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涵予演技炸裂被冤枉(用湖北口音演张定宇)
全国观众都知道,电影《中国医生》中,名为“张竞予”的人物,角色原型就是“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
2020年初,新冠肺炎席卷全国,金银潭医院挺立风暴中心。57岁的张定宇,一位正在经受“渐冻症”病痛折磨的老医疗工作者,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疫情风暴,他不顾一切,带领这所医院的医务人员逆行而上,和时间争分夺秒。
“能演张定宇院长,是我极大的荣幸。”张涵予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 记者独家专访时说。在接到饰演张竞予院长这个角色之前,张涵予早就被张定宇的事迹所深深打动。
戳视频看张涵予谈自己如何演绎“张竞予”↓↓↓
大牌档|用湖北口音演张定宇,张涵予演绎“平凡英雄”的不平凡
“张涵予”饰演“张竞予”,本就是一种奇妙的缘分。当得知他和张定宇都是1963年12月生日,且前后只差3天时,张涵予更是这样感慨。
从《集结号》到《中国机长》,一直以“英雄、硬汉”形象出现在银幕之上的张涵予,从小心中就有着“英雄情结”。谷子地、杨子荣……张涵予的银幕硬汉形象深入人心。近两年他所参演的《中国机长》和《中国医生》中的人物,区别于小说中的盖世英雄。“刘传健机长和张定宇院长,他们是跟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平凡英雄,他们有现实的原型,不是很好演,观众在乎的,首先是演员演得像不像。”
为了演得像,能够更好地向观众呈现张定宇院长这位深入国民心中的“英雄”形象,张涵予在戏上琢磨了很久。在电影筹备期间,他专门和张定宇院长相处过一段时间,观察张定宇院长生活和工作时候的细节,在语言、行动、神情状态等方面的捕捉上下足了功夫。
他担心普通话出演太苍白,为此特地练习了一出湖北口音的普通话;他想呈现出院长身上的果敢和脾性,琢磨如何通过身体行动,放大人物的性格特质,演绎了教科书般的“收敛式表演”。
电影《中国医生》想要呈现的,是那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选择义无反顾,站在最前方的那一批人,他们到底承受了多少压力?他们又是如何打赢这场战役的?电影想要刻画出的“英雄”,都是我们生活中普普通通的平凡人物。
作为一部现实题材作品,《中国医生》打动人的便是真实的细节。张定宇院长拖着身患渐冻症的病体奔波一线,妻子感染了,他也没法分身照顾,但就是这样,他坚毅地带领全院职工救治病患达2800多名。
想要把这样一个英雄人物的灵魂演出来,不是一件容易事,这离不开演员对于角色的深刻理解。在张定宇去人民大会堂参加会议的时候,张涵予得到机会,找到张定宇院长进行了一次交谈。在电影开拍前,张涵予又主动去金银潭医院和张院长待了几天,跟他一起开会、查房、吃饭,观察他,感受他的工作状态,甚至记住了院长的口头禅、院长的查房习惯。
原型人物的生活状态,让他捕捉到了许多重要细节。“我发现张院长是一个性格耿直,而且带有湖北人、武汉人的那种火爆性格。而在金银潭医院跟他生活时间里,我更加体会到了他作为一个医者的认真与严谨。”张涵予说。
对张院长角色的演绎,如果只局限在感人事迹的呈现,那么这场表演就只有“点”,而张涵予,完整地构建出张院长形象厚重的“面”。
为了增加人物真实感,京腔儿浓重的张涵予决定学习湖北话。他觉得,用普通话来演,台词说不出口,不够有力度。但如果只是单纯用武汉话来讲,又构成了一定的观影门槛,最后他决定说带有湖北口音的普通话。“不用太强调武汉口音,用带有湖北味道的普通话,让全国观众都能听懂,这也是让大家了解人物性格的一种方式。”张涵予把张院长的耿直性格在口音中也展现出来了,这更增加了他演绎这位英雄人物的自信。
张定宇院长患有早期渐冻症,行动上有些不方便,疫情初期的高压工作,他的身体更是高负荷运转。但张涵予在表演的时候,反而淡化了原型的身体行动状态,着重去放大他性格耿直的一面。他选择“藏”着演,“收敛”着演,把院长的坚韧与隐忍在细节中呈现了出来,而不是通过刻意放大角色身体状态的特点让观众觉得“演得真像”。
