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一代宗师叶问(咏春---叶问)
曾经叶问这个名字和霍元甲比起来似乎不那么响亮,在电影《叶问》上映前,可以说少为人知,即使他是名声显赫的巨星李小龙的恩师,那么现实中的叶问是如何成为一代宗师的呢?
门庭显赫,练武只为健体
黄飞鸿、张鸿胜、梁赞、冯小清等都是成名已久的南派武术大师,而佛山武风历来尤盛,位于佛山福贤路的家宅"桑园",在清末民初间就已经占了半边街位,其富由此可想而知。
一八三九年,叶问降世,取名"继问"。叶家家教严格,从小就让叶问接受严谨的儒家教育。可是,这位小少爷却偏好三件事——玩枪、玩雀、玩功夫!
咏春拳传人、外号"找钱华"的陈华顺的武馆,当时就是租的叶家的祠堂租。叶问小时候,看到陈华顺教授咏春拳,就非要学拳。家人出于叶问年纪较小,身体也不如同龄中人的强壮,学学武艺也好强身健体,就让叶问拜师陈华顺学习武艺。
当年陈华顺的儿子,偷了父亲的药书及武术书直接到当铺当掉了,陈华顺知道后把书赎了回来直接送给了叶问,可见当时对叶问疼爱。谁又能想到在陈华顺众多弟子中叶问日后成了咏春拳的继承者。叶问投师习艺不过三年多,陈华顺便与世长辞,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这位年幼的弟子,再三叮嘱二弟子吴促素照顾他。
机缘巧合,得梁碧真传
一九零八年年,由庞伟庭的资助,叶问到香港的赤柱圣士提反书院求学。当时在学校里,英美学生经常欺负中国学生。而那段时间中国人也被称为"东亚病夫"。 叶问个子矮小,相貌清秀,更成了他们欺负的对象。谁料叶问自小习武,反将外国学生一一击倒,连外校一些学过拳击格斗的外国学生过来挑战,都被叶问打得一败涂地。渐渐地,叶问的功夫便名声在外了。
有一天,一位姓冯的佛山籍男生,也是"南北行"的少东家,说家里有一位世伯,听说叶问会打咏春拳,而且从佛山来,便邀请叶问到南北行见个面。黐(chī)手(咏春拳最常用的训练方式)。叶问出道后还一直未遇到过高手,自然是不推脱,话不多说,脱了长衫便与对方黐起手来。叶问的师傅曾经给他说过:如果遇上硬梆梆的对手,不用怕,那人功力有限;但如果遇上双手像烂毛巾般搭着不放的对手,便要小心了。
叶问一搭手,变知道了这是遇到第二种对手了,无论叶问如何攻击都被对方轻轻带过,甚至于连这位世伯的动作都看不清,最终被世伯用了一招"漏手抱琶"打倒在地。
一直以来叶问都是难逢敌手,这次被轻松打倒在地,觉得十分难堪。便一言不发的走了,谁知道几天后世伯又约了叶问来见面说:其实你已相当不错,是否想学得更好一点?叶问答:我来香港是读书的,没有钱⋯⋯世伯说,我教你咏春拳不收学费,你学成后回到佛山应是无人能敌,到时你只要告诉别人,教你的人是梁碧就行了。
梁碧就是梁赞的二公子,梁赞有两个儿子,长子梁春,次子梁碧。梁赞的两项绝技中医和功夫,分别被两个儿子学到,而梁碧正是学的功夫,大儿子学了中医,因此梁赞死后"赞生堂"肯定是交给了大儿子,有了生意,自然经济大权也就在大儿子这,习武自然是花钱的不是挣钱,因此梁碧都是向哥哥要钱,时间长了要的多了,关系肯定也就恶化了。而叶问的师傅陈华顺,也是梁赞的徒弟,陈华顺应该是不知道梁碧其实也和父亲学习了咏春拳,所以一直对外宣称自己是梁赞的功夫传人,这也导致了梁碧更加的郁闷,变去了香港,一直和南北行冯姓朋友待在一起,就这样叶问因为机缘巧合结识了梁碧,就边上学边和师叔梁碧学习咏春拳,
直至离开香港。
功夫高强,多次大展身手
二十岁时,叶问返乡,告别梁碧回去继承家业。经过和梁碧的学习,叶问的咏春拳一日千里进步十分之大,导致了部分人以为他学习了其他功夫,并认为他是"叛徒"。其实,陈华顺虽武功高强,深得真传,但是文化学识较低,武功的很多精妙之处他无法传授给下一代,梁碧虽然武功不一定有陈华顺高,可是梁碧资深的学识修养较高,却偏能调教出一位武技卓越的叶问来。在当时的武师一般都是"身穿精武装,腰束纱带,脚踏精武靴",而叶问的出身较好,喜欢穿深色长衫,就算是平时也身着深色中式短装。一次,叶问和表妹等去观赏"秋色"游行,遇到了一个当兵的排长,对自己的镖门毛手毛脚,叶问自然生气,上前使用咏春拳法,一招打到,地方军阀都嚣张惯了,何况还是一位排长,哪肯咽下这口气。起身掏枪,被叶问握住对方的左轮手枪,并用大拇指的力量,直压左轮手枪的转轮,竟然把轮芯压弯,使其不能发射。
为了生活,开武馆惹非议
抗日期间,叶问家乡被日本人控制和侵占了所以的工商业,叶家也是生活窘迫,期间还被日本宪兵队找去当教练,但叶问断然拒绝。他说:"一个人的民族气节比什么都重要,在这个问题上绝对不能含糊!"
抗日胜利后,叶问被邀请进入县政府刑事单位任职,他曾亲手侦破佛山沙坊之劫案,并在升平路升平戏院内亲擒劫匪,颇得上级赏识。以后,叶问又担任过广州市南区巡逻队长等职务。一天,叶问带领部下在闹市跟踪一名刑事案惯犯,同事突发奇想,问叶问是否可以徒手捉住惯犯。叶问将手枪和手铐交给同事,悄悄走过去,三下五除二就将惯犯牢牢捉拿住。这一事迹顿时又在佛山传遍了。
一九四九年,叶问来到香港。开始在香港公开教授咏春拳,期间求学者众多,叶问不得不一直扩大场地,并且到多家武馆执教。正是从叶问到港广收门徒开始,咏春拳得以发扬光大。
叶问平时不大喜欢说话,连他自己也承认,"口才不大好",若要他在大庭广众之下讲几句,他便会感到"口干舌燥"。他为人含蓄,性格高傲,生前授拳多以意会,甚少言传,一度被人讽刺"误人子弟",并说他有"四不教":无钱的不教,因为学不起;钱少的不教,因为他希望多敛一点钱财;聪明的不教,因为怕他学得太快了;愚笨的不教,因为反正也好不到哪里去。
事实上,说叶问故意歪曲了一些招式以愚他的弟子们似乎有点过分。但出身于书香世代大富之家的叶问,由于其极端高傲的性格使然,试问又何来耐心去对他眼中认为"平凡"的弟子们详加教导?再加上他那种旧派儒者的极度含蓄作风,就形成了即使眼见弟子错误百出也懒得理会的心态。直到叶问去世前后,门下黄淳梁、李小龙、梁挺等十大弟子相继声名远震,才一洗冤名。
叶问宗师晚年,除了练武之外,最喜欢和三五弟子或好友在茶楼饮茶。偶尔会打几圈麻将。仲夏之时,他最喜欢看斗蟋蟀。有时还和他的同乡、蛇形刁手梁家芳一起去看斗狗。
1972年12月,叶问在香港病逝,享年79岁。咏春门人一致推崇他为咏春派一代宗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