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聘演讲的思路和方法(自身优势和工作思路的衔接)

竞聘演讲的思路和方法(自身优势和工作思路的衔接)(1)

陈述完优势,在主体部分就剩下工作思路没有谈了。很自然的,从自身优势到工作思路,还需要一个过渡性的语句进行衔接。要怎么过渡呢?我认为,以“自己对工作岗位的认识”进行过渡是比较自然也比较好掌握的方法。

在竞聘辅导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下,有的单位在竞聘要求中,很明确地提出了在稿件中要谈谈对所竞聘岗位的认识,有的单位则没有这方面的硬性规定。我个人认为,无论单位有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我们在演讲稿中涉及一些对竞聘岗位的认识都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这里边就有一个问题了。有朋友们肯定会想,你一直在说主体部分要讲三个“一”,现在又多出一个对所竞聘岗位的认识,这又该算做哪一部分内容呢?其实,这个非常好处理,我们把对工作岗位的认识作为竞聘优势和工作设想之间的衔接性语句,作为一个过渡处理一下就可以了。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认为,生活服务科的工作,正是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粮草官”。未雨绸缪、躬身服务、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是我们工作的主基调。今天如果承蒙大家的厚爱,我竞聘成功,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戒骄戒躁,全力以赴做好以下工作,开启我校生活服务工作新的辉煌……(接下来就是工作思路了)

这是一位竞聘学校生活服务科科长的朋友从自身优势到工作设想的过渡。这个过渡不仅非常自然,而且在思想认识上也有一定的高度。一般的竞聘演讲,大家都可以尝试以简单阐述自己对工作认识的方法,串连起自身优势和工作设想两部分的内容。

当然,如果用人单位在竞聘要求中,非常明确地提出要竞聘者详细阐述对所竞争岗位的认识,那么,我们就不能再像以上例子中讲得这么凝练了,而是要展开来详细谈。如果没有十分明确的要求,像这个例子一样从宏观上一谈,然后过渡到工作思路就可以了。

下面,我们来谈主体部分最后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工作设想。事情往往就是这么奇怪,大家都知道工作设想非常重要,也都知道它是竞聘演讲的关键,也都非常想找到一个有效的处理方法,但是很遗憾,这一部分是我最无话可说的,让大家失望了。

我为什么无话可说?解释一下,不是真的无话,而是在工作设想上确实没有一个可以格式化的统一的标准可谈。因为,大家所竞聘的岗位是不一样的,一个岗位有一个岗位的标准和要求,你用校长的工作思路去指导护士长的工作,用客户经理的方法去干总经理的活,那非乱了套不可。如果你给我一个确定的岗位,我是可以给出一些工作设想方面的建议的,但是让我提炼出一套可以应对任何工作岗位的模式,我还真没那么大本事,估计神仙也做不到。在这里,我只能给大家一些建议。

第一,认真阅读单位下发的《竞聘通知》。在第一章我说过,《竞聘通知》不是一个简单的文件,它的字里行间都是有内容的。实际上,我们可以把《竞聘通知》作为一个指引,其中的任职资格规定,就是对竞聘者硬件方面的规定,而岗位职责说明和规范,则可以引导着我们对该岗位的工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把握,我们阐述自己的工作设想时,可以围绕这些说明和规范来展开。

第二,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岗位的资料。也许你是跨行业或者跨部门竞聘,对所竞聘的岗位没有工作经验,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在不是有句流行语吗?“外事不决问百度,内事不决问谷歌”。我们可以上网多搜集一些所竞聘岗位的信息,包括该岗位同行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我们都可以用来分析和参考。注意,我这里所说的可是参考,而不是要你把人家的东西复制粘贴过来,那样做非砸锅不可。你只是通过阅读这些参考资料,洞悉人家的工作脉络,然后加入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工作设想和施政方略,这样才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第三,寻找共性,灵活应对。虽然我们所竞聘的岗位可能五花八门,而且竞聘的岗位不同,工作设想和工作思路势必不同,不可能出现千人一面,一套工作思路适用所有工作岗位的情况。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凡是拿出来竞争的岗位,有相当多都是管理岗位,虽然职位有高有低,但还是有共性的。针对管理岗位,在工作设想的第一条,我们最好能站在一个全局的高度,对所负责部门的整体管理工作做一个总的阐述,描绘一下在你的领导下部门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你竞聘的是副职岗位,那最好再加入服从领导,协调好与正职的关系等语句,使自己的陈述严谨得体。谈完这一条,再谈你对工作的具体设想,也就是说第一条是管理和制度层面的,接下来要谈的是实际操作和日常业务层面的。最后再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方面的。这样就是一个比较得体的层次安排了。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请注意小标题拟定得最好要对仗工整。很显然,我们谈工作思路的时候不能条理不清,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逐条逐条地去谈。所以,每条最好都要有一个小标题,提炼出你所要阐述问题的核心和精华。这个小标题最好是对仗工整的,甚至是压韵的,这样你好讲好说,朗朗上口;听众好懂好记,印象深刻。

工作思路讲完了,下面该是结尾了。那有朋友可能会问了,工作思路和结尾要怎么衔接呢?且看下节分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