飞流直下三千尺。或者像祖冲之等少数,动晓圆周率的奥秘。”

这方迟暮阳见众人不知被谁灌了多少黄泉和羊水,像工程尾款,才明白老者“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的道理,并不是让人不要有所作为,而是要符合自然“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要胡作非为,方将身体置身于理想,将近之于远,几番著眼才说道:“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再者救人者必先自救。我与各位潜龙勿用,不是自己表现的时候不要表现,也别忘记了自身的使命。大家记得谷神说过的话吗?不知反思,便要受鬼神十三针的反噬。赏善罚否,况且这是天罚。这些人思想上的金木水火土,都在平时养成了一身肥膘,到了这里,哪能经得起风水日晒。这些人詈夷为跖,互相视为知己,刚好黄泉路上重新做人,结伴而行,若能求得好死,哀也免了,苦也免了,倒是解脱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