不过于强调和放大,不动用大幅度的表演,这种“收敛式的表演”,刻画了这位英雄人物的细节之处,也让观众看到了这些坚毅的抗疫英雄,他们内心深处,深存的,是一份柔软。
医疗题材影视作品不好拍,这部想呈现战“疫”过程的电影《中国医生》,拍摄过程更是面临重重困难,影片想要呈现的,是疫情初期最真实的情况。
而当时的状态,面对不明肺炎,所有人都束手无策,即使医务人员拼尽全力救治,把能用的手段都用尽,还是无力回天。院长、医生都痛哭了很长时间,但是作为医务工作者,在生命攸关时刻,他们依旧选择了义无反顾冲在前面,能救一个是一个。
这种徘徊在责任与畏惧之间的复杂情感,是非常难以呈现的。“但你作为演员,你必须要准确把握这个感受。”张涵予说。
在拍摄的时候,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医务人员一线奋战的工作状态,演员要严格按照医疗专业的要求,穿几个小时的防护服、戴护目镜,几分钟就汗流浃背,大家心中满是震撼,“真当你穿上那身衣服,你就觉得太辛苦了,真的不容易,医生们,他们一穿就是十几个小时。”在真正的演绎过程中,大家更加明白了,那群医务逆行者的艰辛与不易。
在片中,有很多的片段让人触动。
一次是在内部会议上,张院长掷地有声地说:“我最看不惯的,就是遇到点挫折,就丧失斗志,灰头土脸的样子。”一次是有人说他的医院不行,张院长直接吼出来:“老子医院的能力没有问题。”在这场灾难里,有伤痛,有迷茫,有误解,而这位老医务工作者,把心中的情怀与责任迸发着,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发自心底的感动。
“他就是最基层的、很普通的一个医院的院长。在疫情不明朗的时候,他这个规模不大的医院,竟然接收了2000多名病人。他没有考虑那么多自己医院的得失,只是想着生命至上,替国家分忧。”这是张涵予所敬佩的平凡英雄,在张院长身上,展现的是一个医者的仁心和担当,医者大爱无疆。
很多人觉得,英雄,就该是深明大义,所向披靡的。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刀枪不入、无所畏惧的人,有恐惧却能克服恐惧,并全力以赴奋战在人民最需要他们的地方,这就是英雄最让人折服的品质。
电影中呈现的疫情“群像”,他们就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工作与家庭,他们不是神,没有所谓的神明护体、超能力加持,可他们却选择拼尽所有力气,为拯救我们的生命而拼命。
医院院长、医务人员、援鄂医生、外卖小哥、志愿者们……他们本是我们身边平凡而又普通的角色,但在疫情期间,人民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义无反顾地蝶变成了英雄。
作为资深演员,张涵予还是会很在意影片上映后的评价,“只要大家说我演得像他,我就很满足了。”
在武汉的首映礼上,张定宇院长和疫情期间与他并肩参与抗疫斗争的一线医务工作者们,正是这部电影的首批观众。当天放映结束后,现场的每一个人落下了感动的泪水,甚至有人哭到“用完一包纸巾”。
这次放映,也是张涵予第一次完整观影,他坐在张定宇旁边,心中满是紧张与忐忑。当看到张定宇也在观影时数次摘下眼镜擦泪,他心中安定了许多。
电影放映结束后,张定宇说:“就像一颗催泪弹,饱含深情,把我们拉回了战斗的岁月。”
张涵予本来没哭,但当张定宇院长握着张涵予的手说“谢谢你”的时候,张涵予落泪了。对他来说,这部影片最好的褒奖,或许就来自于此。
一直被称为“硬汉”的张涵予认为,张定宇,才是真正的硬汉。“张院长的热血和医者仁心,他在危急关头站出来扛下一切的胆魄,直到今天都还震撼着我。”他诚挚地说,如果大家在看完电影后被张竞予这个角色打动,那么请把掌声送给张定宇院长,还有所有中国的医务工作者,“他们才是这部电影的主角,是最值得被铭记的英雄。”
演过那么多硬汉英雄的张涵予,从这些人物角色中也学到了很多。“这些角色,让我更珍惜我现在的工作,更热爱我的表演事业,更热爱电影。我希望能够通过演绎他们,让全国人民能在大银幕中看到他们,让我们的各行各业,都能够看到这样发光发热的典型人物。”
【采写】南方日报、南方 记者 刘长欣 实习生 靳洺涵
【视频拍摄】王诗堃
【视频剪辑】 张思毅 实习生 南柯鑫
【作者】 刘长欣;王诗堃;张思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